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朋友要做得多多的,敌人要做得少少的。这是主席说过的话。
万一,敌人多多的怎么办?毕竟,
1 VS 17
的历史,我们也不是没有经历过,被封锁被制裁被孤立的日子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很多人以为我们搞统战,是为了给自己多一点盟友,其实我们是给别人互利的机会。
比如,如果
T
积电还能够为中国大陆提供最先进的制程工艺,那么它还有统战价值,整个岛也多一点统战价值。
但是,现在整个岛的统战价值在下降。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先进还是落后,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才更重要。
失去统战价值,再热爱和平也晚了,你不能因为中国大陆研发了各种领先武器,才嚷嚷着热爱和平。早期投诚叫起义,战斗投诚叫缴械,或者叫投降,拒绝投降叫顽抗,起义者价值最高,投降可以免死,顽抗的也许就是除恶务尽了。
至于更远一点的国际状况,中东也好,东欧也好,能够战斗的群体,才有统战价值。
小以很清楚,想要获得美国的更多支持,就必须更残忍,只要胜利不讲人道。中东各派其实也是这样,敢打并且还有战果,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都有统战价值,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物资、信息、技术、装备,甚至包括道义和舆论等等的支持。
就眼下的形势来看,胡塞武装,都比中东很多大国包括波斯,对于大国的统战价值更高。当然,胡赛武装在沙漠里,就可以持续不断地捡到各种装备。
地球的神奇在于,不管是森林、海洋还是沙漠,只要有勇敢的人们,敢于反抗霸权,勇敢战斗,就会自动生长出各种先进的武器,甚至还有使用说明。
只要敢于去战斗,就算是一时失败挫折,只要不投降,屡败屡战持续斗争下去,一样会获得诸多资源的支持。统战价值不一定体现在胜利者身上,但是一定会体现在勇敢者身上。
大争之世,谁也不要想置身事外
—— 虽然有很多国家,因为地理的原因,可以不被裹挟在旋涡中心,看上去像是置身事外。很多非热点地区的国家,比如南美洲、非洲这些地方,每次世界大战,都可以不参战。但是,也意味着这些国家,会在全球被边缘化。
阿根廷曾经是一个欧洲白人主导的发达国家,在一战二战的时候远离战火,拥有资源、人才、资本等等诸多优势。然而,既然没有参与一战二战,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明显是不够格的。
—— 比如国家的动员能力,各个阶层并肩作战形成的凝聚力,还有军工重工的生产能力等等。
结果就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富裕而又没有武德的南美诸国,包括阿根廷就成了餐桌上的菜。一波波被收割,少量的精英阶层,其实早就是美国或者西方的代理人。
阿根廷不能打,事实上就是鱼腩,没有任何统战价值,只有一波波被收割的价值。
朝鲜半岛我们能打,所以在当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获得了最高的统战价值,获得了工业化的体系援助,(如果苏联不给,那么自然会有另外的势力给,虽然给得可能不一样,参考后来中美联合对付当年的毛熊入侵阿富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