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像视觉
爱影像视觉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狼族摄影  ·  相机进水了不要慌,这么处理损失最小! ·  昨天  
狼族摄影  ·  相机进水了不要慌,这么处理损失最小! ·  昨天  
图虫APP  ·  获奖公示 | ... ·  3 天前  
旅拍誌  ·  美如画,说的就是这 5 部电影!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像视觉

快去拍!雾霾宝石将现身深圳

影像视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4-13 22:17

正文

为未来设计,设计为未来。

Designing the Future,Designing for Future.

 


2017年4月21—28日

深圳蛇口价值工厂·筒仓


首届深圳设计周

“设计/未来”主题展



这是一个立足当下、对未来生活发出大胆设想和共同提案的开放性展览,将围绕“居住、教育、沟通、流动”四个板块,通过“designing the future设计为未来”和“designing for future为未来设计”两条主线,汇聚全球优秀和具有前瞻性的产品及案例,同时挖掘深圳本土的设计力量,共同探寻未来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构建出设计师、城市和大众之间的立体关系。


主题展打破一贯的观展体验,采用新媒体互动和数字可视化的方式收集和呈现数据信息,每一位观众都将携带一个数据手环,通过信息采集在游览的同时又作为参与者实时构建着自己的“观展作品”,最终每个人的游览动线将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觉作品。


主题展由深圳市设计周组委会主办,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承办,深圳市英途联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杜峰松设计有限公司、Studio Movement、深圳艺穗协办。


 

主题展四大板块

 

居住 Living

L01 减霾计划 Smog Free Project

L02 智能家居 Smart Home

L03 可压缩背包 Increase/Decrease

L04 难民共和国 Refugee Republic

L05 单手止血绷带 Uflex

教育 Education

E01 幼儿之城 Design for Kids

E02 青草乐园计划 Sprout Park Program

E03 教科书再造计划 Textbook Redesign Project

沟通 Communication

C01  排档创新 Hawker Reload

C02  你好,数据 Dear Data

C03  小招牌制造所 

         SignBoard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Taipei

C04  台北邻里公园翻转计划 Re-create Taipei

流动Mobility

M01  步行车 Alinker

M02  智能共享单车 Smart Bike-Sharing

M03  骑行城市 Cycling City

M04  人性化街道 Street for People

 


展览项目简介

 

·减霾计划

·Studio Roosegaarde(荷兰)


 

“减霾计划”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的数次中国之行,他有感于中国的雾霾问题而设计出“雾霾净化塔”和“雾霾宝石”。7米高的雾霾净化塔是当前世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每小时能够净化3万立方米的空气,在其周围更是一个近乎循环的清新空气区域;雾霾宝石包括雾霾戒指和雾霾袖扣,每颗宝石可贡献出1000立方米的洁净空气。本次主题展将展出雾霾宝石实物和“减霾计划”影片,为观众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洁净未来体验之旅。


·智能家居

inDare Design(深圳)



inDare Design致力于探讨更贴合新时代的设计模式。本次将展出包括美的智能家居系统、usmileY1声波电动牙刷、家务特工、智能宠物碗在内的多组智能家居设计产品。


·可压缩背包

Casper Notenboom Design(荷兰)

 


设计师Casper Notenboom喜欢旅行,2015年来到中国,从人们对于物品的那种最原始的携带、包装和运输方式中得到了灵感,由此设计了可压缩背包,借鉴真空和热封的工艺,让人们可以根据携带物品的数量来决定包装的体积。除可压缩背包外,本次展览他还将带来可变形马扎。


·单手止血绷带

duo Inès Le Bihan and Julian Loïs(法国)

 


“单手止血绷带”是人们在独自一人遭遇出血紧急情况时的解决方案。该产品由可伸缩的金属带制成,受伤时只需单手将其按在伤口上,待其自行充气完成并保持压力以阻止出血。


·难民共和国

(荷兰)


 

在叙利亚难民营的多米尼加营地,约58000名难民在这里寻求庇护,营地从他们临时的避难所逐渐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城镇,他们在这里上学、经商、结婚。

 

“难民共和国”是关于多米尼加营地的一部在线纪录片、一个创新网络游戏,Jan Rothuizen等5位视觉艺术家、记者、摄影师、设计师和网站工程师,深入探索了多米尼加营地,并将营地的日常生活通过绘画、声音、照片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多层面地融合,通过地图建立清晰的识别,通过网站的交互关注难民的生存状态和居住关系。

 

打开网页http://refugeerepublic.submarinechannel.com/,便是难民共和国的手绘地图,访客可以通过“游戏探险”的方式来行走于营地的街道之中,并通过点击照片和短视频来探索和体验营地的日常生活,并与营地里的居民“见面”。


·幼儿之城

日比野设计(日本)

 


为孩子设计,即是为未来设计。每一座幼儿园的设计都以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为背景,在孩子的成长中幼儿园会承载满满的回忆。

