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朝
2019年上海电视节已经落下帷幕,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的上海电视节共吸引了海内外超过200家影视公司设展,展商包括影视剧公司、播出平台、影视基地、技术服务公司等。
从影视公司来看,今年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完美世界、华策影视、耀客传媒等大体量影视公司,而往年的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在今年则少有在展区设展,寒冬之下,这些公司已经被行业淘汰出局。
从参展的作品数量来看,今年共收到中外参赛作品近千部,相比去年的800多部有明显增长。但是,总量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海外作品。
从参展的作品类别来看,现实题材的剧集毫无疑问的占据了“C位”,古装剧几乎已经消失,走在会场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仅存的少量古装剧,海报也都被放在了角落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但是在现实题材扎堆的情况下,也催生了“伪现实题材”剧集的盛行,很多行业剧、都市情感剧都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在“谈恋爱”。
剧焦一线(I
D:TVfocus
)统计后,整理出了2019年上海电视剧各大影视公司的片单。
华策影视
主旋律占比超3成
华策影视创始人赵依芳此次上海电视节上说到:“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电视剧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也使电视人承担了重要的新使命。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影视内容,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赶得上时代发展大周期,同时,对趋势和政策把握得越好,就能越走越踏实。从十八大以来,华策从内容战略上做了积极主动的调整,紧扣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目前,主旋律作品在华策全集团的比例已扩大了30%以上。”
在作品推介活动上,华策集团杭州、北京及克顿三大事业群发布主要的作品有:《绝境铸剑》《外交风云》《觉醒年代》《八零90》四部作品都是献礼剧;《追光者》是中国首部民间公益救援题材剧;《以家人之名》《平凡的荣耀》《完美关系》等作品则是聚焦于当下的现实题材作品。
从发布的片单来看,此前华策影视的强项古装剧已经从片单中消失,今年的作品都是主旋律,现实题材作品。而这一策略华策从很早之前就已开始准备,“准确地说,华策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创作了。”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介绍,“2015年做具体规划,2016年创作剧本,2017年投入拍摄,2018年华策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将有较多呈现。”
耀客传媒
继续深耕现实题材
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耀客传媒在“志同道合”发布会上强推《卖房子的人》《人民的财产》《特战荣耀》《穿越火线》四部作品,这四部都是当代现实作品。耀客传媒从2015年《离婚律师》后,其出品的多部剧集似乎都与热度口碑双高无缘,蛰伏了近年后,耀客期待在2019年迎来爆发。
其中周梅森任编剧、沈严、刘海波执导的《人民的财产》可以说是未播先热,从立项之初就收获了大量关注;《卖房子的人》则聚焦于房产问题主题;《特战荣耀》为当代军旅题材,《穿越火线》则是主打少年励志、成长、梦想。
除了大力推荐的四部剧目外,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还介绍了多部正在孵化中的重点项目,包括描写中国女性生活态度、方式、婚姻家庭的《向前一步》;聚焦“反恐精英”的《浴火》;描写地下工作者的谍战剧《梅花红桃》;聚焦了救死扶伤的医生破镜重圆的《听说你喜欢我》;还有由周萌、王瑩菲担任编剧的《人生拍卖会》和由沈芷凝担任编剧的《无双》等剧集。
但是,与耀客传媒去年上海电视节所发布的片单对比可以发现,《人民的财产》《卖房子的人》《浴火》等多部作品出现重合,可见,耀客传媒的剧集制作速度是十分缓慢的,多部作品至今认为确定导演以及主演的人选。
柠萌影业
长、短剧集双线并进
柠萌影业在上海电视节开幕当天就早早发布了公司片单,柠萌影业总裁陈菲发布了未来柠萌的长剧集和短剧集战略,携手导演沈严、张晓波,演员江疏影、佟丽娅、关晓彤、毛晓彤等人出席发布会,会上总共发布了8部作品。
首先发布的是《小欢喜》“笑泪”版预告片,这也是柠萌影业“小”系列的第二部,继2016年《小别离》对教育问题的思辨,《小欢喜》展现了三组高考家庭的悲喜,演绎中国式亲情。紧接着“小”系列第三部《小舍得》也即将拍摄,作品预计年内开机,柠萌影业执行副总裁徐晓鸥透露,该剧延续了“小”系列的现实主义风格,将目光聚焦在早期教育的“起跑线之争”。徐晓鸥称,柠萌还将继续开发“小”系列。
