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海边的曼彻斯特》击败《爱乐之城》,一举夺下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没有欢快的歌舞、朗朗上口的音乐、气势浩荡的布景,《海边的曼彻斯特》绝不是一部让人愉悦的电影。
有这么一幕让人无法释怀的场景:在能望见曼彻斯特海岸线的房子里,男主角Lee跟他的侄子Patrick告别。
“你为什么不能来曼彻斯特?”Patrick问他的叔叔。
Lee沉默了数秒,紧握拳头,又抬头看着侄子,似乎在把某种情绪生吞回去:
I can’t beat it.
——我不能打败它。
不能打败生活,不能打败痛楚,不能打败自责。
人生是一部长长的电影。在每一帧画面里,我们都曾以为,只要答案够诚恳,态度够积极,没有什么到不了的对岸。
对生活失望的当下,我们也倾向于认为,只要再勇敢往前迈几步,就能越过一个又一个大坎。
而一部《海边的曼彻斯特》却想让观众明白:更多时候,生活不是童话,而是我们大多数平凡人,都打不败的巨人。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边边。
故事开篇的镜头,落在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基调阴沉。男主角Lee往返在人烟稀少的小社区,修水管、通马桶、换灯泡、铲雪,过着典型的蓝领工人的生活。
一种让观众不安的情绪从片头第一秒就蔓延出来——Lee目光涣散、面如死灰。他不在意能否保住工作,甚至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一幕幕回忆镜头里,我们找到了Lee痛苦的根源,来自他对无力挽救亲人的极度自责。他再也无法正常地面对自己,活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过着日复一日、漫无目的的生活。
Lee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莱克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撑起了一部步调平缓却完全能引人入胜的长片子。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他赢得最佳男主角,可谓实至名归。
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其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那当属剧情对真相的完全忠实。
什么是对生活真相的完全忠实?
我们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存在。但在看多了梦幻的童话故事后,我们却发现,展现真相更为难能可贵。
《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拳击在了我们尚存幻想的内心。
我非常明白为什么多数人喜欢看励志电影。生活已经很苦,偶尔需要点鸡血鸡汤来醒醒神。
我们喜欢《当幸福来敲门》,因为这部片子证明再落魄的人都能绝地反击、咸鱼翻身。你可以濒临破产,可以被爱人抛弃,但只要肯奋斗,就能像男主一样,成为金融界的人生赢家,听见幸福敲门的声音。
我们读《老人与海》,把故事中的老人圣地亚哥当做榜样,认为就算狂风大作、人到暮年,要是抓着那一口气不放,尽管被生活的大浪摧残得只拖回来大鱼的白骨,自己就是“能被打倒,却不能被打败”的王。
这样过日子的弊端在于:当再怎么乐观积极,仍旧被生活泼冷水,巨大的落差感容易让人迷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穷无尽的迷雾里。
承认吧,并不是所有下过雨的天空都会冒出彩虹。
在无数个瞬间,我曾热切期待着,这部电影会峰回路转,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我希望Lee会像多数电影主角一样,在熬过最痛苦的阶段后,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以为Lee会因为侄子的陪伴走出害死自己孩子的阴霾;以为他会因为家人的陪伴重新拾回对生活的希望;以为他会跟前妻重新做朋友。
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我第一次被不加修饰的真相惊起一身鸡皮疙瘩,原本已经盛好了的鸡汤撒了一地,是在看到Lee和前妻Randi的一幕对手戏。Lee在路上偶遇了前妻Randi,她尝试着帮助Lee走出来,说:
“我真的很对不起你。我说过很多难听的话……你不能来我家吃个饭吗?”
“对不起,不能。但……谢谢你跟我说这些。”
“我只想跟你说……我错了。”
“你没有错……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不是……”
“你不会明白的……我要走了。”
这样的情节真是赤裸得让人害怕。说好的happy ending呢?
在我们希望拥有的剧本里,Lee接受了Randi的道歉,他们应该互相拥抱,并愉快地开始各自的新生活。
我们希望Lee在跌入低谷后是在等待一个所谓的转折点,之后他就能绝处逢生,在突然出现的第二条道路上前进,让过往一笔勾销。
但事实不会讲童话——Randi责备过Lee的话不能被撤回,Lee也一辈子没办法原谅自己的过错。这段共同承受的失去至亲的痛,两人只能一辈子压在心底。
转折点或许的确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出现大大小小的变化,可它始终只是一幕间奏曲。曲终了,我们仍需沿着原来的方向前行。
我想,我们总是希望电影主角都有更好的生活,总是希望再坏的剧情都能峰回路转,大概也是因为自己无法走出阴影,而希望在虚构作品里面找到慰藉。
我们或多或少会因为看过某部热血电影,就觉得喝下了鸡汤的自己能够改变整个世界,不顾一切、不自量力地相信了当时的自己。
走出电影院的一刹那我们才会发现,犯过的错永远有记录,很多记忆无论是否痛苦,都成为了我们扯不开甩不掉的一部分。
大多数的影评都把这部电影描述成极度悲痛的作品。划去了励志和英雄主义的影片,剩下的只有真实得骇人的、大多数人的生活。
Lee或许一生都会活在会间歇性爆发的痛苦之中,在麻木与重拾希望之间游离不停。但这的确是他生活的真相。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承受如此极端的生离死别和心灵创伤,也不会一辈子活得如此卑微沉重。
要说这样一个故事就让人被生活的“真相”而吓怕,不再想象人生的百样可能,也未免太过脆弱了。
因此,我不会把这部电影定义成悲剧。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教人认识到“生命无常,而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的故事。
极悲极乐,转瞬即逝。
生活的真相正是生活本身。没有什么是能被救赎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打败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像Lee一样继续活下去。无论怀着何种情绪,也无论是否能战胜它。尽然一身泥泞,生活还是在继续。
我们可以因为受到鼓舞而站在世界最高处,也可能因为受过重击跌落谷底。
但潮涨潮落后,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凡平静地,朝原有的轨迹前行。
这让我想起朴树的《平凡之路》: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你在看电影时,只喜欢看happy ending吗?
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吧,今天的值班小编园子会及时来翻牌子哒!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边边。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