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领导力、战略采购、市场极端波动对供需造成的冲击以及企业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文章强调了战略采购的重要性,并提到了企业在面对供应链风险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不同行业面临供应链挑战的方式不同,企业需要仔细审查采购工作范围、合同协议以及风险,以寻找更好的交付方式确保稳定供应。
企业需避免采购陷阱,如需求、规格及支出模式的误解,单一来源采购,流程合规性低等。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方法确定范围、支出分析、供应商和业务风险管理等,有效采购为商品类别和供应商战略奠定基础。
有效的商品和服务采购是企业成本节约的最大机会,战略采购可以节省约15%至20%的成本。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战略采购在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实际效益。
市场极端波动对供需造成的冲击威胁了业务连续性,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成本增加。在此背景下,多数企业希望节省成本或者快速取胜,同时也需要推动业务的可持续改进。
企业采取的手段之一是采用战略采购的方法,通过保护商品和服务并优化支出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风险。具体实施中,企业需要仔细平衡目标,采购和技术团队审查每个外包工作范围和合同协议,以适应规范;更好地理解风险;寻找更好的交付方式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度和质量并确保稳定供应(如图1)。
虽然我们在多个行业中都观察到了上述挑战,但供应链的反应各不相同。例如,医疗保健、制药、食品和饮料公司面临原材料及时供应的挑战,而航空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则更加注重成本优化工作(图2)。
企业需要仔细考虑的四个要点:
采购多样性:控制对生产低成本产品国家的严重依赖,需要多样化的采购方法来管理供应风险。
分担后果:战略合作伙伴应使各方受益,而不是导致业务崩溃。
与业务连续性保持一致:规划和存储库存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保持透明:供应风险和产能限制的可见性。
企业应对外部供需中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价值链。采购价值链中的两个基本部分:分析和采购(图3)。企业必须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范围、支出分析、供应商和业务风险管理以及供应商审查和选择。有效的采购为商品类别、供应商战略以及提高长期价值和合同绩效奠定了基础。
图3: 采购价值链
以下是我们发现的四大采购陷阱:
对需求、规格以及支出模式的错误理解,通常会导致供应商生态系统受限,其特点是成本高于必要水平且运营资金臃肿。
单一来源,无备选,没有经过预审的关键采购产品替代品。如果采购企业不做出反应,企业很难快速解决供应问题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流程合规性低,将导致合同外支出高以及需求管理措施无效。
合同管理:如果合同不包含正确的触发因素,例如对于原材料,企业无法调整价格或数量,或仓库管理系统不够透明,企业将无法在降低库存水平和业务连续性风险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
有效的商品和服务采购是最大的成本节约机会,对企业具有快速可衡量的影响。它可以在短时间、合理范围内以相对较低的代价获得收益,同时平衡风险回报,进行更广泛的改进,例如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最小化供应链风险。如果我们采用标准制造环境,购买的商品占收入的 60%,那么战略采购的影响相当于将劳动力减少 15% 或收入增加 15%(图4)。
图4:探索采购机会的潜在节约影响
战略采购作为一种高度定制的、针对特定类别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提升现有采购组织技能的机会。通过战略采购,企业普遍节省效果约为 15% 至 20%(图5),有时甚至更多。然而,这将取决于供应市场和产业的结构。例如,道路运输等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已经简化了流程,几乎没有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但如果能够创造竞争局面或重新确定需求,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产品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成本节省。
类似的节省潜力也适用于间接采购类别,包括通过使用售后回租或重新协商租赁协议进行的 IT、电信或设施管理。
dss⁺ 服务的对象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全球消费品制造商,总基准在 5 亿欧元,在美国、中国和中东设有生产基地。由于激烈的竞争、混乱的内部成本结构和新兴市场中断,企业正面临着利润率压力。企业的目标是快速控制和减少支出,保留现金,缩短交货时间,提高质量并将供应风险降至最低。
dss⁺ 在诊断评估中发现了重大问题,包括单位成本高、大量不规则行为以及供应商支出和供应商绩效不佳。更具体地说,在包装方面,手动采购流程导致库存成本不断上升、设计次优的库存单位 (SKU)(>5,000)的激增。从销售和营销、包装设计、生产工程师和规划人员到买家,整个企业缺乏协调,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
dss⁺ 开展为期 5 个月的战略采购咨询,在 2.49 亿欧元的基准上,实现每年节省总额超过 10%;在 5000 万欧元的包装基准上,实现每年节省总额超过 15%
突发的地缘政治危机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都有可能造成供应链的中断,企业需要有一个采购战略以应对风险。在制定采购战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供应商的多元化,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降低单一供应商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打破部门壁垒,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和数据的透明度和准确性。采购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生产,技术,设备,仓储、采购各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和信息及时准确沟通。
做好应急计划,应急库存是保证供应链不中断的最后一道防护屏障,做好应急库存的科学规划,实现“当备必备,备必备好“,有着大量的工作可以探讨。
采购策略不仅要关注采购的“量”,还要关注采购的“质”。采购的“量”,保证了生产所需的物资买回来,供应链的可持续,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采购还要考虑花了多少钱买来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即采购的“质”。采购的高质量与“低价中标”之间并不是画等号的,关注采购物资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才是衡量采购质量的正确量表。
想了解更多信息及服务?
联系邮箱|info.cn@consultdss.com
或扫码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