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涉及剧透,请小心服用。
《极盗车神》如期上映,关于铺满电影的火热歌单,关于真人真景的追车镜头,关于砰砰砰砰的动作犯罪,似乎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人们在已经入秋的季节中抓住夏天最后的烈日。
“反类型”是导演埃德加·赖特躲不开的标签和话题,小编也在采访中疑惑地问了他这部电影是要反谁的类型,音乐的?追车的?还是犯罪的?但赖导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这上面的所有故事——用人物来反主题的类型,才是《极盗车神》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点击「传送门」,即刻观赏专访视频。)
小小的盗,小小的梦——「年轻人设」打破犯罪套路
银行劫案作为一类题材在犯罪类型电影里可以称得上自成一派了。这类题材的电影众多,风格元素也延伸极广。
作为国家金融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无疑是一种超越个人力量和日常生活的符号,代表着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而作为主角的劫匪和这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也就显出了一种极端戏剧化的情境与意味。所以通常而言,在这类故事中,作为主角人物的,是劫匪,主要的动作冲突来自于劫匪和银行系统里人的对抗。
风格各异的「抢银行」电影——黑色幽默的《捕蝇纸》、深沉文艺的《热天午后》、极为火爆的《银行大劫案》、催人泪下的《奶奶强盗团》
而这,恰恰是《极盗车神》在这类题材中新颖不同的地方。
本片的主角不仅不是一个去动手抢劫的劫匪,而且还是个娃娃脸的男孩。这种反差在电影的一开始就建立了某种新的期待,将观众带到了一片充满未知趣味的观影体验中。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这位为劫匪开车的人不仅只负责开车,和其他劫匪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密切,这再次打破了我们对这种类型的期待,因为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而言,他都算不上一个传统的银行劫案故事中的劫匪。
司机这个角色在传统故事中不仅常常被简略,而且通常无关轻重,没有太多的笔墨刻画。而娃娃脸的男孩让他的身份又带上了一种迷离的气质,如果说他是劫匪,你肯定无法相信。这种刻意营造的出离感在一开始就暗示着观众:这绝不是一个传统类型的银行劫案故事。
不仅如此,在这个故事中,和男主角发生对抗的也不是银行系统,而是胁迫他帮忙抢劫的劫匪“同伴”。这位车技高超的男孩被迫帮助劫匪逃离警察的追捕,而他陷入到这种境地的原因,是电影中未清楚交代的一段前史。这种故事关系的构筑,让我本能地想起了武侠故事。
——摘自@死咗 影评《大大的盗有小小的梦想》
追车党「开」出了古龙范儿——浪漫情怀和现实主义相得益彰
是的,这其实是一部披着银行劫案和飙车戏码的武侠故事。【此处有剧透,谨慎阅读】一位身怀绝技却身不由己的侠盗,在漂泊的人生中遇见了一位姑娘,照亮了他的生活。但江湖无情,他也不敢和女孩一诉衷肠,只是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然而凡心一动,神佛难劝,侠盗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动摇。当他以为可以退隐江湖和心爱的姑娘过日子的时候,江湖的风雨再次找到了他。这一次,不仅仅和他有关系,甚至威胁到了他心爱的姑娘。侠盗只能再次出山,却因为心意不坚,酿成大祸,被人追杀。为了不波及自己心爱的姑娘,侠盗只好远走天涯。姑娘就等啊等啊,五年后,终于,大侠回来了,这次,他终于可以彻底退隐江湖……
如果做了这样的语境转换,故事的模型就变得非常清晰了。事实上,和武侠故事更为相似的地方还在于男主角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一个和他的身份技能完全不相称的梦想:和喜欢的姑娘在洲际公路上开车听歌。这对于一个身怀绝技的车手而言实在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难题。但是因为环境,因为他过去犯下的错误,他一直不能实现这个梦想,直到影片的最后,导演才给了我们一点希望的征兆。
66号公路简直是所有人Road Trip的梦想目的地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不是一个金庸类型的武侠故事,而是典型的古龙类型的武侠故事。金庸的武侠讲的是小人物变大侠,古龙说的是大侠也有小梦想。因此,和古龙的故事极为相似的是,本片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渲染和描写,而相对弱化了现实主义的故事情节。不论是从头到尾的音乐铺陈、炫技式的镜头调度和运动、标志性道具的使用和突出……都在营造这种浪漫主义的调子。
——摘自@死咗 影评《大大的盗有小小的梦想》
导演这次也是把浪漫做到了极致
Baby的腔调——让抽象的定义有了具象的内容,梦幻的故事有了现实的意义
娃娃脸男主人公的“腔调”,即他的音乐播放器、他的墨镜、他的牛仔裤和鞋子,共同塑造了人物的形象,这种人物形象就像一个商标,本身也是一个符号。好在,他的小小梦想给这个符号注入了灵魂,让这种抽象的定义有了一些非常具象的内容。
不挑到最合适的那首track不开车
