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个问题:
直博和读完硕士再读博,在能力上的差距有多大?
虽然我也没读过研,但是也是很好奇这类问题,我觉得应该也会有不少人好奇直博和读完硕士再读博的区别,
所以,我从中选择了两个高赞回答,分享给大家,听听过来人的心声,原文链接在底部,点击即可跳转。
作者:胖博士胖博士
能力上不会差多少,但是硕士读博士可以直接上手,直博需要花很长时间探索科研的方法,所以直博前两年有可能会比较痛苦。
读了硕士再读博士,已经做了两年到三年的科研。在科研上已经有所积累,对方法也有所了解。
知道文章要怎么写,要怎么避坑。而且还有一点,如果研究生读的结果不好,或者觉得自己不是做研究的料,基本上都不会去读博。所以读了研再读博的人本身就经过了一道筛选。
直博中也有很多本科发了n多文章的大牛,但是更多的还是成绩很好,对科研懵懵懂懂的人。他们直博也许只是因为惯性,或者周围的环境,却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读博。
所以不少直博的人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会很痛苦。如果实验室有师兄师姐带着可能还好一些,而如果老板是放羊吃草型的,真的会痛不欲生。
我们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都很牛,用papermachine来形容也不为过。后来我发现他们都读过硕士,而且硕士阶段就有不少文章。
我们老板正好是放羊型的。放羊到了什么地步呢?自己选研究方向,自己投文章,自己写基金申请,他基本上就是个挂名。
师兄师姐们来了之后,没有老板的束缚,正好天空任鸟飞,自由发挥。一个个生龙活虎,科研做的特别好。
从我上一届开始,实验室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比我高一届的师姐是北大毕业,直接申请过来读博士的,我也是本科毕业直接读博。
和我一届的还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新加坡本地每门课都是A+的学生,一个IIT,印度理工的朋友。我们都是本科直接读博,我们也都集体翻车。
我彷徨了两年,第一个课题失败了,被迫自己随便选了一个新方向,在不能毕业的噩梦中惶惶不可终日。幸运的是,在第三年,结识了n年前从实验室毕业的科研狂人师兄。
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终于在第四年半提交了论文,等我发完paper,老板准许我毕业答辩,已经是第六个年头。我彻底厌烦了做研究,虽然拿到了中科院的教职,但还是决定来到化妆品行业。
师姐和我经历差不多,比我更惨,因为她没有遇到可以帮助她的人,全靠自己摸索。在经历了四年噩梦般的科研生涯之后,终于在第五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方向。发了两篇影响因子6以上的文章,老板允许她提交论文。
新加坡小伙伴比我们略好,因为他参加的是NUS和UIUC共同培养项目。在无头苍蝇般摸索了一年半之后,他去美国呆了半年,那边的师兄师姐给了他不少指导。最后他比我早一个月提交论文。
所以直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另外,在大三大四最好是能跟着老师做一些科研项目。了解科研的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外打算直博的朋友们,强烈建议找个负责任的年轻导师,他会教给你科研的方法,指导你做实验。千万不要找功成名就,放羊吃草型的老板,那样意味着你要自己摸索很长时间才能入门。博士一共才四五年时间,浪费一两年摸索就意味着肯定要延期!
作者:欧阳朝云
别人读硕士毕竟有2-3年的训练,比你白纸一张肯定要更早进入状态。
本科生那叫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学大纲把现有知识学会即是合格。
硕士博士那叫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这个身份转换,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每个人进入新角色所花时间不同,过程不同,可长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