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她是游走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舞台怪物 | 文茜大姐大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6 07: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她是陈文茜,被李敖称为“台湾最聪明的女人”,于是吴晓波将她拉进“大头帮”。她说,加入“大头帮”是为了完成她最后的愿望——加入帮派。在这里,她要问遍世界,质疑真相。点击阅读 《人生纵使百转千回,也毋须过于执着》


文 / 陈文茜


2011年7月5日,为了与Lady Gaga拼场,我特地穿了面条装。那天,我带着Gaga女神的书,走进访问现场,她当时 在椅子上。不,正确的说法是,她已把 恨天高 斜摆在椅垫上,半卧于黑色沙发上。


她的头发束得高高的,一半银发,一半白发,缀着香奈儿白色山茶花。这个装扮与她出道3年中的相比,并不算出色。但她仍有一套宣言, “我想让黑与白、阴与阳在我身上打一场战役,目前不知谁获胜。”

专访时刻,Lady Gaga不太像舞台怪物,反而像个有点娇羞的小女孩。她才25岁,既无迈克尔·杰克逊不幸的童年,也没有麦当娜同在25岁出道时拥有的成熟, 但她已然是一代巨星,征服半个世界。



Lady Gaga 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代巨星


Lady Gaga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受尽爸妈宠溺,人生正如美国现下20岁年轻的 “失落一代” 。而她与失落一代最大的差异是她在18岁时,勇敢地搬至下东城(Lower East Village)。

每到周末她都从下东城这个脏乱、罪恶,但同时狂放、创造力十足的波威里街(Bowery St.)搭车回林肯中心附近的家。这60条街,穿越了纽约两个世界,两个极端阶级: 上流与下流,整洁与肮脏,疯狂与无趣,口不择言与伪善,强壮与虚弱


G aga穿梭其间,把纽约的一切,玩弄于自己的鼓掌之中,然后创造了属于她的时代。

她原先在纽约大学修读表演艺术专业,念到一半,休学跑至下东城舞厅夜店当Go Go Dancer(艳舞者),这种辍学的事儿好像美国几位天才都干过,比如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

我访问她时,问她哪段经验对她比较重要,本以为她会说“学校是个Shit”,没想到她很诚恳地说: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课程,同时教会了我不同的表演艺术。”


她的演唱会与剧场的训练完全一致,被歌迷们归类为“怪兽族”,享有共同手势、意念,甚至通关密语。

这种将歌迷与自己共同创组 共和国 的宣传法,在过去的时代里只有希特勒干过;而希特勒年轻时本是一位潦倒的艺术家,艺术之路不顺遂才改从政。



Lady Gaga 逐渐打造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时代


Gaga总是迟到,接着靠撒娇请求原谅。这使我莞尔,她的生日与我只差了两三天(因计算时差而不同),两人同属白羊座。我从小总有迟到的毛病,理由不是目中无人,而是出发前太紧张细节,结果越搞越糟,终致迟到。

和她交换这个经验后,她哈哈大笑,邀请我加入她的 “怪兽共和国” 。我拒绝了,因为 我觉得自己太老了,毕竟我足足大了她28岁,我怕在“共和国”里,她那群可爱的“怪兽”,会集体叫我“妈”!

专访Gaga时,她连续提了两次自己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达某些 政治 意念。旁边陪同访问的台湾唱片公司人员替她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她根本来不及知道访问她的人是什么背景。

当她第二次谈到 政治 时,我忍不住问她: 你所指的政治是什么? 她提了一大串, 同性恋、年轻人的迷惘…… 我不能说她错,她聪明地以 政治 二字转换平凡的理念,这使一切显得更强烈、更 Gaga

多数谈话时她总是细声细语,与她舞台上尖叫浑然天成的厚实嗓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就 像她近日宣告自己进行的实验, “黑与白”“阴与阳”在她身上打架

这个女孩显然喜欢游走于两个极端之间,她对世界或许所知不多,却毫不犹豫大胆实验,这种特质使她成为一代巨星。



Lady Gaga 善于运用黑白元素来点缀自己的作品


她曾上过奥普拉脱口秀(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播映时间最长的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出席过英国广播公司首屈一指的主持人的节目《格拉汉姆 ·诺顿秀》,许多观看者皆评论那真是一场灾难。


因为在谈话中,她的疲惫与空洞和她在舞台上演唱《天生完美》(BornThis Way)《犹大》(Judas)《狗屎事》(Scheiße)《自由发则》(Hair)的时候判若两人。

但她并没有忽视这些前辈们,事实上她只是想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最大牌的人物撰稿作家斯蒂芬·弗莱(他通常只写死去的人,唯一写的两个活人是苹果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与Lady Gaga),为了上格雷厄姆·诺顿的节目,自己十分投入。