幕后照,Baby在戏中的「闺房」
墨镜+耳机=Baby
屋里也戴太阳镜,也不是家卫·王的专利
从这一点来看,这也是本片和其他银行劫案故事的不同之处。它对人物的动机解释得很弱,因为这不是关键,而对人物的理想则有充分的阐述和诠释,因为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建立。
娃娃脸的男主角是本片对银行劫案题材类型的最大贡献,甚至我们可以想象探索这个类型的故事和青春片的结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段落让这部电影大大削弱了故事的血腥和真实感,带上了一些时尚题材的电影的风格和意味。虽然这些元素看起来未免轻飘,但是那个小小的梦还是让观众能捕捉到这种变形的现实部分。而这也正是电影幻觉中最神奇的地方:虽然故事建立在幻觉之上,虽然故事是大侠大盗的故事,可是我们还是从里面窥视到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心底那个小小的梦想。
——摘自@死咗 影评《大大的盗有小小的梦想》
你又如何忍心责怪一个孩子——人人身边都有一个「音乐中二病」患者
男主的孩子属性体现在电影中最有趣的就是他对音乐的十足中二。男主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配合一段完美的音乐,如果选不到一首好听的音乐,可以不断调节fm甚至不惜放弃逃生的机会,简直就是一个人形walkman。
特别是开头男主挑音乐配合自己movement的桥段,手持麦克风,动作和与路人的擦肩而过都变成音乐里的节奏鼓点,动次打次动次打次,魔鬼步伐似爪牙,像极了《雨中曲》和《银河护卫队》。这个driver一反刻板的冷酷车手的印象,相当“baby”。随着音乐一转爆裂,Baby开始冷静地风驰电掣。孩童般的中二和冷静的车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随着剧情推展,男主之所以永远带着耳机是因为孩童期间的一次车祸造成的永久性耳鸣,男主的善良无奈,成长中不能掩盖的剧痛也浮出水面。与其他电影出身底层的苦大仇深的主角人设不同,虽然背负亲情的失落,但整体而言轻盈很多,这也给了观众一个好好欣赏音乐,不把过多注意力放在同仇敌忾上的机会。
的确,他还是个孩子,还是会因为一首歌喜欢上一个女孩,会把女孩送回家但不上楼,会下不了狠心去救对自己表达过善意的银行店员,成不了陌路英雄,做不了亡命鸳鸯。
——摘自@午言 影评《这次,音乐反了追车的类型》
还是要想办法离开深陷的生活啊——我们其实都是Baby
小时候父母双亡,被养父养大,十岁出头开始偷车,不小心偷到大boss的车,反被利用,一直不情不愿地参与抢劫,十年有余。一直以来就是想摆脱这样的生活,想过上正常人的日子,用自己仅有的技能,开车,带给旁人开心,而不是伤痛。所以,在获得了披萨送餐员这一职位的时候,他才会那么开心。终于能够在阳光下生活,终于可以和喜欢的女孩子一起。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他还年轻,还有机会改变,有无限的可能性。
如父如子,如敌如友,如你如我
与之相对的,那个所谓的大反派就不同了。年少有为,华尔街精英,信奉的是work hard, play hard,可是一不小心玩过界之后,什么都消失了,妻子、儿女、声望、地位、金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脱衣舞女跟着他浪迹天涯。对于他来说,生活的一切都已经丢失,仅剩的刺激只剩下金钱、毒品、性,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所以和男主相比,他已经无法从头开始,那些横行国内市场的毒鸡汤教人任何年纪都可以从头开始真的都是鬼话,一个人从天堂跌到地狱之后,想要爬起来,几乎已经不可能。所以,大反派代表的是失去可能性之后的男主,沉沦在抢劫世界里的男主。
在电影里面有一幕,大反派和男主一起听歌,一起看着完全不懂音乐的同伙,大反派眼里满满都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正是因为经过过好的,所以才格外绝望。而在男主意外连累同伙被害,他生活仅有的重点之一消失之后,他能做的唯有疯狂。
而对于男主,他并不理解这样的情感,他只是单纯地因为天性而拒绝残忍,因为爱而渴望与女友一起生活。他的反省更多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来自于音乐带给他对于生命的观照,而不是外界特定对象的冲突,他的悲剧根源是家庭暴力,然后随之而来对于内心的封闭。所以,一个能与他形成对比的大反派出现,尽管不够完美,但也已经足够。
一场充满情感冲突的转折戏
年轻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往往做出为欲望不断沉沦的选择,然后逃避。长大成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坦承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代价。到那时候,蜕变完成。电影的最后,男主角吻着女孩,乘机卸下汽车钥匙,朝警察走过去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是彻底离开之前依赖的世界,能够与心爱的人手牵手在太阳底下散步,如此,才是生活。
——摘自@海里有只脆脆鲨 影评《Youth is disgusting》
不论大佬大哥还是小弟,归结到底两个字:爱过。——@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