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旧影】百年前的正定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4-08 06:32

正文


天宁寺凌霄塔



大悲阁内宋代泥塑壁自在菩萨,已毁。



山本明拍摄的隆兴寺摩尼殿内宋塑明妆背坐观音菩萨,1923年鲁迅先生在北平山本照相馆买下此版照片,并赞誉她为“东方美神”。



▲1907-1912年开元寺全景,后面主殿法船殿现已毁,右侧唐代钟楼二层已恢复唐貌。图中右侧可看到唐代三门楼石柱已断为数段。


从山本明拍摄的这套老照片可以看出,短短几年间隆兴寺进一步破败,大悲阁一层以上已完全坍塌,大铜佛露天,大悲阁底层基本完好的千佛和文殊、普贤部众塑壁处于风吹雨淋状态。此时大悲阁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尚完整,天宁寺木塔顶部破败,开元寺基本完好,法船殿尚存,广惠寺花塔的四小塔塔体进一步损毁。


1918-1924

常盘大定、关野贞版




▲隆兴寺大悲阁佛坛上四臂菩萨,现已毁。




▲隆兴寺转轮藏阁内北宋稀有小木式建筑转轮藏,1918-1924年转轮藏还保存比较完整,蟠龙柱、垂花间悬镜、内部佛像、经柜清晰可见,十多年后,当梁思成测绘时只余转轮藏骨架,佛像、经柜等全毁。




▲隆兴寺主体建筑大悲阁局部及西侧配殿集庆阁,此时隆兴寺一片破败。


从这批老照片中看到的大悲阁内大佛像前须弥座上供奉的四臂菩萨后来均被毁或被盗,北宋小式木构精品转轮藏里面的挂轴佛像、经柜,垂花间悬挂的镜面及一些柱子上的木雕蟠龙,待到十多年后中国营造学社调查时已不复存在。


1933-1935

中国营造学社版




▲1933年中国营造社调查测绘北宋皇祐(1052年)建筑摩尼殿。大殿山花向前、四面出抱夏,造型奇特,除在宋代古画中可见之外,实物仅此一例,梁思成称赞摩尼殿为艺臻极品,并将此孤例建筑收入世界建筑史。




▲1933年隆兴寺摩尼殿明代壁画西方圣境图局部。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正定元代建筑阳和楼局部,后阳和楼被拆除。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1933年梁思成在正定调查古建筑时意外发现大成殿,此为国内现存不多的五代建筑。


1930年朱启钤在京创建中国营造学社。营造学社成立之后,以天安门内旧朝房为办公地点,设法式、文献二组,分别有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1933-1935年,中国营造学社曾3次来正定调查测绘古建筑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先后赴正定调查、测绘、摄影,成为影响至今的正定古城文物古建筑保护研究的必备文献。


1934

赫达·莫里逊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