她本想说自己的不足,可是话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她只属于舞台,而非开口谈话。



Lady Gaga 在这个节目上全心投入


23岁一出道即征服世界,25岁已及顶峰。 她得到的东西很明显,那么失去的呢?她曾说自己酷爱旅行,这给了她无穷的创意。


但现在的她到哪儿都被歌迷包围,英国《金融时报》的老牌作家弗莱观察她助手的情绪,发现Lady Gaga的助手们普遍年轻,举止轻松,他们似乎还算热爱这份工作,但每个人皆过度保护着她。

不幸的是,我在台北晶华酒店看到的也是如此: 我们进门前,就被要求静候


一名光着头的老外,后脑勺还有一大条手术疤,不客气地指着我,问环球唱片公司的人: 她是谁 ?” 仿佛我是个狗屎,而他是一名神派来的刽子手,随时可奉命杀人。我回瞪了他一眼,进入房间,屋内一张黑椅Gaga坐,对面是为我准备的一张白椅。

Gaga带着笑意,我将面条装的制作过程用iPad秀给她看时,助手又开始“鬼哭狼嚎”,我回头叫了一声“Shut up”,他们从此闭了嘴。自此,我们的访问极为顺利,没人再打断。这群围绕Gaga身边的洋班子,似乎习惯与脏话为伍,总以吆喝的语气欺负台湾当地唱片公司的同仁。



Lady Gaga 成名后,去哪儿都会被包围


当Gaga说,她想多谈政治,包括同性恋、平等……我打断她问:“谁与谁的平等?”她回: “一切的平等,包括种族。”


我笑了,顺便瞄了她身边那群洋人一眼。


我问她: “你25岁已然征服世界,但在层层保护下,即使飞行了大半世界,能看到什么?还能像年轻时径自游走肮脏但梦想澎湃的地方吗?” 她肯定地回答: “可以,我仍有许多方法能把自己藏起来。”


这是成名的盲点,也是上天公平之处 她得到很多,但总得失去一点点。 台中演唱会的舞台设计发自她的构想,显然她从台湾的这场旅行中得到的创意甚少,以为张艺谋的红色灯笼便代表了中国。

Lady Gaga的音乐创造力仍在上升,但使她真正成名的表演艺术,3年来相比较而言,除了牛肉装与光头外,似乎正在走下坡。但她瞬间的创意爆发力,恐怕10年间仍无人能取代。正如她的歌词, “人总是可以重生,只要未失去那个无可撼动的‘女神自我’。”



Lady Gaga 的创造里和爆发力都无可挑剔


Lady Gaga不会失去巨星的地位,她才25岁,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迈克尔·杰克逊一样,人生起起伏伏,但当他离去时,他象征的时代,永远凝结于他的名字。


Lady Gaga在台中演唱会现场,聪明地先以古典钢琴弹唱《自由发则》,接着躯体一路向前爬行,没有一个弹琴的女孩会这么做。


她翘起屁股,终曲时甚至右脚踏在键盘上,把从小禁锢我们的教养变成狗屎。不要说年轻孩子,连我这半百老太太,想到我那个教养孩子严厉的妈妈,若眼见此景、听到当时的尖叫声,就爽透了。


25岁的她已历经太多奉承、注意、痴狂与批评。 我最喜欢她的一句回答:“自己身为艺术家时,也要坚持平凡。” 她说,“多数时刻,自己并不花俏,除了衣着之外,‘平凡’让我随时可以回到幕后,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舞台、音乐录像、创作等每个细节。”



Lady Gaga 已经在演艺圈独树一帜,仍不忘初心


《天生完美》的音乐录像带一开始以子宫呈现她作为卵生外星人,降生地球后成为女王的故事情节,就是她本人的创意。


至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专栏曾批评她 “靠自我造势与支持社会弃儿也能大赚一笔” ,甚至于 “彻头彻尾的造势,与精心策划的谎言” 等评论,我很高兴她看都不看,完全无意拜读。It’s cool,Gaga!

她左臂上刻了一段刺青,是德国诗人里尔克(Rilke)的诗句, “夜深时刻,向自己承认,如果你被禁止写作,你会死去。凝视内心深处,这就是答案的根源。”


爱在浴缸自摸的她,看到这段刺青,无论怪兽歌迷们如何场外尖叫,也会懂得时时凝视自问吧。



关于陈文茜——


曾经年轻、不认老去。曾经从政,潇洒告别权力。曾经文艺、不沉溺文艺。她的书写包含世界财经、国际政治、小品散文、女性与爱情、生活感悟及哲学思辩。人生横跨学术、作家、主持人、艺术策展人。曾在台湾大学任教,也担任过EMI唱片公司台湾总经理。

问文茜为什么有转折如此多的人生,她的答案:我只有一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