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向婆婆的食物囤积癖开战,我拯救了冰箱和生活 ·  11 小时前  
新周刊  ·  当00后也变成打工人,还会认真谈恋爱吗?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最近的中产,开始穿百元拉夫劳伦平替了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我们的孩子,会和长辈成为“陌生人”吗? ·  2 天前  
新周刊  ·  全世界会玩的人,都来广东过年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翟天临人设崩了:明星都是幻象,你我不必执迷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2-10 20:30

正文

作者: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ID:zhouchong2017



对翟天临有印象,是源于两件事。


一是他当初被卷入一桩绯闻,亲自下场撕,在别人的微博下一个个解释,姿态极低,令人觉得:“哎呀,这个明星真接地气。”一下子就接纳了他。


二是参加《我就是演员》,表演非常好,演技派,硬汉,有内涵,也是一时间就红了,而且是好评如潮的红。


大家称赞他的演技,也称赞他的学识。


只是, 在娱乐圈,秀什么都别秀文化,太容易被人掀底裤。这不,崔天临也崩了。


前两天,他开直播,回复网友的问题。


有人问:你的论文在知网能搜到吗?


他很自然地答:知网是什么东西?


后来引发质疑:为什么一个北大博士后,会连知网都不知道。


但翟天临当然不承认。


他在微博说:是不是我说不知道1+1=2也有人信。表示自己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与此同时,工作室也发出声明,说这是有心人恶意截取,并断章取义,用以攻击翟天临的。


真的么?


无数明星自我打脸的历史告诉我们,工作室的话,是信不得了。


这不,今天就有人扒出翟天临的论文查重结果: 重复率高达40%。



也就是说, 至少有40%以上的文字,是直接复制的。


铁证如山,高学历的人设一下子崩了。


而被抄袭的黄立华教授,则在朋友圈开怼:


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的文章,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这个表演打假警察的人是要我起来打假吗?



各路人马纷纷跑出来看热闹,事情似乎有愈演愈烈的驱势。


虽然工作室百般救火,热搜也撤得快,但翟天临的北大博士后头衔,已然成为一个尴尬的笑话。





我其实挺喜欢翟天临的。


娱乐圈有演技的人不多,他算是一个。


人也不算坏,心眼儿也算实。


但糟就糟在,明明没有太多货,还要强逞英雄,崩了也是情理之中。


有人说,娱乐圈最不该玩的人设,就是有文化。


因为——


1 ,明星真正有文化的不多。


2 ,因为曝光率高,明星被揭穿的概率也如火箭升空般直线飚升。


所以一个接一个“有内涵”的偶像,都被牵出来游街。


马思纯是。强行装内涵,结果被锦衣夜行的燕公子当场打脸。


靳东是。乱引用鸡汤文,反而说是名人名言,被一干网友摁在地上摩擦。


杨幂更是。把莘莘学子,念成“辛辛学子”。说熟读《红楼梦》,结果一开口就是错字连篇。



刘诗诗把“沮丧”念成“且丧”。


杨超越更是文盲到可怕。三个字写错两个,还被粉丝认为可爱,是性情中人。



最为奇葩的,是包文婧。


她是无知到可怕的人,蔡康永问她23+4等于多少,她不知道。



她说:“我连1+4等于多少都不知道。”



后来马东忍无可忍,说:“你用24个节气算一下吧,24个节气加3个大节。”


整场都陷入一种沉寂。



漫长的时间过后,她终于算出来是27 。全场掌声雷动。


蔡康永又问,30减27是多少?


她不知道。


蔡康永接着问,你的乘除法水平怎么样?



包文婧说:我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而关键的是,所有人都不觉得这是什么事。


家的潜意识里,是觉得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能接受明星是白痴,是智障,是智商为零的人。但接受不了明星不美,不帅,肌肉不发达,撩人技术不够好。


我们能接受他们文化水平低到阴沟里。但接受不了他们的法令纹深一分,发际线高一毫米,脂肪多一毫升。


为什么?


因为 我们需要明星,更多时候是为了舔颜,为了意淫,而不是为了学习。





也就是说, 他们是作为一种形而下的美,存在于我们的视野。而不是作为形而上的智慧,引领我们的成长和生活。


他们是为了满足我们本能层面的需求。


而非为了满足我们智识层面的向往。


所以一些电影学院招生时,只有一个标准:美。


你颜值够高,我招。


你颜值不够,哪怕有才,对不起,我们不要。


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产品。


于是我们眼前踊跃的,大多是没文化的明星,没内涵的偶像。


记得有娱乐圈的朋友说过, 明星其实都是造梦工厂的产品。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 在GIF般重复的日常生活里,每个人的精神都渴望有所依托,以抵抗日子的空茫感,忘却生活的无意义。


但阅读、旅行、恋爱、创造、慈善......都需要大量投入和大量时间。


只有追星,是一种成本最小、运用最便捷的宗教。


它让追星者立刻获得信仰感,心灵变得充实与安定,生出被救赎的幻觉。





明星无疑是高而远的。


他们360度地满足我们对美、富有的想象。


加上他们还有影响力。影响力就是一种权力。而权力又能催化大家的狂热。


在这种心态下,大家集体交付自己的情感,抱团追星,像信徒一样臣服于明星的光芒之下。


当一个人将80%的心思,用于关注偶像,20%的注意力放在眼前,自然而然就忽略了厄运,忘记自己未剧终的悲剧,继而在明星制造出的精神避难所中,拥有短暂的温暖幻觉。





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说得好, 有质疑的信,才是活的。不加质疑的信,只是迷信,无异于自我愚化和自我逃避。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执迷的对象,不过是一个行走的绣花枕头,一个徒有其表的人渣,一个骗子,一个混蛋,一个草包。


我们也会发现,剥除了光怪陆离的灯光、山呼海啸的声音,那些站在我们想象中央的人,不过是一个虚弱的影子。


真实的生活里,只有我们自己。


回到今天的话题。


翟天临以及翟天临们之所以红,是因为我们愿意为这种幻象买单。


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