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昨天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女子英歌队:“她们是花木兰、是穆桂英,是属于 ... ·  昨天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京东、美团,都宣布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这项数据新闻届的“奥斯卡”奖,《新京报》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一同入围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7 17:12

正文

Text | 陈璐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5月23日,“GEN数据新闻奖2017”在伦敦公布入围名单,新京报于2017年3月8日刊发的数据新闻报道《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作品入围“公共选择奖” (点击此处阅读原作品) 。同组入围媒体中,不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名字。


该项赛事2012年开始举办,由全球编辑协会( Global Editor Network )发起,并得到谷歌新闻实验室、约翰·s和詹姆斯·奈特基金会支持。今年共有来自五大洲、51个国家的573件作品提交,比去年多20%,也是有史以来参赛作品数最多的一届。最终获奖结果将于6月22日在维也纳揭晓。


《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是以数据新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这组厉害的数据新闻是怎么出炉的?制作思路和工具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新京报数据新闻团队成员、该作品的主创之一陈璐在文章中给出了答案。

作品名称:

大数据|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

入围奖项:

Public Choice ——Data Journalism Award 2017

参与制作:

策划统筹|陈璐     编辑|陈璐、李媛    网页制作|张焕玲


《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截图


记不清这个选题是具体何时提出的。现在翻看电脑里那个名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文件夹,41个文件中,图片文件22个,文档5个,Excel文件17个,最早一个是2月13日,最晚的是3月8日。


报道最终是3月8日发布的,这天上午举行了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期间的记者见面会。所以报道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两会期间,外交问题最受关注的一天推出,并解答两个问题:第一,过去一年关于中国外交哪些问题最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第二,包括这样的部长发布会在内,外交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哪些“套路”?

被迫进入“hard”模式


做数据新闻,最怕的是没有数据,最关键的是数据分析。要分析中国的外交,用什么数据?去哪里找数据?解决这两个问题,我要感谢外交部网站,也要吐槽外交部网站。


外交部在官网上记录了每次例行发布会的内容,这为获取数据,提供了最权威的资料。同时,这些记录的问和答,全都混在一起,代码里没有标记,没有区分,技术的 同事告诉我,没有办法把问和答内容分类抓取。这意味着,想要知道记者关心的话题,不能把所有提问部分放在一起用机器进行高频词、关键词统计,只能用人工把 216场发布的1755个问题,挨个读一遍后归纳关键词。听起来是挑战hard模式,但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数据新闻界,这大概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没办法,自己报的题,含着泪也得做下去。

《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截图


让伙伴心塞的修改


就这样,面对一堆只有日期作为区分的文档,我们开始了枯燥的统计。全面统计开始前,做了一些“试验”,比如,哪些项目要统计,各项数据如何在Excel里排布更科学更便于统计。


当然最关键的是记者提问的主题如何分类,发言人答问中哪些关键词需要统计。感谢自己曾经接受过的、不那么用心的国际政治训练,也感谢曾经那些年国际新闻采编的经验,让我在这一步不至于慌乱。


当然,最要感谢数据新闻组的小伙伴李媛和实习生陈燕南同学,在我数次改变思路后,耐心地一遍遍重新统计、修改表格,并在统计中提出了最实用的建议。在完成其他数据新闻日常选题的情况下,这么大的工作量,没有合作是无法想象的。

制图后在写相关分析的文字时,我又有些庆幸做完了这个枯燥的阅读和统计。正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份发布会记录,我才能在看到统计数据时,更好地解释数据背后的故 事。比如朝鲜问题,每一次朝鲜国内有任何风吹草动,外交部里的例行发布会,就几乎变成朝鲜问题专场。各路记者,换着角度轮番提问。再比如,正是因为发现每一次大的恐怖袭击后,发言人都会被要求表态,我才发现了“谴责”这个词用得频率很高,用途也相当“单一”,才会在统计时,加入了这个关键词。

《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截图


化繁为简的美德


再繁杂的统计过程,对读者都没有意义。把统计浓缩成简短的文字和准确的数据,并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才是数据新闻应有的责任。


这个选题决定我们必须做成交互式网页,才能化繁为简,在有限的网页空间内呈现更多信息。第三方平台eCharts提供了交互制图的工具,但新的工具和新的图形以前没有用过,数据新闻小组的前端工程师张焕玲面对编辑的各种“无理”要求,紧急学习,最终完成网页的制作。数据新闻小组呈现形式的翻新,几乎都是一次次硬着头皮尝试出来的,这一次也没有例外,当然完工后的欣喜,也是一样一样的。


《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截图

讲一个全世界都懂的中国故事


Global Editor Network的数据新闻奖从2012年开始举办,新京报今年第一次报名。虽然只是入围,但一觉醒来,躺在床上,看到同组入围名单里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至少不会懒床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