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昆明市民张先生向一位自称是平安保险公司的人员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然而,一次交通事故却让张先生发现......
张先生说,8月份的时候,每天都有十多个保险公司的来电,就是推销保险,并报价。
“我想着反正都要买,刚好卖保险的那人说着昆明话,一下就给了我信任感,就向他买保险。”
双方协商好后,张先生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各种证件照片和电话号码,车辆保险很快就办理好了,当时买的
交强险1045元、商业险2732元。
“我开了八年的车,经常在社交平台上买保险,只要他们把电子保单发来就行。”张先生说,没想到,
国庆假期开车外出时不慎与其他车辆发生擦碰后,张先生迅速联系平安保险客服。待理赔查验员抵达现场核对投保信息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张先生并未购买平安保险的车辆商业险。
张先生这才发现,他
所购车辆保险的电子凭证标注为“
机动车保障服务商业电子单
”,而非正式的“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保险单”,在签章位置加盖的公章名称则是“
平一安众合(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当时我拨通了这个公司的客服电话,却出现了很诡异的情况:电话里有很多小孩哭闹的声音。”
虽然觉得一个保险公司不会是这样的,张先生还是尝试着报险,但对方
保险员回答说:小的剐蹭今年没有必要报保险,自己处理,不然明年要翻两、三倍的保额。
“我就觉得很离谱。”张先生说。
之后,张先生上网查找了“平一安”公司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该公司并不是一家保险公司。
据了解,张先生购买的交强险确实是由平安保险公司承保。但是,他所购买的商业保险却并非出自平安保险公司。张先生猜测,这或许是某些不法分子采取的欺诈手段。
由于张先生没有给车辆购买商业保险,他只好自掏腰包,分别给自己的车和对方的车支付了修理费。随后,张先生果断报了警。
民警与推销保险的男子进行了交涉,最终对方退还了2732元。目前,张先生已联系了正规的保险销售人员,正着手为其车辆重新办理商业保险。
律师:普通合同的赔偿责任或由消费者买单
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律师苏聪认为:“平一安并非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它不具有经营保险业务的权限。
张先生与“平一安”公司签订的合同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该合同不同于正规的保险合同,其对消费者的保护远远低于保险合同,
可能会产生赔付能力不足,甚至没有赔付能力的情况,届时赔偿责任就会落在消费者身上,得不偿失。
安全统筹≠商业保险!购买需谨慎
今年8月,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就发布严正声明。
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未与任何 “xx联动汽车服务公司” “xx统筹服务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
请社会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个人权益受到侵害。
据了解,早在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风险提示,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不是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