 

本次展览上,日比野设计事务所将通过文图、视频、实物展示、模型搭建以及VR等方式呈现引领未来的“幼儿之城”的面貌——打破隔断,创造自由变换的空间;开放屋顶天窗,在室内形成小水塘让小朋友感受四季的变化;利用水平落差进行建筑设计,激发孩子探险精神;打造充满自然元素的庭院,同时设置洞穴和秘密基地;使用自然的材料,提供舒适的餐厅和厨房;要让厕所朝向南方迎接阳光等。

 

“幼儿之城”项目始创于1991年,当时日本正面临出生率低下的严峻社会问题,团队开始反思并质疑当时的幼儿教育与教育模式设施,并率先认识到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单调、缺乏变化的空间。因此,“幼儿之城”提倡简单、开放、节能的设计,通过创造一个自由度和可变性都更高的空间,让建筑永远都能够跟得上教育的步伐,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合适的条件。

 

25年以来,“幼儿之城”累积设计成果已超过了460座园舍,不仅取得日本儿童设计奖9连冠,还荣获美国、英国、中国等国际建筑奖项,目前在中国有8个项目正在进行。

 

·青草乐园计划

中国乡建院傅英斌工作室(贵州)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人,偏远落后地区的儿童成长不仅无法获得优良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缺少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青草乐园计划致力在乡村建立低成本、低技术、可推广、具有适应性和参与性的儿童成长活动空间,整合政府、社会等相关资源,关爱乡村儿童成长环境,为广大乡村建设为儿童带来快乐的乡村乐园。

 

项目位于贵州北部山区,隶属于桐梓县的中关村。不同于北京中关村,这里经济落后,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一小时车程的山路。团队决定从建设儿童乐园开始,空间上满足乡村儿童活动的需求,材料和施工则注重低成本、低技术建设,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对于儿童环境教育的考虑。

 

·教科书再造计划

美感细胞(台北)


 

美的教育,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陶冶生活的态度。然而当下现状是,学校里美的教育仅限于一周一两次的美术课,甚至还会常被其他考试科目挪用,孩子的美感养成十分不足。

 

团队希望透过改造教科书,重新设计插画与排版,让学生能从小耳濡目染用心的配色、线条、图案,带给孩子从未见过的表现手法与内容,一个美的环境。课本不分城乡,每个孩子都可以从精心设计的课本中,发现生活中美的刺激与元素,培养美感与创造力——给我们一本课本,我们给孩子一座美术馆。


·排档创新

阮文韬等(香港)



“街市”是香港的重要文化之一,是经济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其中“排档”则是一种自带美学与文化的亚洲式建筑设计。然而近年来,“街市”及“排档”正面临各种对其不利的投诉、规管甚至意外,至今仍未有足够的研究去深入了解和化解他们与社会间的冲突。


本项目从工程及社会两方面研究排档改进的可能性,以现存3尺长、4尺宽、6尺高的排档为基础,通过设计和测试各种预防措施、警报系统、灭火系统及物料等,以改建的方式增强其消防安全性能,最终提供一个具参考性的模范给公众及政府。


·你好,数据

(纽约、伦敦)



Giorgia Lupi 和 Stefanie Posavec是分别生活在纽约和伦敦的设计师,她们每周给对方写一封“特殊”的明信片,来传递各自一周的生活点滴,但在呈现上则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将各自收集的数据编译成手绘的可视化的信息。

 

每一张明信片的正面,是她们每一周独特的数据图,背面除了必要的地址及收件人外,将会呈现如何“破译”该数据图。信息的传递在此刻突然慢下来,一个人的生活点滴在精心的编译下抵达另一个人的手中。

 

2016年,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美)和企鹅兰登书屋(英)共同出版了这本300页的明信片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了其原版明信片。

 

·小招牌制造所

水越设计(台北)



在台湾,人们习惯将招牌做得很大,不仅常常遮盖了建筑物本体,还因为材质、色彩与字体等因素,严重影响都市景观。

 

始于2013年的小招牌制造所,4年来通过招牌改造推广城市美学,进行城市景观再造,并于2016推行区域型的广告物设计守则,以自然结合人文特征,对构成都市景观各要素进行设计管理,并扩大民众沟通,制定都市未来发展可持续沟通的环境品质共识。

 

·台北邻里公园翻转计划

水越设计(台北)


 

台北邻里公园翻转计划为2016台北世界设计之都国际征件设计案,主要探讨台湾由于过度在意公共安全,导致公园及其游具逐渐导向罐头化(单一)。为调整公共思维,透过新思维启发民众对于城市公共场域资源的灵活运用,团队设计了泡泡站、秋千实验基地&儿童志气公园。

 

泡泡站主体由二手塑胶袋构成,目的在于鼓励人们使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件,创造集体参与的想像空间;秋千实验基地&儿童志气公园则通过废弃路灯与冷却塔再运用进行空间设计。在本案可以看到资源再生、空间活化、在地社群共创以及探讨未来公园机制。


