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财经
为财经记者、投资者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推  ·  做打粉团队,亏损了3个月! ·  昨天  
NoxInfluencer  ·  TikTok一月带货风云榜:小网红带货销量居 ... ·  14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无畏 Pro 14 骁龙版 2025 ... ·  昨天  
嗨推  ·  还没进私域直播群的,快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财经

1000万司机怎么办?

深蓝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42

正文

公募FOF半年盘点:近半正收益,几只养老基表现亮眼
在管8只亏6只!富国基金曹文俊,又在高位发新产品

来源 | 格隆

作者 | 万连山


又遥遥领先了……

自动驾驶比想象中来的更早,武汉突然成了全球无人出租车第一大城。

无论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觉得很香。

但是……登上热搜的并不是咱们的技术多么牛X,而是: 4.76万武汉司机集体请愿,恳求保住饭碗。

武汉的现状,只是前兆。

照其目前受资本欢迎的程度来看,在全国推广无人驾驶出租车,几成定局。

全国有多少司机?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349家网约车平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

再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我国出租车数量约为139.13万辆。按照每辆车配备两名司机计算,全国大约有280万出租车司机。

加起来,近千万——这背后,就是千万个家庭的生计。

这还没算那些为司机服务的餐饮、修车、运管人员,这得有多少人?

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新技术袭来,消灭部分行业的同时,也会催生新行业。司机们可以转行嘛!

说得轻巧。

先不说新岗位有没有、是什么。

很多司机,开了大半辈子车,根本没别的技能,能去干嘛?

可以预见,未来两年,大量黑车和蹦蹦必然重出江湖——从社会的角度看,看似进步实则退步。

更关键的是,它今天能取代司机,明天就能取代快递、外卖小哥,后天一定也能取代保安、保洁、建筑工人等等……

把新技术投入市场前,为什么不先给大家指条后路?

这么搞,汽车销量是拉起来了,公司业务是扩展了,成本是降低了……

但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也被成批成批消灭了……

拆东墙补西墙,被破坏的那面墙怎么办?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你最好是坐在车上的那个。


1


折叠的世界


一个美好的技术,在不那么美好的时代,可能并不适用。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里,存在着一个特别的城市。

这个城市被划分为三块空间,每天有48个小时。

第一空间是上流社会,有500万人,可以享用48小时里24小时的支配权;第二空间代表中产阶级,有2500万人,每天拥有16小时生活。

第三空间是社会底层,有5000万人,一天只有6个小时生活。其中2500万是清洁工人,负责处理整个城市的垃圾。

某天,城市领袖收到一份“自动化处理垃圾”的项目:自动化设备、大规模提取、溶液消毒,成本低且清洁。

这个项目一旦得到实施,就能将2500万人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其他市民也能享受更好的生活。

解放2500万人啊!听起来很美好,但它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解放”之后,这2500万清洁工该如何安置?

你说会有新的行业、新的岗位吸收他们。

新岗位是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你说不出来,说时间会给出答案。

这2500万人肯定不会甘愿等死。

所以这个聪明但“反社会”的项目,最终被搁置了。

当新技术足够解放大批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合理安置的情况下,就草率投入应用,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许远远不是些许经济数据,就能衡量的

其实现代世界,早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在农业大国巴西,有15.5%家庭吃不饱饭;菲律宾,有400万个家庭,只能捡名为pagpag的厨余垃圾果腹……

这些,都是被市场经济排除在外的人,不在利益分配链条里。

换句话说,社会不需要他们。

但中国人,可不像南洋人那么老实、懒散。

如果合法岗位实在干不了,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届时,维护社会治安的成本,恐怕会飙升至一个天文数字。

更关键的是,正如你没想到司机这么快就被淘汰一样,其他行业从业者被取代的速度,也必然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想象一下,售货员是AI机器人、摄影师是AI机器人、清洁工是AI机器人,甚至所有底层科研人员,全部是AI机器人。

当绝大多数人的就业被剥夺,会造成什么后果?

