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抢先电影院
影视综艺,抢先娱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影史第一!《哪吒2》要冲108亿了! ·  昨天  
重庆共青团  ·  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  昨天  
北京日报  ·  哪吒登顶!长津湖送祝福 ·  昨天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3 天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抢先电影院

这部全球被禁的X级片,竟获奥斯卡提名

抢先电影院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2-06 21:27

正文

以暴制暴 是一种什么态度?


而比以暴制暴更恐怖的 “洗脑” 又是一种什么感觉?


今天社长要讲的是一部因充斥着 极度暴力和性 而一直被饱受 诟病 的影片!


奥斯卡提名 限制级电影 ——

《发条橙》


很多人会问, “发条橙” 是什么意思。


发条 ,顾名思义,代表着被控制、机械。而 ,就是橙子的意思。



组合在一起,就阐述了一个扭曲的价值观: 把机械硬质的伦理,植入软嫩多汁的肉体中。


这就是本片的核心,而且味道非常浓厚,在整个电影里处理得非常完美。



它虽然 遭禁 数十年,却早已在世界各地被奉为 青春影片的经典。


我们可以看到 各种 裸露镜头 大胆展现,还有别具一格的 情趣画面 ,到现在看来都能让人 惊讶 无比。


而且剧情还非常的出人意料, “邪恶”和“善良” 可以同时出现,相互勾结,这样厉害的剧情,你能够想象得到吗?



但实际上他要讲的故事非常简单: 一个叫 艾利克斯 的青少年从犯罪到释放,慢慢成为一只“发条橙”。


社长简单来讲讲这个剧情和人物设置。


这位少年有一副怪异的形象, 夸张的睫毛,怪异的微笑 ,充分体现出了他的 本我欲望。



他和另外一群暴力少年经常见面聚会的地方是一个 摆满裸体塑料女模的“高级奶吧”, 装修 极其夸张怪异。



青春期的躁动让他走上反社会的犯罪之路,他和三个同样恶毒的小伙伴 成天逃课,穿一样的衣服, 戴着面具, 做尽伤天害理之事。



艾利克斯还 在家 养了一条 蟒蛇 ,每天同床入眠,这条蛇更加明显的强化了他的 暴力特征。



后来在一次入室抢劫行动时不小心把房子的女主人给 打死 ,终于被抓进了监狱。



入狱后他被进行了 实验式的思想改造 ——观看两个星期 “强暴、群殴、战争” 等重口味及罪孽深重的电影画面, 无法闭眼无法逃脱。



实际上政府暗中为他注射了能另其对这些画面 作呕 的药剂, 强制让他在生理上厌恶这一切。


改造结束后,他重新融入社会, 却变得更加痛苦。



之前的他带着 罪恶生活,乐在其中。



而现在, 可怕的人性摧残又让他生不如死。 比如 被家人抛弃、被好友欺凌、感受和接触最可怕的事和物。



艾利克斯天生就是个恶人,恶人该有恶人的样子, 但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任人操控的发条, 失去了对所有东西的看法。



而幕后的操纵者们,笑嘻嘻的看着这些发条玩具, 肆意摆弄。


伪善的笑容下,埋藏了大片损人利己的想法和套路。



让人各种倒吸冷汗。


比如艾利克斯在之前的施暴时非常喜欢听音乐,最爱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但同样的曲子,在改造后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绝对享受和无比痛苦。



因为他在被“改造”时,政府在那些 恶心的画面中 穿插了这首曲子。


既然这么难受为何不选择自杀,当然,他尝试了,但却总有 “好心人” 把他救起。



在镜头的最后,他在一片鲜花、掌声和闪光灯中, 恢复了对暴力和性的热烈幻想。


对,最后他又喜欢上暴力了。



而原著的结局非常简单—— 艾利克斯放弃了暴力,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电影虽然没有对它有特别大的改动,但添加了这样的结尾无疑是把整体变得 更精致有力 了。


像他这样由恶变善最后又变成了恶,究竟是谁的责任?



社长认为彻底的善与彻底的恶一样没有人性, 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


或者说人在紧张的社会中怎样保持自己的 自由意志。


影片就是非常浓重的讽刺了这一点。


所以社长觉得,相比原著而言,鬼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完全把它给 拍活了。



这位导演是何许人也?


代表作 《斯巴达克斯》、《乱世儿女》、《闪灵》、《2001太空漫游》、《奇爱博士》 等等。


牛逼程度就不多说了吧。


他拍摄的片子类型 毫无规律可言 ,就拿《闪灵》、《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来说, 内容剧情差的十万八千里, 但是在库布里克手下都成了精品。



《发条橙》中 暴力和性的镜头出现的次数的确非常的多,但是我们在观看的时候, 丝毫不会觉得有任何突兀或者不妥。



反而会激发一种难以名状的 原始欲望 ,这就是这位导演 非常高深 的地方。


对于男主喜欢贝多芬这件事,导演多次体现,也暗中说明了 文化教育的失败对于社会有道德上的责任。


很多纳粹高层也喜欢高雅音乐, 但道德对他们并没有任何作用。



电影中政府的种种行为无不是为了 政治利益。


尽管这部电影大体上就是描述了一种非主流且十分边缘化的不良少年的生存状态, 它却反映出历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复上演的戏码。


我们每个人不过是一个橙子,被政府上了发条,成为机械玩具,既可笑又可悲。



我们对待过错,对待过错的人,对待人性,远比我们所伪装的要肮脏许多。


丑恶与美德共存, 才是我们身为人类的本性。


任何反对人性的所谓绝对道德, 要比任何罪恶还要丑陋。



《发条橙》面世45年了,导演也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它对 人性恶的呈现 ,一直警醒世人。



你有可能错过的好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