除了聚焦家庭教育的“小”系列外,柠萌影业还发布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两部女性视角的作品;《猎狐》则是将于今夏开机,该剧由柠萌影业与公安部宣传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根据“猎狐行动”的真实案例改编,讲述当代中国经侦警察跨国追缉经济罪犯的故事。
在此次发布会上,柠萌影业还发布了三部短剧集《安魂使者》《亲爱的弗洛伊德》《生吞》,三部作品都是悬疑题材的作品。柠萌影业认为,篇幅更短小,题材更新颖独特、内容更精纯、信息密度更强,风格更极致的系列短剧集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陈菲也表示,未来柠萌的年产量将稳定在3-4部长剧集加3-4部短剧集,坚持长剧集与短剧集双线并进。
完美世界
剧集题材多元化
完美世界在本届上海电视节的主题为“视界的远见”,今年上海电视节,完美世界影视发布了包括《不婚女王》《老酒馆》《勇敢的心2》《试飞英雄》等多部作品,作品题材多元化。
但是,完美世界似乎抛弃了古装剧,在众多剧集中,古装题材剧集仅有一部。可这并不能否认完美世界在电视剧业务的布局力度,公司与国内一线导演、制片人、编剧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包括赵宝刚、滕华涛、刘江、郭靖宇、何静、吴玉江、梁振华等人。
2018 年,公司出品了《烈火如歌》《归去来》《香蜜沉沉烬如霜》《青春斗》等多部热门电视剧作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完美世界的电视剧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从3年前的12.59%上升到如今的21.77%,可见,完美世界的电视剧业务在整个公司的营收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腾讯视频
古装剧占比依旧很高
6月11日,腾讯视频、企鹅影视举办了主题为“远航”的年度发布会。腾讯公司副总裁、企业影视CEO孙忠怀指出,随着视频网站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平台责任也在逐步加大,视频平台应肩负起主流娱乐阵地担当,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己任,以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为先,持续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目前,为了迎接新中国70周年,腾讯视频已储备一大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佳作。
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韩志杰在现场发布“贴近现实”“探索创新”“连接历史”三大板块剧集内容。(由于腾讯视频部分剧目与其他影视公司发布剧目重合,表格中未作重复统计。)
“贴近现实”板块主要包括《卖房子的人》(耀客传媒)《特战荣耀》(耀客传媒)等剧集,现实题材的剧集在今年必定会成为主流,所以腾讯视频在现实题材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韩志杰表示,真正好的现实题材作品,要让观众能够从人物投射到自身,需要创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积累,更需要能够去展现时代风貌。
“连接历史”板块主要有《新世界》《大秦帝国之天下》《孤城闭》等作品,在古装剧集体遇冷的市场环境下,古装题材剧集在腾讯视频的片单中还是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可见,只要是可以传递正能量,有着扎实的剧本创作能力,任何题材都不会缺少市场。
“探索创新”板块腾讯视频主推的则主要有《龙岭迷窟》《摩天大楼》《穿越火线》(耀客传媒)等作品,这一板块大多都是有着IP支撑的作品,《龙岭迷窟》是《鬼吹灯》系列最新的一部剧作;《穿越火线》则是根据同名热门游戏改编,在游戏的联动下,该剧集也是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
古装剧退潮,现实主义扎堆
催生“伪现实主义”
从各大影视公司的片单来看,古装剧已经开始退潮,华策影视、柠萌影业的片单中古装剧已经消失,完美世界、耀客传媒也是仅有一部古装剧,影视公司都在重点发力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
2018年对于古装剧来说是寒冷的一年。《天下长安》《大泼猴》等多部剧集都在开播前临时调整上线时间,上线遥遥无期。由于古装剧在影视化改编中,一些剧集出现了剧情背离现实、不尊重历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剧集口碑不断下降。像热播的《甄嬛传》《寂寞空庭春欲晚》《陆贞传奇》,都曾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过。
因此,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要求:“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戏说曲解历史、贬损亵渎经典传统、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玄幻、仙侠、架空演绎的古装剧也不能为增加娱乐性、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