我们不能用过于乐观态度和工业时代的经验,来期望 AI 会创造更多岗位。

AI带来的不是什么“相对失业”,而是从低端到高端的“绝对失业”。

届时,全球被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的人口,将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些在 《赛 博朋克》中有很好的描绘:

洗衣机是月租的,每个月都得交钱,没续费立马停用;

房租晚一天交,房子直接锁死,你连家都回不去;

受伤了却没有买等级高的保险,急救小组(未来的救护车)哪怕到了现场都不会救你。

其主题永远是AI技术、垄断大公司、进一步崩塌瓦解的人类社会,代表的是更严重的剥削。

而极少数收获了技术成果的资本家,若无法剩下足够多的泔水给底层人吃,他们也不好受。


2


前行的代价


在AI取代人类劳动力初期,相关企业靠着降本增效,一定会获得巨大的财富。

企业家们将经历短暂的美好时期。

但时间久了,也一定会遭到反噬。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工业化时代里,有个公式永恒不变: 商品价值=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资本利润。

人力成本,是雇佣者发给劳动者的工资。

物料成本,是各类生产资料,如IT从业者的计算机、工厂工人的机械设备,以及放置这些东西的土地和大楼。

AI若完全取代劳动者,导致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在物料成本变化不大的前提下。

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资本利润将大幅提升;如果保持利润不变,商品价格将大幅降低。

因此,最先一批实现AI化的企业,完全可以大幅压低商品售价,在自由市场规则下疯狂抢占市场,把所有慢一拍的竞争者淘汰出局。

这种情形,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似乎经历过。

当年百团大战,所有人都享受了一段时间超低价外卖,薅羊毛薅得不亦乐乎。

但等到少数两家平台垄断市场,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未来,必然会重演曾经的剧情,但仍有不同。

外卖平台争夺的只是彼此的市场,对普通人的影响其实有限。

而“去人化”的企业,覆盖的很可能是全行业。

问题是,等到它们垄断后,即便做得再大、生产再多商品、提供再多服务,你卖给谁呢?

AI固然能取代绝大多数人,但它有个致命缺陷—— 没有购买力。

资本循环的基础是分配。

劳动者通过为资本家劳动换取货币,然后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或别的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在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同时,也为企业产生利润,有了利润让资本才能继续扩大生产。

所谓的消费主义,就是把各种消费行为塞到了马斯洛金字塔里。

一旦将劳动者被替换掉,这个循环断掉了。

那么,那个劳动者通过生产获得消费购买力、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得超额利润的社会秩序不复存在了。

当购买力和生产力同时存在一个群体手中,那还分配个der。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直接占有AI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人,是无产者,他们必须向直接占有产品的人购买产品。

但买东西就要钱,为了获得钱以购买维持生命的产品,他们还想像以前那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钱。

然而他们发现所有产品都有AI生产,他们的劳动力一文不值了,无产者没有任何可供出卖的东西了。

相对应的,如果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就相当于慢性自杀,社会陷入混沌。

这时,无路可走的人们,能怎么办?


3


最后的出路


时至今日,应该没人会再怀疑,AI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引子。

与前三次技术革命相比,它与哪一次最像?个人觉得是第一次。

1.0版本是“替代型”,主要标志是水力和蒸汽机,实现了机械化,手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会导致大量人失业。

2.0版本则是“赋能型”,主要标志是电力和电动机,实现了电气化。虽然在前期也导致了部分人失业,但期间诞生的无数发明,反而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3.0版本,尽管也是“替代型”,要标志是电子和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但失业的大批技术人员仍转入服务行业。

而已经开始的4.0——智能化变革,很明显绝大部分都是“替代型”,而且不仅是劳动、也包括服务。

先看看1.0版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蒸汽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的飞跃,还激发了剧烈的阶级矛盾,最终演变成全球范围的社会变革。

暴发户增加、传统地主衰落,大量农民脱离土地、城镇人口增加,新贵族(资产阶级贵族)增加,王权总体先增强后急速衰落。

然后,一个又一个王朝走向末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