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眉山市地铁修建需要,眉州大道与文忠街交叉口(地铁S5线音乐广场站)占道施工。该路口位于眉山市主城区眉州大道中段,紧邻万达广场,交通业态丰富,是主城区东西向重要进出城通道。S5线音乐广场站二期施工工期约半年,由平交道口临时调整为“环形”信号控制路口通行,需进行综合优化缓解拥堵。
图1 路口地理位置图
原十字信控交叉口封闭路口内部,信控放行方式形似环岛通行方式,但占用路面过多,受环形车道宽度和视野等条件受限,车流轨迹不顺畅,环形车道消化能力远低于真正的环岛,通行效率较低,即“形似神不似”,导致车流在路口环形车道的矛盾和冲突较为突出。
(一)道路条件分析
眉州大道和文忠街均为机动车双向6车道+双向2车道辅道,4块版断面形式,路口原为十字信号灯控制路口,施工期间临时封闭路口内部,形成环岛通行,信控方式不变,进口道和岛内分别信号灯控。
图2施工前 图3施工后
(二)流量流向分析
路口拥堵主要集中在晚高峰,早高峰能够正常运转。临时改造为环岛,通行流量为2632辆/小时。主流向为东进口的左转以及西进口的直行,南北进口流量较小。
图4 施工封闭初期流量图
表1 施工初期路口流量情况
(一)车流行驶轨迹不顺畅
眉州大道与文忠街交叉口西进口进城方向非机动车过街需求达到1176辆/小时,该方向施工打围占用了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需占用一条机动车道行驶,且因为缺失非机动车过街等候区,导致机非混行、交织延误,未考虑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安全隐患较大。
图5打围区域不合理
(二)内环车道未清空,进岛车辆延误高
各个方向进口道车流源源不断汇集在环岛内部,环形车道的消化能力较弱,加之行人过街、非机动车通行等,导致内环车道不能及时清空,且中心打围区域转角处为直角,导致岛内车流行驶轨迹不畅,严重影响下一相位进岛车辆的通行,甚至出现“打结”现象,通行效率较低。
图6环岛内运行情况
(三)西口进岛排队较长,车辆通行效率低
西进口进城方向流量较大,特别是晚高峰高达784辆/小时,绿灯相位时间严重不足,加之施工封闭打围限制,车辆轨迹不顺畅,导致西进口车辆排队长度高达700米,互联网指数6.81上升至12.58,上升了84.5%。
图7 西进口晚高峰排队情况
图8 互联网高德拥堵指数对比
(一)后移打围区域,保障非机路权
西进口原占道封闭挡板占用了非机动车道,现将该围挡后移4米。一是保留非机动车道通行出口和过街等候区,减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抢道情况,减少进岛机动车的延误,顺畅车流轨迹。二是保障非机动车通行路权,减少了机非混行。三是拐角处围挡更换为透明挡板,避免视野盲区和“鬼探头”现象,减少安全隐患。
图9调整前围挡 图10调整后围挡
(二)信号配时方案优化,增加二次清空相位
原相位控制方式为常规环岛放行方式,即单口轮放,在此基础上各个放行进口均增加了全红时间3秒,目的是减少进岛和岛内车辆交织和冲突。但现在岛内车辆已经滞留影响通行,矛盾由“进环岛车辆和岛内冲突”转移为“岛内车流不能清空”,全红时间失效。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加岛内的清空相位,提高消化能力,减少车辆滞留,保障清空每一个相位进入岛内的车辆,避免影响下一相位通行。保持相位相序不变,减少进岛的全红时间,将时间增加在岛内全放即清空相位,快速清空岛内滞留车辆,减少对下一相位进岛车辆的影响。
每个进口道方向的车流均能排满岛内车道,岛内通行能力实在有限,因此增加“二次清空”,即进入岛内的车流放行一次,就需要清空岛内车流一次,避免车流滞留在岛内。同时延长西口的绿灯时间,减少排队长度。
图11 眉州大道-文忠街放行相位
表2 眉州大道-文忠街原配时方案表
表3 眉州大道-文忠街优化后配时方案表
(一)消除了岛内交织现象,减少延误
岛内通行顺畅,未出现岛内外车辆互相影响以及干扰的情况,消除了“打结”“锁死”现象。
图12 优化前岛内打结 图13 优化后岛内清空
(二)整体流量提升526辆/小时
优化后,路口机动车总通行量由2632辆/小时提升至3158辆/小时,增加了526辆/小时,提升了19.9%。南北方向畅通运行。特别是西进口机动车通行量由784辆/小时增加至966辆/小时,提升了23.2%,排队长度由原来的700米缩短至400米。
表4 优化前后路口小时流量对比
图14 优化前西进口排队长度情况 图15 优化后西口排队长度情况
图16 优化后南北排队长度情况
(三)互联网指数提升明显
根据互联网平台指标分析,优化前最高拥堵指数为12.58,优化后同一时段的拥堵指数为7.03,降低了44.1%。
图17 高德拥堵指数对比
“形似神不似”的放行方式类似环岛,但岛内通行条件受限的路口,通过综合一体优化,一方面寸土必争,尽可能的压缩施工打围占道区域,保障非机动车路权,充分利用路口的每一处空间,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分秒必抢,通过信号灯配时精细优化,增加“二次清空”相位和时间,充分利用信号灯的每一秒,减少岛内车辆交织和延误,缩短车辆排队长度和缓解路口拥堵,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群众出行的影响,保障市民安全畅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