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夺冠后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内容反刍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文字:
阿克特说,郑钦文最难得的是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像国内一些项目那样,把大量时间用来训练。按照罗德里格斯的理论,一个孩子每周的训练量不应超过他们的年龄数,比如一个 10 岁的孩子,一周之内,练体能再加专项训练,总时长不应超过 10 小时。这保证了孩子们不会产生厌倦感,同时对训练效率提出要求。阿克特说,郑钦文在训练时,如果最后一个球没有打好,她会很急,希望再打一次,这是不被教练员团队所允许的,最初她常常急哭。
阿克特是阿克特·侯赛因,郑钦文曾经的教练,郑钦文当时 10 岁左右。罗德里格斯是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曾担任李娜的教练。
郑钦文显而易见是遇到了好的教练,有机会选择,是幸运的。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奥运赛场上的的亚洲体操选手,观众被他们过小的年龄、容易出现的失误所困惑,或许,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训练量太大了。小小年纪一身伤病。
这有点类似如今我们小学中学填鸭式的教育,试图让孩子通过大量的做题训练提高成绩,指望大力出奇迹,反倒是造成了孩子们普遍的厌学情绪。
当然网友也可以提出反例,比如我们的乒乓球也是从小开始大量训练,还有跳水也是,一直以来的成绩就很好嘛。
阿克特说,郑钦文最难得的是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像国内一些项目那样,把大量时间用来训练。按照罗德里格斯的理论,一个孩子每周的训练量不应超过他们的年龄数,比如一个 10 岁的孩子,一周之内,练体能再加专项训练,总时长不应超过 10 小时。这保证了孩子们不会产生厌倦感,同时对训练效率提出要求。阿克特说,郑钦文在训练时,如果最后一个球没有打好,她会很急,希望再打一次,这是不被教练员团队所允许的,最初她常常急哭。
阿克特是阿克特·侯赛因,郑钦文曾经的教练,郑钦文当时 10 岁左右。罗德里格斯是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曾担任李娜的教练。
郑钦文显而易见是遇到了好的教练,有机会选择,是幸运的。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奥运赛场上的的亚洲体操选手,观众被他们过小的年龄、容易出现的失误所困惑,或许,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训练量太大了。小小年纪一身伤病。
这有点类似如今我们小学中学填鸭式的教育,试图让孩子通过大量的做题训练提高成绩,指望大力出奇迹,反倒是造成了孩子们普遍的厌学情绪。
当然网友也可以提出反例,比如我们的乒乓球也是从小开始大量训练,还有跳水也是,一直以来的成绩就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