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队,天然有个劣势,那就是抗风险的能力,没那么强。所以,有的热闹,就不去凑了!
很容易因为一款产品,一个项目的不利甚至失败就直接Game Over,也很容易因为一两个人的离开就直接运转不来,无法维持。
所以如果听说因为一个直播间没效果就直接团队解散,因为ALL IN一个品没结果也就直接退出的。都差不多可以说是麻木了。
所以啊,个人认为,一个新的项目,切入角度应该是朝着低困难度去执行的。至少对这有限的几个人来说,是很能够立刻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低难度的去理解相互的流程。不说太久,至少短时间内,即使主要的执行人不在,也能照顾到位,让买卖正常运行,不受影响的。
例如,最近,TikTok Shop欧洲区域的入驻资质放开到国内和香港主体后,就有不少人在蠢蠢欲动了。
实际上,我们有英区的SL,意大利和德国也有很好的同行。但衡量了之后,还是觉得,不合适。
首先,我们对一个区域项目的时间预判,是以五年为一个单位的。例如美区,到今年已经是我们的第一个周期了。
同样,如果我们转欧洲,而且还想在欧洲也维持一个周期,而且这个周期能够一直持续不断的提供正面反馈和价值。那么,至少,我们需要先花大几个月的时间去做铺垫。
一个,是去当地生活和考察,学习,融入到他们的节奏里。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当地市场当地客户群体的人,
然后就是测试。小成本的测试,看看自己现有的运营体系,方法技能,资源配置是不是能在这个新的市场项目里有效。当然会有问题,但问题也有轻重缓急。只要解决问题的成本是能接受的。那就保证这个项目是能跑通的。
例如在有LS愿意去兜底的情况下,发一批货,试试能不能跑通。只要能通过成本测试。那就证明这个项目的基础构架有了,
后续就是看要不要,或者什么时候去搭配其他的资源和人力了。当然,这对我们这种小团队来说不容易。除非是美区有大变故。不然是不得转欧洲的。但这种准备,得提前做好,以防万一。
更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地区,我们不像在美区,有自己人。而且新的地区,我们暂时也没法分身亲自去干。总不可能招一批完全没有经验,或者他嘴里说有经验,但我们完全不了解,他也不熟悉我们工作方式的人来拓荒吧。
说得不好听点,我们都没结果,你凭啥有结果?你要真的有能力有结果早就自己组团队去干了,为啥还来我们这呢?这不符合正常逻辑啊。
所以,不是没有机会没有诱惑,可对小团队来说,抽身容易,扎根难。特别是已经扎根几年的业务,说想换个地,换片土壤重新生根成长。还真就不是今天说明天就做的事。一旦半年没结果,连带着整个美区原本的正常买卖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对一些邀约,只能先来句谢谢,然后就婉拒了。我们就是小鱼小虾,而且要甘于做小鱼小虾。至少有过几年的经历和积累。我们还是有信心继续在美区发展和赚钱的。
TikTok,为啥总有人找你帮忙又不听话照做?
TikTok,多招人挖牛人就能摆脱困境?
TikTok,少想多做,能更快拿到结果。
TikTok卖家,到底是做产品还是卖产品?
TikTok,已经亏钱的买卖,还要继续么?
TikTok,做纵向发展的小卖家,至少很心安。
TikTok Shop,美区春季大促,启动了!
TikTok Shop,投放和运营的能力要再次提升了!
TikTok Shop,断货或滞销,你选哪头?
失业?求职?TikTok卖方市场的又一轮洗牌。
想做TikTok?不妨听听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