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智马周期成长论
周期与成长并重,挖掘价值行业与股票!所有公共资讯同一时间发布,杜绝小散抬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不是吧!瓷器也会开花?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3000一罐的贵妇面霜,真好用!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懂中式美学的人,真不简单!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他是DeepSeek关键人才!差点留在美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机智马周期成长论

机智马价值成长论:股票翻倍股第10篇—鹏辉能源2018年预计市值195亿元

机智马周期成长论  · 公众号  ·  · 2017-11-09 16:43

正文

自上市以来鹏辉能源主要并购了以下公司:日本耐可赛(8451万元51.22%股权)、力佳电源(3000万元15%股权)、实达科技(1000万元10%股权)等公司。

日本耐可赛株式会社是日本锌空电池龙头。力佳电源是国内扣式电池龙头。公司未来将继续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布局细分电池应用市场,提升更多的业绩利润增长点。


日本耐可赛株式会社是日本唯一锌空电池生产商,主要以生产销售助听器用锌空电池,并作为经销商采购销售其他企业电池产品。鹏辉能源收购该公司,不仅仅看中其垄断日本的锌空电池生产技术,也看中其电池经销商身份;并购完成后,耐可赛株式会社将成为鹏辉能源在日本市场的跳板,使得鹏辉能源产品直接打开日本市场大门,为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鹏辉能源主要业务分析

第一大业务:二次锂离子电池

二次锂离子电池业务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84.51%;毛利率24.86%,同比增长3.99个百分点。2016年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53.4%;毛利率23.04%,同比增长0.92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营业收入19.13亿元,同比增长83.6%;毛利率将有望达到25%以上。2017年三季报锂离子电池收入中,消费数码电池收入占46%,动力电池占36%,储能电池占18%。


2017年上半年二次锂离子电池主要营业收入:

1)消费数码类电池销售收入增长73.75%,其中移动电源、蓝牙音箱、蓝牙耳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用电池销售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 储能电池销售收入增长130%,主要是移动基站、太阳能照明灯具、家用储能产品等电池销售收入增幅较大。至于光伏储能项目、MW级储能项目,公司也在海内外积极布局、开拓。

3) 动力类电池销售收入增长73.30%,主要是新能源物流车用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用电池等收入增幅较大。动力电池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53亿元。


公司加大投入,扩大动力电池产能,以保障客户需求的满足。未来将以动力电池为主,多业务共同发展。河南鹏辉IPO募投圆柱型锂电池生产线项目在2016年6月份已经投产,方形铝壳生产线以及进口的全自动18650生产线到2016年年底也已建成并投产。珠海鹏辉引进高效自动化设备增加3C/5C18650钢壳电池和方形软包与铝壳动力电芯的产能,广州鹏辉加快建设自动化PACK组装生产线提升电动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PACK组装能力。扩产项目2016年年底前均已达成目标产能。


技术层面:

2017年3月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更是明确了到2020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要达到300Wh/kg的规划目标,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这也表明动力电池将向着高比能量方向发展。鹏辉能源的动力用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30Wh/kg,未来目标为250Wh/kg。


产能释放能力:

2017年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产能3.7Gwh,其中圆柱1.8Gwh,软包0.35Gwh,方形铝壳1.55Gwh;公司规划2017年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6.8Gwh,其中规划圆柱3.66Gwh,软包0.74Gwh,方形铝壳2.4Gwh;规划2018年年底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11Gwh,其中圆柱4.9Gwh,软包1.1Gwh,方形铝壳5Gwh。软包电池产能可能会提高,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另外,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0.1Gwh,销售金额约2亿元左右,毛利率约30%。方形铝壳主要客户是东风特汽、江苏金阳光;圆柱主要客户是长沙众泰,陕西通家;软包主要客户是江南T11、知豆等公司。


公司上半年消费类锂电池较上年同期实现了73.75%增长,消费数码电池在维持原有客户的良好合作前提下,新开发了很多客户,加上3C行业领域的整合洗牌给公司带来了更好的增长机遇,主要增长体现在蓝牙音箱、移动电源、蓝牙耳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用电池销售的增长。公司目前消费类电池的产能在2.5Gwh左右,规划未来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由于储能电池产品的特殊性,其产能可以与动力类电池共享,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配。


