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算权威
共同观察、研究改革的平台,旨在传播中央、地方官产学研媒改革声音,探索改革实践,营造改革氛围。本公号原创或摘发的文章,仅用于“学术•实践”提供交流探讨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23 小时前  
长安街知事  ·  白阿莹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西安举行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特朗普撤销拜登的安全许可 ·  2 天前  
侠客岛  ·  周喜安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算权威

倒查20年,960人被立案!习近平:这个账总是要算的!省委书记再放狠话!

不算权威  · 公众号  · 政治  · 2021-03-25 21:50

正文

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在鄂尔多斯市主持召开会议, 听取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拿出更加果敢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推动问题解决, 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把整治工作抓下去抓到底 ,全力以赴完成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会上,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汇报了全市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石泰峰对过去一年多来鄂尔多斯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他说, 现在,专项整治进入深化治理阶段,我们不仅要打好集中歼灭问题的攻坚战,而且还要打好常态长效治理的持久战,任务依然艰巨、责任依然重大。 鄂尔多斯市是这场大战役中的最大战场 ,全市各级要保持足够的定力和干劲,拿出应有的担当和力度, 一鼓作气、持续攻坚、顽强作战,坚决打好打赢这场停不得输不得的硬仗。

石泰峰指出, 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针对“四类问题”彻查到底、整治到底,彻底割除毒瘤、铲除土壤、净化生态,不达到这个目的绝不能罢休。

现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还远没有到可以鸣金收兵、刀枪入库的时候 ,必须把“严”的主基调、“治”的好态势保持下去,下好治标和治本“一盘棋”,推动常态化治理不断走深走实、取得全方位成效。 要加快推动各类排查核查发现问题处置落实到位、实现清仓见底, 即使问题再复杂、解决难度再大,都必须紧盯不放、坚决整治,决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决不允许避重就轻绕道走。

要咬定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力度推进工作,严把认定审核关口, 尽快把各类问题全部改到位,确保该规范管理的项目严格管理、该挽回的损失全力挽回、该清收的资源依法清收。 要注重标本兼治,与时俱进做好涉煤领域政策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堵塞制度漏洞,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加快建立权责明晰、产权体系健全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推动涉煤领域监管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

要坚持从政治上分析和反思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深刻认识经济工作、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脱离政治建设统领带来的重大政治风险,切实增强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严管党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深入抓好廉政风险排查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净化地区政治生态。

要坚持以案促改、以整促治,革除陈年积弊,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切实优化市场发展环境,着力推动煤炭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建设好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相关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石泰峰强调, 常态化治理不等于一般化治理,而是专项整治的深化、拓展和延续 ,市委和市政府要牢牢扛起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 “机构不撤、力度不减、职责不变” 的要求,一鼓作气进行战斗,善始善终做好工作。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用心尽责、靠前指挥,层层压实责任、拧紧发条, 坚决杜绝松懈思想、厌战情绪,决不允许发生责任缺位的问题 ,推动各级加大力度深化治理工作。

要注重统筹协调,强化上下联动,推动整治工作精准高效地落实到位。 对整治不力、效果不彰甚至搞表面整治、纸面整治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涉煤领域腐败“倒查20年”,掀起反腐风暴。此后,内蒙古多名煤“老虎”落马,自治区纪委监委数次通报“四连发”“六连发”,反腐力度引发全国关注。



倒查20年,960人被立案!习近平: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讲了一番话:

“这两天,我看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给党中央的一个报告,就是《关于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的报告》。内蒙古在反腐败方面有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煤炭领域。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会场寂静,字句铿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都八九年了, 一方面对增量腐败坚决零容忍,另一方面对存量腐败只要揭露出来了也是零容忍。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稍作停顿,环顾全场:

一定要警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为一些利益集团谋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认为内蒙古这段时间抓的这件事抓得很好,还要继续抓下去 。”


煤炭,对于内蒙古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全区12个盟市中11个有煤矿,是全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区。据统计,内蒙古2019年一年原煤产量就达10.3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27.6%。2000年到2010年,是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迅速崛起的十年,年均GDP增速达18%。

然而,在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内蒙古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也不断滋生蔓延, 涉煤腐败成为当地政治生态最大“毒瘤” 。少数党员干部伙同不法商人,把煤炭资源当“唐僧肉”、“提款机”,大搞权力自肥、以权谋私。比如,有的领导干部通过企业改制等方式,将国有煤矿据为己有,攫取暴利;有的利用权力, “老子前台批煤、子女后面捞钱”;还有的以资源为筹码,借机搞攀附、“架天线”、结权贵,谋取职务提拔,等等。 2018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查处的内蒙古自治区5名中管干部中,有4人所涉腐败问题与煤炭密切相关。

乌金蒙垢,必须重拳出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剖析内蒙古涉煤腐败系列案件,指出煤炭资源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纪检监察建议。内蒙古自治区下决心刮骨疗毒,肃清“靠煤吃煤”陈年积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