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妇产科在线

历经4次流产,当妊娠遭遇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结局到底有多灾难?

妇产科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04 17:49

正文


一、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急性起病。

主诉: 停经22 +1 周,恶心、呕吐4天,腹痛伴酱油色尿半天。

现病史: 患者妊娠早期核对孕周无误。妊娠早期转氨酶轻度升高,后恢复正常。入院前16天产检肝功能正常,入院前4天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尿色加深,进食后加重。入院半天前开始右上腹痛,发热,最高38.5℃,尿色加深为酱油色。

既往史: 入院前7年 妊娠早期胎停育1次 ;入院前5年妊娠早期因双下肢不对称,发现 深静脉血栓,孕16周胎死宫内,诊断为抗磷脂综合征 ,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此次妊娠前半年自行停药。因“抗磷脂综合征”妊娠早期起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羟氯喹200 mg每日2次,皮下注射达肝素钠(法安明)5000 IU每日2次治疗。孕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6~95秒。妊娠早期查抗心磷脂抗体IgM 12.30~16.15 U/ml(<12 U/ml),β2-GP1 IgM 166~185 RU/ml(<20 RU/ml)。 3年前妊娠早期人工流产1次 。否认其他疾病病史。

月经婚育史: 平素月经规律,7天/28天,末次月经:2021年2月22日。G3P0(详见既往史)。

家族史: 否认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家族史。

体格检查: T:38.7℃,BP:96次/分,R 30次/分,BP 176/105 mmHg。身高156 cm,体重79.5 kg,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淤血、瘀斑,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上腹压痛,以右上腹为著,Murphy征(+ ,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左侧较重)。产科检查:宫高25 cm,股围105 cm,子宫弛缓好,胎心135次/分。

辅助检查:

入院查尿常规: 尿蛋白+++,红细胞+++,尿胆原阴性,颗粒管型15~18/LP。 血常规: 白细胞16.30x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9%,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36x10 9 /L,C反应蛋白>180 mg/L。生化:谷丙转氨酶3043 IU/L,谷草转氨酶4630 IU/L,总胆红素46.9 μmol/L,乳酸脱氢酶4302 IU/L。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15.6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6.6 ,纤维蛋白原5.60 g/L,D二聚体9.32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75.3 mg/L。

腹部彩超: 不均质脂肪肝,胆囊壁增厚、分层。双下肢血管彩超:未见血栓。产科超声:宫内孕活胎,胎心缓慢,明显小于孕周。

初步诊断:


①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待查:抗磷脂综合征活动状态?

②胆囊炎。

③宫内孕22 +1 周。

④发热待查。


二、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予以降压、抗感染、补液、保肝、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状态可能大,继续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甲泼尼龙8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多学科会诊认为尽快终止妊娠是减少自身抗体产生、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步骤,但 由于患者血小板显著降低、肝功能显著异常、凝血功能显著异常,各种引产方式均有绝对禁忌,剖宫产术取胎风险极高,故而选择保守方法,进行胎儿氯化钾心内注射减胎术 ,期望打断胎儿循环,通过减少进入母体的胎儿胎盘抗原,使患者病情缓解,争取适宜时机终止妊娠。

减胎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并行血浆置换术。次日患者自觉上腹痛明显缓解,予以输注血小板1 U。输血小板5小时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24x10 9 /L,考虑患者病情不平稳,保守治疗后病情进展,再次多学科会诊,决定剖宫取胎,患者无出血倾向,暂不考虑输注血小板。 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剖宫取胎术 ,死胎重460 g。术中行动脉血气分析提示血红蛋白58 g/L,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2 U,术中出血150 ml。返回重症监护病房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8x10 9 /L,予以输注悬浮红细胞400 ml、血小板1 U。

术后第1天(入院第3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9 g/L,血小板35x10 9 /L,复查双下肢彩超提示双侧股总静脉少量低回声附壁血栓。继续予以甲泼尼龙每日40 mg静脉滴注、血浆置换及达肝素钠(法安明)5000 U每日2次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其后化验检查陆续回报。抗核抗体谱正常: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2.6%(<10%);IgG 14 g/L,IgA 2.42 g/L,IgM 1.08 g/L;补体C3 0.594 g/L;补体C4 0.079 g/L;抗心磷脂抗体IgM 16.15 U/ml;β2-GP1 IgM 108.06 RU/ml。感染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VWF-cp(ADMAMTS13活性):78%(44%~99%)。24小时尿蛋白定量6.82 g。胎盘病理提示胎盘多发小血栓形成。

