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
1、4月重卡销售12.1万辆,再破历史同期纪录:
慧聪工程机械网5月3日消息,2018年4月,我国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型12.1万辆,比去年同期的10.44万辆增长16%。4月的重卡市场销量,打破了4月份销量的历史纪录。这也是继今年3月份销量创造重卡月度新高之后,重卡市场连续第二个月打破月销量纪录。今年1-4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4.44万辆,比去年同期的38.84万辆上涨14%。
2、草根调研,4月挖机销量将增长90%:
慧聪工程机械网5月4日消息,根据各大经销商、以及内资、外资主机厂草根调研,4月份共计销售挖掘机将有望达2.6w台左右,较去年同期1.4w台将实现90%左右增长,保持着高位增长态势。其中,国内销售约为2.4万台,同比增幅接近70%。从历史数据看,前4月是挖机全年产销旺季,由于旺季销量不断超预期,因此,专家预计2018年挖机行业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8万台,销量增幅将超过30%。
3、我国掌握盾构机核心技术,首台使用国产主轴承的盾构机应用成功:
慧聪工程机械网5月4日消息,近期,在安徽合肥轨道交通三号线建设中,我国首台使用国产主轴承的再制造盾构机圆满完成2369.65米掘进任务。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盾构机核心技术,打破了少数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
4、安徽柳工首台百吨级起重机TC1300C7成功下线:
5月2日,安徽柳工首台百吨起重机TC1300C7正式下线,TC1300C7是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并制造的全新产品,它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柳工起重机在百吨级以上产品的空白,同时也为进军更大吨位的产品市场,助力建设大美中国的一大重器。
5、徐工新一代铣刨机械成功下线:
工程机械协会5月3日消息,近日,徐工铣刨机械家族全新成员--XM2205铣刨机和XLZ2305路面冷再生机成功下线。XM2205铣刨机和XLZ2305路面冷再生机这两款新机型均是国内目前行业最先进、最大的道路施工机械代表,是依靠徐工集团先进的设计与制造平台,结合原有XM200K路面铣刨机设计经验进行整体设计的新产品。
6、中联重科承担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专项通过验收:
日前,由中联重科智能技术公司承担的2013年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大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与关键元器件研发”项目顺利通过长沙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针对工程机械产品智能控件的研究和运用,促进了行业重大技术突破,有效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信息安全。
7、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18年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水泥专用设备略微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我国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械、水泥专用设备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分别为2.7万台、1.7万台、6228台、6.2万台、3.7万台。1-3月,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械和混凝土机械累计生产6.2万台、4.1万台、1.5万台、8.8万台,同比增长35.7%、34.3%、30.9、5.8%。水泥专用设备累计生产15.9万台,同比下降0.1%。
【油气设备】
1、原油期货价格创新高,美国石油钻井数连续5周增加:
NYMEX原油期货收涨1.99%,报69.79美元/桶,连涨三日,并创三年半以来新高,本周涨2.48%。市场担忧委内瑞拉和伊朗形势。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1.87%,报75美元/桶,本周涨1.64%,连涨四周。美国5月4日当周石油钻井数增加9座,至834座,续刷2015年3月以来新高。美国5月4日当周天然气钻井数增加1座,至196座。
2、EIA原油库存大增逾600万桶:
周三(5月2日)22:30,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截至4月27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621.8万桶,库存变化值创2月2日当周以来新高,远超预期的增加73.9万桶,前值为增加217万桶。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3.3万桶至1061.9万桶/日,连续10周录得增长,续刷历史新高。
3、安东油服签订伊拉克油气田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能源网消息,安东油田服务公布,与惠博普及洲际油气签订伊拉克油气田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据此,公司与惠博普将作为洲际油气在伊拉克的国家合作伙伴,为其伊拉克油田开发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技术、工程服务、运营管理、人才支持等。
4、大庆油田一季度油气生产实现双增长:
5月2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今年一季度,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942.96万吨,其中,国内794.31万吨,超出运行计划2800吨;生产天然气12.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26%,完成年度计划的29.19%,销售天然气7.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61%。
5、国家发改委称国内成品油价格5月1日起下调: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自5月1日起,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65元,自2018年4月30日24时起执行。
6、中石油助力乌兹别克斯坦,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品牌工程:
新华网5月3日消息,自2017年7月6日开钻以来,截至目前探井已钻至5500多米深。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中国企业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及实钻情况,采取“一井一策”“一段一策”技术思路,采用精细控压钻井等10余项先进技术,稳扎稳打,钻遇盐水层178层均未发生任何井下复杂和事故。
7、塔里木3000万吨大油气田建设提质加速:
