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乳酸化:
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可能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来影响癌细胞的功能。
棕榈酰化:
蛋白质脂质修饰的一种重要方式,将棕榈酸酯附加到特定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可逆反应。通常影响蛋白的稳定性、定位和功能。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细胞治疗、疫苗治疗等。
cGAS-STING通路:
cGAMP与STING结合后,激活下游的免疫反应,包括干扰素的产生,启动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反应。
R-loops
是由DNA-RNA杂交形成的三链结构,通常发生在转录过程中。R-loops的积累会导致DNA损伤、基因组不稳定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DNA 损伤反应 (DDR) :
检测 DNA 损伤、提示存在损伤并促进损伤修复的一系列反应机制,参与调节代谢稳态,包括促进细胞死亡或衰老,诱导组织炎症。
|
|
|
|
组蛋白乳酸化促使α/β水解酶结构域蛋白17(ABHD17)去棕榈酰化修饰Claudin18.2介导胃癌抗体偶联药物耐药的机制研究
|
|
|
SLC25A5通过氧化/棕榈酰化修饰改变激活细胞焦亡逆转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机制研究
|
|
|
ABCB4介导脂质运输空间调控cGAS-STING通路影响去分化脂肪肉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机制研究
|
|
|
RHOA突变上调弥漫型胃癌R-loops累积促进DNA损伤机制研究
|
|
1. 组蛋白乳酸化促使α/β水解酶结构域蛋白17(ABHD17)去棕榈酰化修饰Claudin18.2介导胃癌抗体偶联药物耐药的机制研究
ABHD17
是一类具有去棕榈酰化酶活性的蛋白,能够去除蛋白质上的棕榈酰基(即脂肪酸修饰)。
Claudin18.2
是一种跨膜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维持上皮屏障功能。
潜在机制:
组蛋白乳酸化促进ABHD17的去棕榈酰化作用,可能改变Claudin18.2的脂质修饰状态,影响其在细胞膜上的定位和功能,进而调节胃癌抗体偶联药物的耐药性。
2. SLC25A5通过氧化/棕榈酰化修饰改变激活细胞焦亡逆转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机制研究
SLC25A5:
是一种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负责将ATP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质中。
潜在机制:
氧化/棕榈酰化修饰导致SLC25A5蛋白功能改变,增加细胞内ROS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诱导细胞焦亡。细胞焦亡的激活可能破坏结肠癌细胞的耐药机制,进而使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被逆转,恢复药物的抗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