术后第11天,患者突发上腹疼痛伴呕吐。急诊行腹部CT提示肝梗死、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症治疗2天后腹痛、呕吐缓解。术后17天,症状缓解,抗凝治疗改为口服华法林,病情好转出院。术后4个月,患者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华法林抗凝治疗,病情稳定。

三、最终诊断


①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双下肢股总静脉附壁血栓,肝梗死。

②HELLP综合征。

③血栓性微血管病。

④急性胆囊炎。

⑤宫内孕22 +2 周,已产。


四、病例讨论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CAPS )最早由Asherson在1992年总结提出,因此又称Asherson综合征。CAPS起病急骤,在1周内累及3个及以上的器官系统。CAPS在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中的发病率近1%。 孕期发病的CAPS可能50%有APS病史或有APS相关的深静脉血栓病史。

CAPS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受累系统可有相应表现。 孕期及产后CAPS常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包括:肝(58%)、中枢神经系统(58%)、心脏和皮肤(55%)、肾(53%)和肺(48%)。肾受累可表现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肺受累可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和肺出血。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包括脑病、卒中、癫痫、头痛、昏迷。心脏受累的表现可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单纯瓣膜缺损。肝受累可表现为肝坏死、转氨酶升高。

CAPS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两部分,病情危及生命者加用血浆置换或丙种球蛋白。抗凝是治疗CAPS的基石,及时抗凝是抢救CAPS患者的重中之重。接受抗凝治疗的CAPS患者与未接受抗凝者相比,康复率更高。 糖皮质激素 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在CAP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方案为甲泼尼龙1000 mg/d静脉滴注连续3~5天。血浆置换或丙种球蛋白也是CAPS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需两者联合使用时,应在最后一次血浆置换后给予丙种球蛋白,避免输入的丙种球蛋白流失。 经抗凝、糖皮质激索、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三联治疗的患者存活率为70%。若CAPS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推荐加用环孢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也非常重要,例如抗感染治疗、降压治疗、坏死肢端的清创等。CAPS患者即使表现出严重的血小板下降,但由于其本质可能是大量微血栓形成,因此在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输注血小板以防加重其溶血性贫血和微血栓的形成。

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孕期CAPS的重要治疗手段 ,既往也有引产成功的报道,但由于CAPS起病急、进展重,通常来不及实施引产,及时的剖宫产/剖宫取胎是抢救孕母生命的关键。

CAPS发病急骤、病死率高。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CAPS的病死率逐年下降。在过去的30多年里, CAPS的病死率 从最初1980年前的100%下降至目前的 30%左右 。CAPS复发并不多见,复发率为3%。有研究随访了13例妊娠期及产后CAPS患者,4例经过治疗后再次妊娠并分娩。

五、病例点评


抗磷脂综合征所致反复性流产现已被广泛认识,但妊娠期CAPS发病相对罕见,孕产期发病的孕产妇病死率高,尽快终止妊娠可改善孕产妇结局,新生儿预后取决于妊娠孕周以及发病时机(产前或产后)。有多器官累及的血栓性疾病应考虑到CAPS的可能,领尽快完善相关检查,联系相关科室启动联合抢救程序,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孕产妇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Fuentes Carrasco M, Mayoral Triana A, Cristóbal García IC, et al.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during pregnancy.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21;264:21-24.

[2] Silver RM.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d pregnancy. Semin Perinatol. 2018;42(1):26-32.

[3] Cervera R.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Thromb Res. 2017;151 Suppl 1:S43-S47.

[4] Hoayek JG, Moussa HN, Rehman HA, Nasab SH, Blackwell SC, Sibai BM.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in pregnancy, a diagnosis that should not be missed.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6;29(24):3950-3955.

[5] Hanouna G, Morel N, Le Thi Huong D, et al. 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d pregnancy: an experience of 13 cases. Rheumatology (Oxford). 2013;52(9):1635-1641.


来源:第一妇产

作者:ACT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