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一次总价100万的实验》
,我拿着年初闲置的100万,在房产投资和股市投资上选择了后者。
原因也简单,我以我家所在(常州城区综合性价比非常好的小区)作为对标,当时它的价格是1.3万/平,我感觉即便我买了,未来几年,这个小区的房价涨到2万也算是到头了。
如果算上房子上的置业成本和税费,我的投入也就赚个50%。但我拿去做更擅长的领域,还是有把握未来几年翻倍甚至更多的。
01
近期我想做个盘点,诱因是上周我和父母的一次卖房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事很有趣。
上周末我回常州陪父母,然后他们压马路的时候,突发好奇心,在我家附近的中介处问问房子的情况,对我家小区做了一个估值,算上装修来卖,大概是1.6-1.7万/平左右,我家房子毛估估可以卖到150万。
当时爹妈还蛮开心的,觉得这房子买的值得。然而真的值吗?
拿笔算一算好了,毕竟有些钱自以为是赚到了,但牵扯在内的各种成本却常常被忽视的。
2013年年初我是全款买房,当然用公积金也OK,但30万的公积金贷款本质也影响不到什么大局。房款加上各种税费,凑个整数是80万。房子装修上花了20万,图一个人住的相对舒适些,这样房子上总投入是100万,至于物业费等其他附加值,金额不大,就不算了。
2013年到2016年9月,三年多的时间,常州的房价就一毛钱都没有涨,其间还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我父母都曾经埋怨过,说亏了10万元。
从现在看那几年是买常州房子最好的阶段,但有什么用呢,活在当下的人哪能分辨出好坏,只知道自己前几个月买的东西涨价了,那么就买对了,如果跌价了,那么就买亏了。
当时,常州很多高端楼盘都处在七八千价格,中端楼盘都是四五千价格,没有人认为值得投资,衡量标准就是它不涨,好玩吧。
等2016年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疯长,波及到二三线城市,各种炒房客蜂涌进来炒高房价的时候,很多过去都卖不动的楼盘全成了香饽饽,房产推销员口中的改变人生的唯一通道,衡量标准没变,就是它涨价了。
从2013年2月到现在,我家小区的均价从8000元/平米跳到了1.6万/平,翻倍了。那么我赚了多少呢。100万变成了150万,4年半,50%的涨幅,毛估估年化13%左右。感觉也没有赚多少钱啊。
如果我没有买房子,100万选择做其他投资,是什么结果呢?最没有风险的方式是买货币基金,按照4%这个年化收益来计算复利,4年半的收益是14.7万元,与此同时我还要支付1200元/月的房租,4年半就是6.48万,那么实际收益是8.22万,没赚啥钱。
但显然我不会这么傻,2013年可是中国股市遍地黄金的时代啊,基本上在上证50里乱扔飞镖选股票,拿到此时此刻的今天,100万都至少变成了200万,即便是扣除6.48万的房租,我的年化也能够达到20%以上。
假设真的当初选择股市,现在拿着200万回头去把我的房子买回来,手头还有40多万的结余。
多么有意思的计算啊,很多投资,是缺乏大局观,是没有长远收益的分析力的,自认为当时自己赚到钱,就是赢家。然而很多赢的背后是失去了其他更大的获利机会,只要懂得算算各种机会成本后,就能知道真相,所谓的“我赚到钱了”不过是虚幻的自我安慰罢了。
02
我家房子估值的小插曲说完了,后面就说到年初的那个100万实验,6月底的时候我跟父母说赚了22万多,他们不以为然。
这是有趣的现象,他们会觉得股市会赚钱也会亏钱,所以,就算有浮盈,也不算钱。但是房子买了,升值就是永恒,同样也是浮盈,但就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赚钱。
嗯,好吧,多么神奇的双重标准。
回到我的实验账户,在下半年的投资过程中,这个账户稍微做了些调整,主要是收缩战线,压缩A股和港股的持股数,提高集中度。
1、我卖掉了港股IGG和复星国际,置换出来的钱,加仓到了融创中国、中国恒大和碧桂园上,如今看来,蒙对了。
2、我卖掉了A股雅戈尔和中国建筑,加仓到万科,嗯,稍微划算了些。
3、中了新股光威复材,目前尚未开板,310%的涨幅,盈利是1.7万,还不错的小肉包。
A股当前持仓是:万科、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兴业银行、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目前,万科和银行保持着上涨势头(虽然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涨幅很小),电器处在调整期,美的相对于6月30日回落了2个点,格力回落了4个点。。
港股当前持仓是:融创中国、腾讯、碧桂园、周黑鸭、中国恒大、中国金茂、长城汽车
。融创中国涨幅229%,不可思议,碧桂园和恒大也相当厉害,直接导致港股的账户翻倍了。
实验账户A股持仓(截至2017年9月18日收盘)
实验账户港股持仓(截至2017年9月18日收盘)
承蒙港股中内房股的疯狂上涨,即便没有重仓融创,没有更早介入碧桂园和恒大, 这也不妨碍我赚了一笔钱。港股和A股合并,考虑到汇率上的影响,总收益率只能以毛估估的方式计算,100万的实验账户,自今年年初建仓以来,账户盈利是73%。
此时,常州房价目前处在一个胶着期,比较好的小区目前的价格是1.6万/平左右,我建仓股票的时候,房价是1.3万左右,那么涨幅是23%。好,股票账户稍微占点房地产的便宜。
03
关于我的这个实验账户,还有几件事情需要说明:
1、目前这局面,短期内不打算做调整,事实上也没法去调整,内房股都涨得太多了,我不可能这时候卖掉亏损或者涨幅偏低的股票,去追高。
但对于被套着的或者涨幅不高的股票,这个实验账户中仅存的一些现金也起不了太多补仓的效果,暂时账户就这样放着吧,没有大问题的话,会到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进行第三轮统计。
2、这个实验账户对标的,是常州比较好的小区的房价,我本意是用一个实盘账户的投资,来尝试佐证,今年投资股市要比我买常州的房子,更有回报率。
但要强调一点,我的钱只对自己负责,并不构成推荐,也不认为其他朋友就应该买股票而不是投资房地产。投资请在自己擅长范围内努力。
3、我分享这个实盘账户,没打算跟其他人竞争,后台如果有高手看了文章,请高抬贵手,我知道股市上厉害的人太多了,我不过是芸芸菜鸟,水平很次,只是运气好了一点点,能稍微养得活自己罢了。
去雪球上逛逛,会发现今年没有个200%的盈利,都不好意思出来走动,所以,高手大人们,您们厉害,我献丑了,勿喷勿喷。
4、年初因为开了几个新账户,所以这个实验账户的股票是分散在2-3账户里(打新股的需求),目前也没有办法统一到一个账户里,所以这一次就干脆罗列成表格里,下次统计的时候,直接对标表格就好,后期如果有调整,会手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