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综述】关于新时代电视剧产业发展,他们说了啥?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19-03-28 19: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9年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之“守正创新 与时俱进”——中国电视剧发展北京论坛于3月26日下午举行。来自电视剧业界、媒体界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众多嘉宾出席论坛,他们从多维角度探讨新时代我国电视剧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聚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一、坚守电视剧优良传统和品质


一是守正创新催生融合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的“新主流电视剧”。 首都影视发展智库召集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发布《2019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时表示,守正创新带来主旋律剧大众化、商业剧主流化双向趋近,出现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市场融合的“新主流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新现象和新实践。2018年部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剧作品,得到社会效益和观众口碑双丰收。如《大江大河》《正阳门下小女人》,此类既是主旋律又被主流受众接受的“新主流”剧目,和原来主流电视剧观念不同,它们不仅占领了主流市场,同时还要表现出主流价值观。


二是有温度、出精品、体现家国情怀是当下中国电视剧制播的主要特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刘家成表示,在整个影视创作环境中,需重点抓住国家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所以家国情怀是影视创作要突出的。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崔燕振认为,近年来一系列现实题材剧、当代题材剧热播,这类有温度的优秀剧目带给观众温暖和现实主义的冲击。此外,电视剧也在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体现精品现实主义特征。电视剧的新趋势新变化中的背景,体现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和机遇、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历史、现实和当代社会条件给了现实主义精品力作脱颖而出的社会资源条件。


三是在影视剧选题中要充分体现“四个价值”。 浙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总裁吴毅认为影视剧选题要体现文化价值、民族价值、传播价值、商业价值这“四个价值”。 优秀影视作品能够具有社会效应和观众口碑,拥有社会引领性、观众共情性,这是当代电视剧创作的方向,即文化价值高于一切。此外,影视作品还有购销、收视等传播价值。前三个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前提,因此这四个价值是共融的。如在电视剧《美好生活》创作时,主创团队关注现实、不回避现实,并且对都市剧叙事表达和表现方式做了一些探索,力求体现主人公积极面对当代社会新情况新生活。


二、推动电视剧产业创新性发展


随着媒体融合逐步深化,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升级,拓展网络和新媒体业务,发展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电影等新业态,建构了“内容+平台+终端”的媒体传播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剧产业的变革趋向与未来展望,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是网络剧的兴起和快速成长构建了当前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传播的新格局、新特征与新亮点。 与会专家认为,网络剧的品质带给电视剧市场新的冲击。网剧的精品化、主流化、大众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把网剧理解为小众和圈层可能是不够全面的。这两年献礼剧、主旋律剧会有很多作品出现。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节点上会有一批优秀的现实剧脱颖而出。


二是短视频在电视剧宣传推广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崔燕振表示,2019年是中国媒体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的关键节点。国产剧在电视端、网络端、移动端的收视和观看行为均呈现差异化场景,原本的竞争已逐步表现为融合与协同。与以往户外广告、公共媒体推广方式不同,短视频在电视剧宣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人民的名义》开始,电视剧的宣推采用长视频结合短视频、小视频和微视频进行分发、推广,进行价值打造和舆论引导,这已成为今天电视剧营销的重要特征。


三是移动端年轻观众审美取向逐步变迁。 《影视独舌》创办人李星文用“甜、苏、痛、爽”四个字总结近年来部分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观剧偏好,须在现实主义和现实题材回流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引导、扬弃或顺应此类受众观剧偏好。


轮值主编:李   岚

后期编辑:沈雅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