·步行车

Barbara Alink (荷兰)

 


为了让年迈的母亲享受外出的乐趣,设计师Barbara Alink设计出了Alinker步行车,一款为行动不便者打造的专属移动工具。

 

Alinker的椅垫高度可以自由调整,让不同使用者乘坐时均可以直立姿态依靠双足前行。这样的设计除了能锻炼双脚的肌肉,也让使用者的视线能保持正常水平,以便跟旁人互动。Alinker不仅解决了行动不便者的需求,克服了身心的双重障碍,还因为其好玩酷炫的造型,让喜爱漫步的人都有可能骑上它,享受不一样的骑乘乐趣。


·智能共享单车

摩拜智能共享单车(北京)


 

在以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中,是否有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每一位城市人以支付得起的价格更便捷的完成短途出行?


摩拜单车在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中诞生,创建了全球首个智能共享单车模式,并推出了集合GPS+通讯模块+物联网三大技术为一体的专利智能锁。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先后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新加坡等35个国内外城市。


本次展览,摩拜将以“骑行看展”的方式参与其中。主办方将在深圳海上世界和蛇口港地铁站设置两个“骑行起点”,尤其海上世界起点还将有一个摩天轮装置;观众可通过骑行摩拜前往展厅,所有人的骑行大数据将汇聚成一件数字作品。此外,摩拜单车还将首次对外公布部分大数据。

 

·骑行城市

 哥本哈根科技与环境管理局(丹麦)

“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之志愿者团体(北京)



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行车骑行王国,可作为中国目前所爆发的“骑行热度”的优秀参考案例。在这个20万人口的城市里,4/5的孩子是通过走路、骑自行车或者滑滑板上学的,他们都是从父母的身体力行和社会教育上得到的耳濡目染。

 

然而就在上世纪60—70年代,哥本哈根遵循的还是以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交通系统被小汽车所改造,公共空间和其他出行方式备受干扰。70年代之后,在石油危机和屡屡发生的自行车事故的共同影响下,政府开始努力发展和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并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

 

本次展出的《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发展双年报告》是用于评估哥本哈根市自行车发展所作的研究报告,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人们骑行的重要因素,并为优化哥本哈根骑行体验与潜力提供灵感,是哥本哈根打造自行车友好城市的重要决策工具。


 ·人性化街道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中心(北京)


胡同里的微公园(北京)


四个停车位的空间,能发生什么?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中心试图在深圳蛇口社区用实际行动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将短暂地“占领”四个停车位,将这“微小”的空间权利归还与公众,人们可以在这里阅读、休息、观影、玩耍甚至健身——这是一个简单的“微公园”,却是一次并不简单的公民试验。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提升街道公共空间品质、保障民众出行的道路安全成为新的议题,而设计在这当中显得至关重要。

 

本项目将以“人性化街道”为主题,通过“城市微公园”、“完整街道概念设计”、“道路安全设计”等案例,展示如何通过街道设计增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街道设计如何帮助保护弱势的道路使用者免受高速行驶的车辆危害,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这当中的设计措施包括:减小机动车转弯半径、保障公交专用道、合理布局公交站台、布设过街安全设施;将非功能的两侧车道改为停车和更多的行人空间,使用临时护柱将行人空间与汽车分隔开;通过增添街道家具、绿色景观,引入街边零售等设计手段,在功能与视觉上丰富街道内容,打造具有人性化的活力街道等。


 

设计/未来主题展论坛


时间:2017年4月22日10:00-18:00

地点:深圳蛇口价值工厂报告厅

主讲团队


·日比野设计事务所:日比野 拓

·美感细胞:林宗谚

·世界资源研究所:刘岱宗

·Alinker Inventions Ltd.:Barbara Alink/Nick Hung

·水越设计:周育如、林资芬


Here is Zine#14・Here is Shenzhen

三地手工书创作展



展期:2017年4月21-28日 10:00-18:00

地点:深圳蛇口价值工厂创客实验室2F

工作坊:2017年4月22日 14:00-17:00

交流会:2017年4月23日 14:00-16:00

 

“Here is Zine#14Here is Shenzhen三地手工书创作展”邀请了来自深圳、香港、东京三座城市,70位不同背景的跨界艺术家,他们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制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本次展览透过Zine这个载体,从人反映出城市个性,再由城市生活启发创作,观众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创作者所在的城市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作。同时通过展览、工作坊及参展人分享会,让更多人能够接触zine的创作方式,增强大众对创作、设计或表达形式的想象。

 

“Here is Zine三地手工书创作展”由深圳艺穗、东京的Enlightenment、香港miniminigallery三地发起单位各自策展。

 


“设计/未来”主题展


2017年4月21—28日

深圳蛇口价值工厂·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