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国务院关于《哈尔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向北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篇章。
到2035年,哈尔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574.2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785.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701.8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222.9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75.62亿立方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地区的联系,加强哈尔滨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加强对城市特别是松花江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突出北国江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特色风貌。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向北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篇章。
到2035年,哈尔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574.2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785.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701.8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222.9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75.62亿立方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地区的联系,加强哈尔滨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加强对城市特别是松花江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突出北国江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