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1000多年前的古画,乍看之下,只是在描绘古人会棋对弈的场景。可再仔细一看,作画之人竟画出了三重时空,简直堪称是古代版的“盗梦空间”!
《重屏会棋图》 绢本设色
这幅神奇的画叫《重屏会棋图》,描绘古人会棋对弈的画面,此画并没有款识题跋,但结合材质年代测定以及后世的流传记载,基本没有争议地被认定为正是五代南唐周文矩遗作。
由于深藏故宫多年,此作并不为人熟知,它采用重屏画中画的构图形式,在中国古画中极为罕见。
其实,“重屏”二字,就已显现出先人超前的脑洞——
画面主体是
四人围棋对弈
,而他们身后,
屏风中有一幅“男主即将就寝侍女在服侍”的画,
而在男主床榻后面的屏风中又有一幅《大好江山图》,三幅画通过这种空间重叠毫无违和地出现在一幅画中。
更妙的是,这幅三重画所讲述的场景和故事是有因果和时间线的,并不是简单的空间重叠。
首先在主画面中,存在三重时间线,画面左侧有一个投壶,这是一种拿着箭或者竹签在一定距离投入壶中的娱乐活动,这是四人围棋发生之前的活动,为过去式;画中四人对弈,为现在式;侍女准备好膳食置于食盒内,等待主人们下完棋享用,为将来式。
主画面实际上是一个连贯的动态场景,将四人围棋之前和围棋之后都画了出来,由此主画就有了三重时间线,并且是紧密连贯的。
接下来我们再将目光移至画中的屏风,这时你会发现屏风中的画已经发生了时空转移。
这幅“画中画”是白居易诗作《偶眠》的意境,如主画面一样有三重时间线——过去式是主人在读书用功,累了之后进入现在式准备上床香香地睡觉了,而将来式就是他已入梦乡。
这样的一系列动作,将空间引向极少数人能看到的山水。
在床榻之后的屏风当中,有一幅《大好江山图》,寓意着画中主人公们,即围坐对弈的四人正是南唐中主李璟、其弟景遂、景逿、景达。
当然,南唐这个短命王朝并没有按照这幅画的继承的想象延续下去,仅仅三十几年的光景就覆灭了……
古人对于皇室题材还有诸如星象宿命的玄道讲究,比如此画当中隐藏的星象玄机——棋盘中的棋子全为黑子且排列有序,构成了一幅北斗星象。
在只有黑子摆列的棋盘中 ,我们似乎窥见了隐隐的杀气,那种含而不露的力道和算计,也许是围棋精神的一个侧面,那是智慧的较量,也是权力的游戏,更是命运的博弈……
这幅画可能是最早将三重时空套入创作的脑洞之作了,
时间空间星象玄机完美
重合,
至今都可视为最有创意的画之一。
命运的诡谲,并不像围棋那样有缜密的逻辑和筹谋,也正如《重屏会棋图》的屏风中题写着白居易的《偶眠》:“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献礼祖国七十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