中国能源网消息,4月27日塔里木油田公司10名油田领导班子成员“认领”了3000万吨大油气田建设任务责任清单。清单细化分解了今后3年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工程建设等10类32项重点工作,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人,以此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推进3000万吨大油气田建设。
8、新疆油田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300亿立方米:
中国能源网消息,5月3日从新疆油田采气一厂获悉,今年4月,新疆油田克美002井在石炭系松喀尔苏组5毫米油嘴试气,获日产气11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新增有效天然气地质储量300亿立方米。克美002井通过试气,在石炭系目标层系钻遇两套气层,总厚度超过百米,这是新疆油田采气一厂首次在凹槽地带取得重要发现。
【煤炭机械与煤化工】
1、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增长18.1%: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万亿元,同比增长9.6%。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597.9亿元,同比增长3.6%。
2、6月底未达三级以上标准煤矿一律不得生产:
国家煤矿安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截至4月25日,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2%,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但事故起数同比上升21.4%,机电运输、顶板等零打碎敲事故明显增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据了解,5月份,国家煤矿安监局将分期分批抽查二、三级标准化煤矿,对不符合条件的,该降级的降级,该撤销等级的撤销。目前全国仍有250处生产煤矿未申报标准化等级,有360处申报二、三级标准化等级的煤矿未进行考核定级。国家煤矿安监局要求各地倒排时间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6月底前未申报或考核未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的煤矿,一律不得生产;逾期仍不达标的,一律依法关闭。
3、嘉能可CEO称Hunter Valley煤炭交易将很快完成:
外媒报道,嘉能可CEO Glasenberg预计,Hunter Valley煤炭交易将很快完成。Hunter Valley先前属于力拓。作为全球市场上最大煤炭供应商,嘉能可还在进一步扩大在煤炭领域版图。嘉能可此前表示,将收购力拓在澳大利亚Hail Creek煤矿的82%权益,以及在Valeria煤炭资源中的多数权益,对价总计现金17亿美元。
4、1-3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8亿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9日讯据发改委网站消息,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8亿吨,同比增加3020万吨,增长3.9%。铁路煤炭发运6亿吨,增长11.3%。3月末,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280万吨,可用17天。
【集成电路】
1、中芯国际拟与大基金等投资成立半导体产业基金:
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上海尧芯(作为普通合伙人)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中芯晶圆及联力基金(作为有限责任合伙人)就成立及管理基金订立合伙协议。该基金将于中国成立,目的为进行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其他活动,以提高全体合伙人的利润。根据合伙协议,基金的总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6.1616亿元,其中人民币1616万元由上海尧芯出资(占比1%)、人民币8亿元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出资(占比49.5%)、人民币1.65亿元由中芯晶圆出资(占比10.21%)及人民币6.35亿元由联力基金出资(占比39.29%)。该基金将由盈富泰克管理。
2、第三季移动式内存合约价估将持平:
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调查显示,第二季移动式内存合约价持续受到第一季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报价普遍趋于保守,涨价幅度低于其他应用别产品,以分离式行动内存(discrete)来说,第二季平均涨幅落在1%以内,eMCP则受NAND Flash价格下跌影响,平均价格跌幅约1%。
3、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量首居全球第一:
5月2日,群智咨询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排名,其中京东方(1250万片)、LGD(1210万片)、三星(1000万片)位列全球前三。这是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四大领域出货量实现全球第一后,在电视显示屏细分领域出货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4、东芝暂停向中兴出货,并购交易获大陆审批遥遥无期:
DIGITIMES报道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战加剧,东芝存储(TMC)出售案进度延宕,多日来在大陆反垄断审查面临卡关,而相关供应链业者私下评估,此案在大陆官方将难放行,近日更传出TMC将暂停内存对中兴出货。
【智能装备】
1、台州“机器换人”再新增1500台工业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5月2日消息,今年台州市将继续稳步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机器换人”工作,全年目标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达到1500台以上,比去年增加50%左右。2013年至2017年,全市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幅达13.11%;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达2214台,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2、优必选完成8.2亿美元融资,成为全球估值最高AI创企:
OFweek机器人网消息:国内AI独角兽企业、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优必选科技宣布完成由腾讯领投的8.2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刷新了4月9日国内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获单轮融资6亿美元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后,优必选的估值也将达50亿美金,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创企。
3、寒武纪发布首款AI云芯片:
