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BJDW
WE HOPE YOU LIKE IT
(文章转载自网络,任何言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让病人生活在平和温暖的风景,
而非令人沮丧的医院病床上。”
1995 年 7 月 8 日,直到去世前一天,Maggie Keswick Jencks 还在病床上对着笔记本电脑,筹备癌症疗养中心的建筑计划。这份蓝图基于她对身处同样处境的病人的理解——除了传统医疗方法,他们还需要情感支持等非传统方式。
▲
Maggie Keswick Jencks
Maggie在遇见丈夫Charles Jencks之前,曾在英国建筑学院主修建筑设计,Maggie向来对景观设计情有独钟,她曾在苏格兰、伦敦和美国等地区设计过不少景园,Maggie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也促使她在国际间做过不少学术交流,这些都为Maggie"s Centre与建筑结缘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时,她 47 岁。尽管通过药物治疗延长了 18 个月生命,但在那期间,她坐在阴暗的医院走廊中等待化验结果,经历了数次身心失控的感觉。
“在被忽视、无所事事的空间里,”
她这样写道:
“像我一样的病人,在荧光灯的眩光之中,留待枯萎。”
这些痛苦时分激起 Maggie 希望改变这一切的想法,她认为贫瘠的环境所造成的心理压迫不利于她的病症。但是,相比于它所拥有的破坏力,建筑也可以有巨大的治愈能力。
Maggie在接受癌症治疗同时,她通过一个设计师的观点将环境与康复结合在一起,她开始构想一个可以喝咖啡聊天,让病友们在情感上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场所。“世事无绝对”的乐观信念一直支撑着Maggie,她觉得不仅应该战胜病魔,更应该让生命活出最丰满的价值。Maggie不知疲惫地与她的医疗团队一起构思Maggie"s Centre的美好蓝图。
▲
Maggie's Center联合创始人Charles Jencks
通过12年的努力,1996年,Maggie的丈夫——享有声誉的建筑评论家Charles Jencks和Maggie患病期间的护士Laura Lee终于在爱丁堡为Maggie实现了这样一个遗愿。之后的多年发展中,玛吉癌症关怀中心基金会与世界顶尖的建筑师合作建造了一系列创新建筑,数以千计的患者曾在Maggie"s Centre受益。虽然每一座玛吉中心的知名度和建筑特点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及其亲友提供一个如家一般的场所,温馨、受尊重而亲切,“不让死亡的恐惧夺取生命的欢乐”。
▲
位于苏格兰邓迪的 Maggie’s Center,
由 Frank Gehry 于 2003 年设计建立。
▲
位于苏格兰高地,2005 年由 Page\Park 建筑事务所设计。
现在,全球有 21 座以她命名的癌症患者疗养中心,Maggie's Center,主要分布在英国,一间位于香港。每个中心都设有开放式厨房、风景露台,还有用于一对一病情咨询的房间,它们光线充足、设计人性化,还能径直通往花园和其他风景点。
Maggie's Centre不同于英国当地通常意义上的医疗机构,如医院和手术室等,在这些临床环境里病患往往得不到舒适和放松。Maggie's Centre特意选址在与医院临近的区域而非同一建筑内。这样既可为病患提供最方面的服务,又反映出它和国家医疗系统的良好关系。
▲
位于苏格兰 Fife,2006 年由 Zaha Hadid 事务所设计。
这间疗养中心是 Zaha 事务所在英国的第一栋建筑。
▲
香港疗养院,2013 年由 Gehry Partners 设计。
其中,花园景观由 Maggie 的女儿 Lily Jencks 设计,
纳入了中国凉亭的元素,
是香港第一间民间临终关怀机构。
除了这些基本设施,每间疗养中心的设计风格都不同,
许多世界级的建筑大师都曾为Maggie’s Centre做过资助性设计,包括:Zaha Hadid、Frank Gehry、Piers Gough、Richard Rogers等。Maggie一直深信建筑物与环境的理想尺度会深深的影响着居住者与使用者的切身感受。Maggie"s Centre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让人充满惊喜与激励的建筑,唤醒患者的心灵。所以,记者Edwin Heathcote 曾说,“他们是让人们在脆弱的时候感到温暖的建筑”。
▲
苏格兰阿伯丁,2013 年由 Snøhetta 事务所设计建立。
这家疗养中心被当地人昵称为“鹅卵石”(“the Pebble”)。
▲
曼彻斯特疗养院,
2016 年由 Fosters+Partners 建筑事务所设计。
曼彻斯特是设计师 Norman Foster 的老家,
他曾经罹患癌症后康复,因此主动找到 Maggie 的丈夫,
希望能设计这样一栋建筑。
在2017 ArchDaily 年度评选中,
这家中心获得了医疗建筑大奖。
人们走进Maggie's Centre和迈入医院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Maggie's Centre不仅让人感到安全和热情,还通过其独特的环境设计来激发人们的好奇与想象。这是因为Maggie's Centre始终坚持环境与建筑的魅力可以改变人们的情绪和精神面貌。Maggie's Centre想告诉人们的是在人们进门初始,他们就被视作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只是一个癌症患者,然而这里的环境也时刻在纠正着这种观念。
▲
位于西伦敦的疗养中心
2008 年由 Rogers Strik Harbour + Partners 监制设计。
▲
默西塞德
由伦敦设计工作室Carmody Groarke设计.
▲
威尔士斯旺西疗养院,
2011 年由日本建筑界三杰之一黑川纪章设计监制。
但它在黑川不幸逝世后才完工,
黑川曾经将这个设计描述为“宇宙旋涡”。
最近开放的一间疗养中心位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 Oldham 市。它由英国当地设计事务所 dRMM 操刀,坐落在奔宁山脉。比起医疗机构,它更像是一栋富人别墅:由木材包裹的温暖空间、拥有大量绿植的室内庭院、既有极佳视野又能遮挡阳光(经放射治疗以后的病人应当避免阳光照射)的阳台。
“癌症病人的现状正在发生改变”,曾经在 Maggie 生前为她提供看护服务的 Laura Lee 现在是疗养中心的 CEO,她说,“ 越来越多癌症患者活下来了,就连那些癌症复发的病人都活得更久。对于疗养中心的需求从未如此大,癌症已经成了不少人生命的一部分。”
▲
Maggie's Oxford Centre,1994年
其戏剧性造型已经赢得了两次RIBA大奖
疗养中心提供的功能与服务称不上是真正的治疗手段,而是被当成一种
姑息疗法(palliative care)
。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疗法的定义是:“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全面地进行治疗。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的、社会的、精神的问题的控制是必要的。”今天的姑息疗法怀抱着人文关怀,目的是倡导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在治理中也能获得最佳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