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伙在货物清关之后,通过空壳公司进行虚假交易、开具虚假的欧盟内部交易发票的形式,将本应缴纳的关税和增值税无限期延迟,达到逃税的目的,这些商品最终会流入意大利市场进行售卖。
而这些空壳公司,团伙在24个月左右就会进行一次注销,再注册新公司换壳,隐蔽性极强,和税务预警系统打上了时间差游击战。
经统计,
在22年到24年这三年间
涉案总货值达到了4.3亿欧元,接近34亿人民币
,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目前案件还在司法调查阶段,17名嫌疑人都已经申请了保释。
而据透露,涉案数额如此庞大的逃税案在欧洲并非个例。
近期,正是意大利VAT监管新政落地的敏感期,
《跨境贸易税收合规法案》
在去年12月正式生效,法案要求电商平台对年销售额大于10万欧元的非欧盟卖家进行VAT代缴。
就在上个月,
意大利刚对亚马逊启动了12亿欧元的逃税调查,指控亚马逊协助中国卖家避税
。
有数据显示,
2023年意大利北部纺织业8.7亿欧元的VAT缺口中,中国商品的占比超60%。
显然,意大利及欧盟会在这一系列事件后,进一步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
而矛头也很明显,直指中国卖家。
但仿佛也没有太多反驳的余地,毕竟中国跨境卖家群体过于庞大,其中不免出现部分投机取巧,甚至是为了追求利润不惜违法犯罪的个例存在。
比如近年来传出的东南亚走私与售卖仿牌假货、欧美国家逃税等新闻,中国跨境卖家的身影时常出现其中,所以各国纷纷加强对中国商品的监管,也确实事出有因。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肃清行业风气,扭转口碑与偏见,还得从每位卖家自身做起。
唯有合规,才能在跨境舞台上,玩得风生水起,长久不衰。
进卖家群吃瓜、跨境相关问题咨询、免费使用妙手旗下ERP产品,可扫码添加妙手运营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