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的人:政治极化、意识形态与公司选址
研究摘要:随着政治极化的加剧,美国人对不同意识形态群体的敌意增加,对相同意识形态群体的亲和力也在增强。我们认为,这一动态促使公司通过在意识形态上与其现有运营区域接近的地区设立新机构来尽量减少其员工之间的意识形态不一致。我们进一步认为,在知识密集型行业和年轻的组织中,减少新机构意识形态距离的愿望更为强烈。通过对2009年至2014年间超过22万个新机构开设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对这些论点的支持。关键是,我们发现当社会极化程度高时,意识形态距离对选址的影响更强。我们的理论和发现对多种文献作出了贡献,并推进了我们对极化对战略影响的理解。
管理摘要: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成为自由派或保守派是他们身份的核心。随着政治极化的上升,个人越来越信任和偏爱那些与他们有相同意识形态身份的人,同时不信任并避免那些没有相同意识形态身份的人。本研究调查了这些社会趋势如何影响公司选择新设施的地点。由于员工之间的社交联系和信任支持协作、资源共享和组织绩效,我们认为管理者会通过在意识形态上与现有运营接近的地区设立新机构来寻求公司内部的意识形态一致。对2009年至2014年间超过22万个新机构开设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并显示当社会极化程度较高时,避免意识形态遥远地区的倾向更强。
Barber, B. IV, & Blake, D. J. (2024). My kind of people: Political polarization, ideology, and firm loc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849–874. https://doi.org/10.1002/smj.3572
在公司内外进行商业化:家族企业专利利用的行为考量
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使用专利调查的原始数据以及来自次级来源的专利和公司层面数据,研究了家族所有权与专利使用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不可能将其专利授权给他人,而更倾向于内部商业化。我们显示,家族企业减少授权的决策并不是因为专利质量较低或专利使用效率低下,而是源于他们对能使其对创新价值进行更大控制的专利使用方式的偏好。我们还发现,家族企业通过利用其管理自由裁量权来探索和抓住新兴的内部专利商业化机会,因此商业化了更多的专利。
管理摘要:家族企业中家族对公司和战略资源保持控制的愿望是否对其经济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治理意义。在专利商业化的背景下,与这种控制欲望一致,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家族企业优先考虑内部商业化而非授权的偏好。为了抵消其授权不足的倾向,家族企业通过敏捷地识别和利用新兴的商业化机会来内部商业化更多专利。这使得他们能够将控制的野心与专利商业化效率相一致,类似于非家族企业的做法。
Birhanu, A. G., & Gambardella, A. (2024). To commercialize inside or outside of the firm: Behavioral considerations in patent exploitation by family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875–901. https://doi.org/10.1002/smj.3570
将一般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关系策略:灵活安排合同工的证据
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公司对灵活工作安排中的合同工进行一般技能培训的投资。理论上,这种投资可以在员工流动性障碍较低的情况下延长富有成效的公司与员工的合作关系。它还提出,要实现这种收益,公司需要向管理者和员工传达投资的关系利益。这种“关系框架”能够缓解员工对随后的生产力要求的担忧以及管理者对员工流动性的担忧。在一家跨国化妆品直销公司进行的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对员工的一般技能投资——即使是灵活工作安排中的员工——可以通过加深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同时增加价值创造,使公司和员工都受益。
管理摘要:如果员工可以轻易离职并将生产力提升转移到竞争公司,企业是否应该培训员工的一般技能?对此问题的普遍回答是“不应该”,特别是针对那些以灵活安排雇佣的员工,例如零工和直销代表。本文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它预测,这些投资表明公司致力于培养员工的发展。反过来,员工会通过延长更具生产力的合作来回报公司。因此,培训对员工和公司都有好处。使用关系术语来框架培训计划,可以促进管理者推广培训机会,并促使员工接受。这种框架克服了管理者对员工流失的担忧以及员工对随后的生产力要求的担忧。在一家跨国化妆品直销公司进行的研究支持了这些观点。
