“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真是我们这代父母最大的焦虑。而我,就是那个早早输在起跑线上的小孩。
即使在我那个时代,幼儿园大班也就开始教一些一年级的东西了,以至于我们当地有管“大班”叫“半年级”的说法。而我那个自负得不得了的爸爸,觉得自己的女儿聪明得很,才上完中班,就直接把我塞入了一年级。
我得说,大家担忧的“会跟不上”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别的小孩子知道上课的各种规矩,我不知道,直接被老师用教鞭敲脑袋;人家已经能纯熟得做加减法,我不会,被老师视为笨蛋。到期末,别的小孩双百分,或者九十几分的高高兴兴回家了。而我,拿着一个60分也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给我童年带来阴影的不是分数,而是当老师视你为笨蛋时,同学也会欺负你。我的同桌会掐我,把我掐得浑身青紫,还不敢出声,因为他成绩好,老师只会来批评我捣乱课堂;别的同学也会偷偷把我的橡皮扔掉,而我妈妈却总以为是我粗心大意又丢了橡皮。在回家的路上,一群孩子会高叫着我的绰号,或者直接把我堵在楼道里,直到有大人经过我才能哭着逃回家。
有一度我大概是害怕学校害怕得太厉害了,一到要上学就开始腹痛,痛的脸色苍白额头冒汗,但去医院检查却什么事也没有。这段我已经忘记了,还是大学毕业后一次闲聊天时我妈告诉我的。
但,话说回来,输在起跑线之后,我之后的人生就一直这么丧下去了吗?现在我已奔四,也算是可以斩钉截铁的说,并没有。
如果要严谨一些,那可以将学业和社交情感分开来说。
学业上虽然一路坎坷,但最后北大毕业,有一份喜欢并能让我过得不错的工作。这个晚跑看起来是没对我有太多影响。
我的成绩一直处于慢慢爬升阶段。一二年级倒数,三四年纪中不溜,小学毕业和初中时已偶尔能进前十。到高中,第一次期末得第一名时,我回家和我老爸说,还没开口自己就先哭了,我爸还以为我没及格呢。
现在回头看,就是那些当年看上去怎么也学不会的东西,后来也就学会了,虽然总是要比别人慢一点。而且,有时候这种学会是灵光乍现般的让我欣喜,那种:哦。。。这个原来我也能学会呀。
长大后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如果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我是不是能比现在走得更远?
结论是,我实在不敢说,特别是看到当年优秀得堪称女神的初中班长,现在却以怀才不遇自怨自艾的方式生活。
而我资质平平,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华和天分,给我更高的起点,也未必能带来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且,这段漫长的挫折其实给我带来了受益良多的思考方式。
大概也正是因为有小时候当差生和一点点克服逆境的经历,我会意识到,只要自己找到方法,就一定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不好不是因为太笨了,而是没找到方法或者不够努力。
在多年后看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 的Mindset,讲很多优秀的小孩长大了却不优秀,是跌倒在了固定性思维;而成长性思维才能让人走得更远。深以为是。
而且因为觉得挫折哪儿都有,因此我在若干次重大人生抉择时,都选了更冒险更难走的那条路。现在看起来选择也都正确。
也因为一直是老师不喜欢的学生,久而久之也就不再用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直到有一天,曾经“不乖巧“,”不懂事“,”想法奇怪“ 这些评语,变成了 “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曾经的负面评价居然变正面了。
因此结论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输在起跑线上,依然可以奋起直追。
我得说,童年被老师和同学轻视欺负的经历,的确让我变得更内向和怀疑自己。我会不自信,不敢和那些看上去牛逼闪闪的人走得太近,也不太相信自己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我也无法自来熟,这导致工作中需要参加的那种端起鸡尾酒就开聊的social 场合总是能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每次参加完,都觉得自己脸上的笑容是僵硬的,一句话也不想多说,要自己独处一整天才能缓过劲儿来。
但这似乎也不是因为输在起跑线上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当时我的老师和同学霸凌。那个当我一二年级班主任的老师更像个乡野村妇,信奉体罚,纵容班级内的霸凌。此后大多数老师没有她那么恶劣,但基本上只问分数不问别的。我一度觉得这个世界只有我自己就是最好的,我不需要出去和别的小孩玩,只要在家里看书就可以很开心。
但隔上一两年就能碰上一些让我慢慢改变的老师,他们有的年轻有的资深,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会将学生当成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来对待。遇上这些老师,我就能像春天里的小树一样成绩窜上一窜,性格也开朗些许。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种感觉:学校对我而言总是黑沉沉,而这些老师让一切变得亮起来。
这些老师甚至不需要有很多教学经验,只需要爱学生,有一腔热情。记得我高中的班主任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只教我们地理,不教我们主课,但他总是很信任我们,有各种好玩的念头,甚至一度想要办一个校园电台,还跑来问我愿不愿意参与,当然最后校长高考为重叫停了这个尝试。也就是那一年,我的成绩到了班级前三,而到期末时拿了第一。那应该是我那么漫长学生生涯中学得最轻松,成绩却最好的一年。
因此,结论是与其有一个一心只抓学习,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老师,还不如让孩子有一个关心他们爱他们信任他们,将他们视为独特个体的老师。
这篇文章也写给我自己。当孩子暂时落后的时候,我要提醒自己,很多东西他终究能学会,而爱、兴趣、好奇心是有魔力的,我曾受益于这些魔力,我也要让这些魔力让他受益终生。
7岁男孩的妈妈,资深记者&杂志主笔,关注孩子好奇心、创造力与公民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