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
「回复"上车"送你一部特别的电影」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扒叔又给大家准备了支付宝口令红包。
中午13:14准时推送,先到先得
福利跟你们交代完了,下面来认真看内容(别忘点ZAN)——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件让人诧异的新闻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对性侵儿童事件回应皇家调查委员会”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1950年至2010年间,澳大利亚全国天主教神职人员中有7%被指有性侵儿童的行为。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它们是不容辩驳的悲剧。
但这些指控此前从未获得立案调查。
协助皇家委员会调查的律师说,1980年到2015年间,共有4,444人报告说自己曾在天主教会遭遇性侵,涉事教会机构超过1,000家。
受害者遭侵犯时的平均年龄为女孩10.5岁,男孩11.5岁。
总计1,880名被性侵的儿童,有90%是男孩。
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规模直到数据公布才真正为人了解。
共有7%的澳大利亚神父被指在1950年到2010年间性侵过儿童。
在一些教区,有高达15%的神父都曾犯下性侵罪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指控的结果都令人沮丧地相似。
“孩子们被忽视,更糟的时候甚至会(因检举)受惩。”
指控没有得到调查,神父和宗教人士只是被调走,文件没有保留,有时会被销毁。
这些事就这样被掩盖成了秘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皇家委员会的调查,为全球天主教会体系中性侵事件的流行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前的多个报告已经记录了美国、爱尔兰、巴西、荷兰和德国等国普遍存在的教会“恋童癖”现象。
就连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去年底竞选期间也透露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表示,1950年代遭到天主教神父性侵,当时因为年纪小,害怕举报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所以隐忍不说。
但他早已原谅了他,对方多年前也已去世。
在这数十年里,围绕在性侵罪行周围竟的是无边无际的“沉默”
电影《聚焦》海报
正如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所展示出的那样,人们对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部分天主教教会人员性侵儿童的披露还在继续。
这部去年的“深水炸弹”在奥斯卡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配角在内的奥斯卡6项提名。
尽管他没能从荒野猎人手中拿下奖杯,豆瓣评分也只有8.7
但这绝对是去年叔心中最佳的电影。
片中既没有美国人崇拜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炫技的动作指导,更没有复杂的拍摄技巧,就连该类型常有的激烈戏剧冲突,也少之又少
有的是聚焦小组的组员,在对自己采访或调查的人毫不留情。
他们面不改色、斩钉截铁地问出各种尖锐的问题,紧追事实的真相不放。
在他洞穿一切的好奇心下,任何人都无路可逃。
也是这种行事的正义感和才把这样真实事件改编的如此有人性,带给了影迷全新且震撼的反思。
片子随着淡淡的背景钢琴声起了字幕,而片尾用字幕交待的结局加深了导演的这种理念。
涉案的主教只是被调离,让人讽刺的是,他被调到了罗马最高级别的教堂里。
而揭露了这个事实的记者也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掌声和欢呼。片中对他最大的一句奖励,来自于一个读者“请继续你目前的工作!”
真相并没有赢得正义,却摧毁了不少“和谐”
在现实的这一刻,叔对这一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剧本方面的没有过多评价
美国人拍摄这一类的电影,有着一种极为严肃的态度。
也正因为此,这部电影是一个内涵大于技巧的电影。
电影拍到这份上,已经不是故事、人物这么简单的层面了,甚至连情怀都不是,是一种对新闻价值观的敬畏与信仰。
联想到我们自己,我除了肃然起敬,并且自惭形秽之外,也别无想法。
在《聚焦》中,把对儿童的不正常依恋归结为一种病,所以让我们来正式谈一谈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恋童癖
恋童癖近年被医学界诊断为一种恋童障碍,其次他们把恋童的症状归结为性取向问题,不属于病理性问题,
大部分的恋童患者处在内疚、自责中,而且根本没有想过要侵害儿童。
而且恋童患者有男有女,他们同样对成熟对象也有性趣,只是同时对儿童也有性趣。
只有极少数患者会达到犯罪的级别去猥亵儿童或者强将儿童
就像每个人都有性欲,但大家都不会想去强奸别人
但是我们依然要警惕防范社会上的怪阿姨,怪叔叔。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父母也要提高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和危险预知能力。
以下是扒叔从网上搜集来的一些提高自己或是孩子保护意识的小建议(爸爸妈妈一定要看)
1.很多爸妈喜欢在社交网络上秀自己孩子洗澡澡的照片,建议还是不要这么做了,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自己孩子成为别人性幻想的对象
2.正确教会小孩,什么地方别人不能碰,也不能碰别人什么地方
3.遇到奇怪的事先找警察、觉得害怕就大声哭喊救命
4.幼儿园、儿童福利院、中小学校、艺术培训机构、舞蹈游泳体操教练、家教老师等职业家长一定要弄清他们的档案,确保孩子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转发给身边的爸爸妈妈,让大家提高警惕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
后台回复片名获取汁源
希望孩子们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同意请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