第二大业务: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业务2016年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35%左右。公司镍氢电池凭借成熟的技术,已在各个细分市场领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由于竞争不太激烈,因此产品利润比较稳定。由于锂离子电池对镍氢电池又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所以该项业务增速较慢。预计2017年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57%。


业绩驱动优势:一方面,家用电器开始向高效率和无绳化的方向发展,电动剃须刀、电动按摩器、电动吸尘器等便携式小家电开始进入广大消费家庭,大功率的镍氢电池的消费量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前在电动工具行业中普遍使用的是镍镉电池将被禁用。镍氢电池在电化学特性方面与镍镉电池基本相似,且释放能量强,不含有毒物质,可实现对镍镉电池的替代,由此带来一定的增长,但增速不快不超过10%。


第三大业务:一次锂离子电池

一次锂电池业务2017年上半年0.52亿元,同比增长41.81%。2016年营业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4.19%。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39.6%。


一次锂电池业务主要包括锂铁电池和锂锰电池。一次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动玩具、视听设备相关配套产品、高端仪表器械、高端医疗器械、无线电子设备、军用通讯设备、智能门锁、数码相机等领域。


锂铁电池

公司继续深入锂铁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地位,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规模化优势的不断提升,锂铁电池的制造成本将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社会的环保意识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锂铁电池不含汞、镉等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高性能绿色环保的锂铁电池作为锌锰、碱锰电池未来的替代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由于电子设备、军用单兵设备等下游产品向着移动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下游应用领域对一次电池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比能量更高,容量更大,质量更轻的电池产品,锂铁电池在上述指标上均大幅超越锌锰电池、碱锰电池,能够满足下游领域对高端一次电池的需求。


锂铁电池不含汞、镉等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规模化生产锂铁电池产品的企业,拥有锂铁电池制造工艺技术的发明专利。


锂锰电池

锂锰电池基本电压为3.0V,有柱式、扣式两种类型。其产品放电稳定、容量高、内阻低,可瞬间放出大电流,广泛用于电子安防设备及数码相机等领域。锂锰电池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子安防、智能仪表等领域,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受益于安防领域的投入增加及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锂锰电池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在建工程

1.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7,819万元,用于绿色高性能锂离子二次电池扩建项目,2017上半年投入2.38亿元,截至2017年上半年期末累计投入28,184.25万元,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2016年5月末达到预期使用状态,建设期2年。


2.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2017年3月,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86,644.44万元,其中用于年产4.71亿安时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70,644.4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6,000万元。2017年上半年以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投入“年产4.71亿安时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4,372.05万元,后又直接投入该项目8,001.97万元,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期末累计投入该项目的募集资金为12,374.02万元,实际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3,477.39万元。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主体为河南鹏辉,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6,948万元,增加净利润14,655万元,净利率为9.34%。


生产基地

公司共有三大基地,广州、珠海、河南三大基地分工合作,服务于全国各地客户。广州基地主要用于生产一次锂铁电池和部分二次锂电池,而且还是鹏辉能源的研发总部;河南基地主要用于生产动力锂电池;珠海基地主要用于生产动力锂电池、消费电子类锂电池,此外还生产镍氢电池、锂锰电池。三个基地分工协作,不仅能就近服务于各自的客户,贴近客户、方便服务,而且能最大限度节约运输成本。


鹏辉能源产业链竞争力分析

鹏辉能源2016年上游采购端多支付了3.53亿元,下游客户回款少收回2.8亿元,说明公司的上下游议价能力很一般,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很紧张;2017年上半年上游采购端多支付3.72亿元,下游客户端少收回1.81亿元,说明公司的上下游议价能力没有得到一点改观,现金流依然很紧张,我们从客户的核心利润比就可以看出来,2016年鹏辉能源的核心利润是1.48亿元,而现金流量净额却只有0.04亿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核心利润是1.01亿元,但是现金流量净额却是-0.73亿元(注意风险)。