Teodorovicz, T., Lazzarini, S., Cabral, S., & McGahan, A. M. (2024). Investing in general human capital as a relational strategy: Evidence on flexible arrangements with contract worker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902–938. https://doi.org/10.1002/smj.3571
供给侧诱因与多单位公司中的资源重新配置
研究摘要:我们研究了多单位公司在何种程度和何时在内部重新调配经理。虽然理论强调需求条件的变化如何影响重新调配,但我们认为,最佳的内部资源分配需要同时考虑需求和各单位的资源供给。我们通过形式化论证,展示了重新调配如何源于“供给侧诱因”——由资源供给变化导致的新资源用途相对于现有用途的回报优势。使用经理去世作为对公司资源库存的外生供给侧冲击的实证测试支持了我们的论点,显示公司经常将资源从资源充足的单位重新调配到受到负面影响的单位。将供给侧诱因纳入重新调配理论意味着通过重新调配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并为公司内部资源流动的方向带来新的预测。
管理摘要:公司不断决定如何在不同单位之间分配宝贵资源,例如最有生产力的员工、独特的投入或机械设备。我们认为,为了最佳地分配这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需求环境和不同单位的资源库存变化作出反应。当某些单位成功积累资源而其他单位遭受不利冲击时,内部重新调配资源可以提高效率。反常的是,最佳的重新调配往往涉及将资源从成功且资源丰富的单位转移开来。新业务单元由于资源匮乏,通常是最重要的资源接收者。对巴西大样本公司如何分配经理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些论点。
Chauvin, J., & Poliquin, C. (2024). Supply-side inducements and resource redeployment in multiunit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939–967. https://doi.org/10.1002/smj.3573
超越终点线:专利竞赛中的失败如何推动赛后创新
研究摘要:尽管领先技术公司的专利竞赛在以往的文献中备受关注,但专利竞赛的结果如何影响后续的公司级别创新仍不明确。基于代理理论,我们提出,输掉专利竞赛会由于管理层的担忧驱使公司追求更多技术创新,而胜利反而不会。为了研究这一机制,我们假设,当更多股东持有短期投资目标,且CEO受到股东压力保护较少时,失去竞赛对公司创新的正面影响更加显著。通过构建一个独特的同步专利申请数据集,我们发现了与这一理论一致的证据。
管理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专利竞赛对领先技术公司后续创新的影响。我们发现,输掉竞赛的公司在竞赛后往往会追求更多的创新,在创新方面超过胜利者。这一发现特别明显,当顶级管理层受到股东更大压力时,尤其如此。具体而言,我们展示了,在公开上市公司中,短期机构投资者比例较高且CEO在公共市场上受到股东压力保护较少时,失去竞赛的正面效应尤为显著。这项研究强调了技术竞争中的挫折如何能成为改变技术前沿竞争者创新动态的催化剂。
Hong, A.-S. (2024). Beyond the finish line: How losing in patent race drives post-race innov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968–993. https://doi.org/10.1002/smj.3574
地位与共识:观众对女性主演与男性主演电影评价的异质性
研究摘要:现有研究发现,性别等地位特征通常与外部观众对平均质量的评价有关,但关于这些特征是否也与质量评价的一致性相关,知之甚少。我们研究了消费者对3.83亿电影的评分,记录发现女性主演的电影在质量评价上一致性较低,而男性主演的电影则较高。在分样本分析中,我们发现男性评分者对女性主演电影的评价比女性评分者更负面,且两个观众群体在评分的离散度和偏度上存在差异。随后的实验帮助区分了可能导致这些结果的各种机制,包括演员分类、观众分类和对观众质量感知的处理效应。最后,我们发现独立制片厂的女性主演电影票房收入更高。
管理摘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往往缺乏一致意见。产品的性别类型化是否会影响对质量共识的感知?我们在电影行业中研究了这个问题,1992年至2018年间,28.5%的电影由女性演员担任主角。通过使用来自一个热门网站的3.83亿消费者评分数据,我们发现女性主演电影的评分共识较低于男性主演电影。这种效果部分源于男性观众,他们相比女性观众对女性主演电影的评分较低,并且对其质量的意见分歧更大。我们通过一个使用虚构的AI生成电影情节和随机主演性别的实验,更好地理解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我们发现独立制片厂的女性主演电影票房收入更高。
Stroube, B. K., & Waguespack, D. M. (2024). Status and consensus: Heterogeneity in audience evaluations of female- versus male-lead fil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5(5), 994–1024. https://doi.org/10.1002/smj.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