OFweek机器人网5月3日消息,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科技在上海举办了2018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多个最新一代终端IP产品——采用7nm工艺的终端芯片Cambricon1M、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及搭载了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计算卡,开启云端战略,构建端-云一体化的AI体系。
4、新松家智能平台型服务机器人首批500台成功下线:
OFweek机器人网消息,5月3日,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新松智慧园C5服务机器人生产车间中隆重举行了新松家智能平台型服务机器人首批500台成功下线仪式。
5、Starship推商用自动驾驶机器人配送服务:
据外媒报道,机器人初创企Starship Technologies发布了一款大型商用机器人配送服务,目标群体为欧洲及美国的企业及大学校园。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Skyp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Ahti Heinla和Janus Friis共同创立,获得风投资金1700万美元。
【
3c自动化设备及消费电子
】
1、富士康广州10.5代线彩膜厂房、阵列厂房已完成主体结构超六成,6月底主体工程封顶:
中华液晶网5月3日消息,富士康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第10.5代液晶显示器及全产业生态链生产和销售,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超高清8K电视、面板自动化(工业机械人)研发等,设计产能为生产第10.5代显示屏9万片/月,提供约8000名面板产业相关高技术人员岗位,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920亿元。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9.1亿元,占总投资的26.08%。
2、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进入量产倒计时:
中华液晶网5月3日消息,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于2017年5月2日动工建设,2017年11月24日主体厂房就全部封顶,历时正好一年即开始主设备的搬入,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和各项筹备工作都达成预定目标。
3、投资逾13亿美元,康宁10.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落户武汉:
液晶网消息,继京东方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后,武汉再迎显示技术“龙头”。5月3日,全球显示技术领军企业——美国康宁公司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签约,投资约14亿美元打造10.5代显示玻璃基板项目,为京东方提供配套。
4、京东方液晶面板出货量首居全球第一:
5月2日,有咨询机构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排名,其中京东方(1250万片)、LGD(1210万片)、三星(1000万片)位列全球前三。
5、深天马A称未有出售AMOLED业务的计划:
深天马近日晚间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称“大陆面板业者天马考虑退出OLED面板市场”。经公司核实,以上报道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有出售AMOLED业务的计划。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为中国第一条成功点亮的第6代AMOLED生产线,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产线量产,预计今年年中向品牌客户出货
6、苹果发布2018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5月2日苹果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财季净营收为61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38.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第二财季共售出5221.6万部iPhone,与去年同期的5076.3万部相比增长3%,且超出市场平均预计的5190万部。
7、苹果确认自研5G技术:
搜狐新闻5月3日消息,苹果公司最近公布了一则招聘广告,欲招聘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毫米波IC设计工程师”,帮助苹果研发5G技术。苹果自研5G技术已成实锤,未来或放弃使用高通芯片,同时削减英特尔的芯片。
【新能源】
1、我国2018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生产12.9万辆:
高工锂电5月3日消息,GGII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Q1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约12.9万辆,同比增长196%。其中,产量前十车型总生产约9.2万辆,占乘用车整体的71%。
2、大众汽车签订400亿欧元动力电池采购合同:
高工电动车消息,大众汽车集团周四(5月3日)签定了几份动力电池采购合同,其总标的高达400亿欧元——这一数字较数周前该集团公布的采购总额翻了一倍。今年3月中旬,该公司宣布在欧洲和中国签署总计价值20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已确定出现在这份供应商名单中。
3、戴姆勒将宁德时代纳入动力电池供应体系:
据外媒报道,德国当地时间5月2日,戴姆勒集团采购主管表示,戴姆勒集团已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签订了合同,宁德时代进入戴姆勒的电池供应链体系。在不久前,戴姆勒董事长蔡澈已向媒体透露,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未来我们都会看到奔驰的电动车使用中国电芯。
4、近五年新能源汽车召回33.6万辆,特斯拉/日产/宝马占比最高:
CNEV5月5日消息,最新统计显示,自2014年1月-2018年4月,特斯拉ModelS有3次召回,合计召回数量高达24.2万辆;宝马i3增程版召回19130辆,日产Leaf召回46859辆,其他如大众e-Golf、腾势、一汽红旗H7PHEV、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三菱i-MiEV等也都涉及召回事件。在召回原因方面,主要问题涉及电池系统问题、电机熄火、油箱通风管布置不合理、刹车存在问题、安全气囊问题、安全带问题、转向助力问题、座椅支架问题、冷却风扇故障等等多种问题。
5、工信部称年内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国务院新闻办4月25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陈因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在制造业已基本开放的基础上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