鹏辉能源是国内领先的规模化生产锂铁电池产品的企业,拥有锂铁电池制造工艺技术的发明专利,目前锂铁电池、锂锰电池年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对应的下游产品如平板电脑、可穿戴产品、银行口令卡,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通信储能、分布式储能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公司产品按照正极材料分为:钴酸锂系列产品、磷酸铁锂系列产品和三元材料系列产品,所以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锂、钴、铜等,原材料金属价格易波动,产品成本受到一定影响,整体毛利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对上游的采购鹏辉能源2016年采购总额为810,023,5520元,营业额1,271,353,631元,年采购占比营业额为63.71%,其中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05,421,973元,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36%,第一大供应商74,254,786元9.17%的年度采购总额占比,以及第二供应商总额37,751,645元的4.66%采购占比,可以看出作为鹏辉能源对上游供应商的选择较不集中,上游供应商选择面较广。


对比也是A股上市的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亿纬锂能是一家和鹏辉能源在业务上很相似的竞争对手,亿纬锂能目前市值约177亿元,此前主要业务是智能电表水表锂原电池, 2014年收购麦克维尔电子烟多数股权,2016年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并驾齐驱,目前已经应用于专用车,客户包含众泰、东风汽车、南京特汽、陆地方舟、郑州日产和扬子江等,金杯电工、长安汽车也有采购,磷酸铁锂电池客户有南京金龙、中通客车等。此外锂原电池是亿纬锂能本身业务,主要用于物联网、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交通和安防等,目前国家正在推广智能交通,包括ETC 和电子车牌,都给锂原电池带来新的需求。亿纬锂能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已经在相关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细分领域属于领先位置。


亿纬锂能2016财年对外采购总额高达2,365,036,918元,营业额2,339,712,007元,整体占比超过100%,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70,405,843元,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达19.89%,其中对第一大供应商采购总额128,458,270元占比高达5.43%,第二大供应商110,424,214元占比4.67%,整体上亿纬锂能采购额占比营业额比鹏辉能源要高近26个百分点,体现鹏辉能源毛利率远高于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2016年营业收入23.40亿,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52亿,这其中净利润1.25亿元是来自控股子公司麦克韦尔电子烟业务的净利润,所以自家锂电池整体净利润就1.27亿元。


在研发方面,鹏辉能源继续研发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比如轻量化、高安全的结构化动力电池系统; 除了锂电池,鹏辉能源已经开始进入低/非Pt电催化剂的低成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开发,结合新能源汽车对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多元化需求,此研究成果未来可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同时此项目被国家科技部立项为“中国-希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项目。


在研发投入,鹏辉能源2016年研发费用为50,742,612元,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9%,同比2015年的35,872,205元增长41.45%,研发人员数量从280人增至2016年的328人,2016年研发人员占公司8.38%的员工数量,在最新披露的2017半年报上鹏辉能源研发投入总额达25,788,041元,较上年同期的21,780,733元上涨18.40%,营业收入795,138,393元,投入占比为3.24%,研发投入的金额与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鹏辉能源透露正在布局燃料电池,目前,在燃料电池隔膜、催化剂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对比亿纬锂能,2016年度研发投入金额共计入116,220,790元,较上年同期的70,518,196元增长64.81%,2016财年营业额为2,339,712,007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7%,2016年公司研发人员为66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68%。在2017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上,亿纬锂能花费72,281,488元,比同期的49,555,328元增加45.86%,主要为亿纬锂能对海外大型烟草公司奥驰亚和日烟国际等配套应用公司专利技术的电子雾化产品研发投入所致,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1,343,990,645元,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为5.38%,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研发费用的增速整体差不多,但鹏辉能源在锂电池方面的研发投入比率上比亿纬锂能要高,亿纬锂能的电子烟占用了多数资源。


鹏辉能源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鹏辉能源2016年对外控制性投资是1.27亿元,撬动了5.71亿元的资产,为公司带来了0.51亿元的投资,2017年上半年对外控制性投资1.27亿元,撬动了7.01亿元的投资,为公司带来了0.6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16年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对外控制性投资效果不错。公司2016年的存货是3.36亿元,2017年上半年的存货是4.86亿元,如此巨量的存货这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下游市场, 受益于对绿色高性能电池需求的增加,锂铁电池替代传统一次电池的速度将加快,目前在我国一次电池领域,锌锰电池、碱锰电池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的销售收入合计为210亿元,随着锂铁电池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并逐步替代碱锰电池、锌锰电池,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