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文观止
最大的古文观止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文观止

《魏文侯选相》:识人用人的不二法则!

古文观止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6-16 07:22

正文


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首位。


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用时最长的。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不仅史学价值极高,还以文笔优美为人称道。鲁迅先生誉其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魏文侯选相


魏文侯想为自己提拔一位相国,可是目前有两个人选都不错(魏成子与翟璜),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于是他找来谋士李克,对他说:“有句谚语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将’,现在我们魏国正是处在‘国乱’这个状态,我迫切需要一位有本事,又贤良的相国来辅助我啊。魏成子和翟璜这两个人都不错,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你说说他们两个到底哪个强一些?”


李克并不直接回答魏文侯的话,却说:“大王,您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您平时对他们的考察不够。”


魏文侯急忙问:“怎么考察?有何标准吗?”


李克说:“当然有,我认为考察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


1、通,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2、贵,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他提拔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3、富,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


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行的体现。


4、居,观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5、听,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


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6、止,观其所好


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


7、习,观其所言


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算什么。等相处得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越不好!


8、穷,观其所不受


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9、贱,观其所不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魏文侯听后以上标准说:“好了,您休息去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李克拜别大王出来后,正好遇见了翟璜,翟璜问道:“听说魏文侯找您商量谁做相国的事情,决定了没?”


李克说:“决定了,魏成子为相国。”


翟璜气不过,愤愤地说:“我哪里不如魏成子?大王缺西河太守,我把西门豹推荐给他;大王要攻打中山这个地方,我就推举了乐羊;大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就推荐屈侯鲋,结果是:西河大治,中山攻克,王世子品德日增,我为什么不能做国相呢?”


李克说:“你怎么能比得上魏成子呢?魏成子的俸禄,百分之九十都用来罗致人才,所以卜夏子、用于方、段千本三人都从国外应募而来。他把这三个人推荐给大王,大王以师相待。而你所推荐的人,不过是魏文侯的臣仆,又怎么和魏成子相比呢?”


翟璜想了半天,愧然失色,说:“您是对的,我的确比不上魏成子。”


果然,魏文侯让魏成子做了相国。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其实可以从三个人身上学到一些道理:


从李克身上学到了考察人才科学方法;


从魏成子身上学到了,虽享有俸禄千种,但十分之九用于为国家招贤(荐才举贤);


从翟璜身上学到了,有自知之明,识轻识重。


《史记》真可谓是:世代永传的史学经典,安身经世的谋略宝库!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15710831809)


出入典籍,徜徉篇章

诸子百家解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仰春秋学术,慕战国谋略。这里有最激扬的思辨,这里有最纯正的智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三国演义

荐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故事,赤壁风云,一起战斗吧!

论语

荐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之美,你我共赏。

三十六计

荐语:硝烟无声,谋略无形,三十六计,诲汝谆谆。这本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