反观近两年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质量、口碑都迎来了提升,《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都挺好》《正阳门下小女人》等现实题材剧集都引起了市场的巨大关注,同时,政策也在支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在去年6月就曾表示:反映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才是未来精品创作主流。主管部门将鼓励更多电视剧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鼓励创作人员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但是,众多公司都扎堆于“现实题材”的剧集,难免出现“伪现实主义”,“所谓‘伪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是否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规律,故事是否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有没有产生发自内心感受。然后在创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破冰行动》导演傅东育在今年上海电视节上说道。
今年市面流行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多都是都市题材剧集,像《小欢喜》《不婚女王》《完美关系》等剧集,虽然都打着现实题材的旗号,但是大多都是“伪现实主义”。我国在这些都市题材中,剧集的重心大多都会集中于主角的恋爱过程,很难表达出对现实的思考。
整体来看,虽然国内现实主义题材迎来爆发,但是大多数剧集还是缺乏现实主义的精神,剧本、演技、制作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前年到去年,我们开始回归到一个真实状态,在这个回归过程中,大家是从一个被动的状态渐渐把握自主权。这是我感受到的,也就是大家开始接受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用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傅东育说道。但是,这个回归的过程并没有结束,观众开始接受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影视公司也要用真实的思考来留住观众。
中小体量公司消失
寒冬并未结束
除了古装剧的消失,今年上海电视节中中小影视公司的身影也几乎消失,一些企业仅仅保留商业洽谈的常规合作方式。
影视行业在经历寒冬之后,市场回归理性的步伐也在加快。市场对明星资本不再盲目追随,明星公司高溢价估值的泡沫不断被挤出;影视公司及视频网站对明星的天价片酬也开始加以抵制;寒冬迫使盲目涌入的影视公司离场,业内竞争将进一步趋向良性。
长期以来,很多明星、影视公司并不是按照国家税级规定交税的,因为圈内有很多避税招数,但是在经历了“阴阳合同”事件后,2018年9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将影视工作室的税收政策从定额征收调整为查账征收,明星工作室税收税率从6%提高到42%,曾经的避税天堂也被撕下保护。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在新的税收政策下,除了未来的成本会巨额增加,公司要补缴的税款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寒冬之下,慈文传媒、华录百纳、当代东方等体量较大的影视公司都迎来了亏损,公司的现金流都十分吃紧,而那些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在寒冬之中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在税改影响下,很多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纷纷注销,就连曾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横店也被曝出大量营业商停业的消息。2018年的上影节上,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就曾直言,影视寒冬下,未来将有几千家影视公司倒闭。
这个预言,如今看来并不是虚词诡说,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已经坚持不住,市场趋于理性的思考,但是,寒冬并未结束。“我觉得这一方面(创作)在于我们的心思还太浮躁,没有沉下心来体验生活、体验周边人物、体验生活的细节、体验生活的更深创造。另外,能用成熟的影视语言表达的创作者也还是太少。”华谊兄弟副总裁叶宁说道。
寒冬之下也是一次机遇,对于没有资质的影视公司,势必要淘汰出局,而对于那些有实力的影视公司来说,在明星天价片酬被制止的情况下,影视制作成本会大大降低,公司可以深耕剧集质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流量,创作出真正有温度、有内容的作品。
本文首发微信号:剧焦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