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碟说
超好看的视频百科,知识从未如此性感!
51好读  ›  专栏  ›  飞碟说

日本人身高又缩水,这锅谁来背

飞碟说  · 公众号  ·  · 2023-11-24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飞碟说  关注并设为星标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过去很矮,后来一度长高,然而如今,日本人的身高似乎又一次集体缩水了。


二战时期的一对日本夫妻

为了摸清具体情况,日本国立成长发育医疗研究中心的团队曾对315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出生于1978-1979年间的男女,平均海拔分别去到171.46厘米及158.52厘米,是日本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批人。


但1980年之后出生的日本人却开始出现缓慢变矮的趋势。统计表明,1996年出生的男女,平均身高已分别缩水至170.82厘米与158.31厘米,较巅峰下降0.64厘米及0.21厘米。



而2014年诞下的新生儿,成年后平均海拔还将进一步萎缩,男性甚至有可能跌破170大关。


日本文部科学省(一个集教育部、科技部和文化部职能于一身的政府部门)的调查虽与国立成长发育医疗研究中心的报告有些出入,但其统计的数据同样表明,30年来日本人不仅没有长高,反而变矮了。


更窒息的是,隶属文部科学省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对19万国民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发现,促使他们身高增加的基因突变可能已经被淘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曾上演「增高神话」的发达国家,再次陷入同一片泥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客气的说,有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归结于们自己的「作


1980年,日本学界刮起了一股主张严控孕妇体重的妖风。同年,与之相关的指南正式出炉,自此成为妇产科圣经。


由于数据太过久远,这里就给大家看一下日本妇产科学会于2021年推出的最新标准:


孕前BMI不满18.5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12-15公斤

孕前BMI在18.5-25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10-13公斤

孕前BMI在25-30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7-10公斤

孕前BMI在30以上的,孕期体重增长不得超过5公斤


再给大家看一下国内标准:


孕前BMI不满18.5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11-16公斤

孕前BMI在18.5-23.9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8-14公斤

孕前BMI在24-27.9的,孕期体重增长须控制在7-11公斤

孕前BMI在28以上的,孕期体重增长不得超过9公斤



一对比就能发现,日本社会是真的无法容忍孕妈吃「胖」,而以上数据已经是修正后的宽松标准。


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吃的心理负担,使两成日本女性在孕期面临体重过轻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恶果,便是体重不超过5斤的新生儿急剧增加。



根据厚生劳动省(相当于卫健委和人社部的合体)的统计,到2007年,该国低体重新生儿的占比已飙升至9.7%,几乎达到70年代中后期的两倍。


众所周知,低体重儿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如抵抗力差、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这些健康问题叠加在一起,很难不影响到身高


虽说日本政府已意识到严控孕妇体重的危害性,但40多年来形成的社会风气和惯性,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刹住的。


除了要让准妈妈们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多长几斤肉,当局和媒体还得想办法扭转本国男性的审美。


在日本,昭和、平成、令和年间出生的男性,全都不喜欢高个女生。按照他们的标准,身高卡在150-155厘米的异性最可爱,155-160厘米的则比较微妙。



一旦超过160厘米,女生的绰号就会根据具体海拔,变成「丑女「怪兽「东京塔「天空树


真不是硬黑。关注日娱的厚米应该知道,那些经常出镜的女星和偶像团体成员,身高基本集中在150-160厘米,超过170厘米还能大红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新垣结衣这种顶流明星都曾因海拔太高遭人开涮,而不得不当众光脚测量,用169厘米封住日本大众的嘴。

不过日本网友根据她各种合照分析,她应该是173左右

虽然很气人,但Gakki的遭遇相比没名气的高个素人,那真是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此前有日媒报道,群马县(拓海老家)一位身高173厘米的妹子,因鹤立鸡群遭变态跟踪,并被其打晕失忆,导致很长时间不敢出门。


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大的日本女孩,只要对爱情抱有憧憬,就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发育,尽可能让自己长矮点,从而获取婚恋市场的青睐


事实上,以矮为美的畸形审美连日本网民都看不下去。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一小股声音怎能改变得了主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