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Allen说懂TRO  ·  警惕!Poppy ...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爆火,梁文峰身家或超黄仁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韩焱精选 | 制造会思考的机器,人类需要迈过哪三道门槛?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21-02-05 21:00

正文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这期音频,我要请你收听的是王球老师领读的《脑与意识》精读班的音频片段。


这段内容讲的是,想要制造会思考的机器,人类需要迈过哪三道槛?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人类想要造出会思考的机器,这个梦想已经有很多年了,可是,科学家们的回答永远是:“30年以后就可以做到啦”。30年后又30年,直到今天,这个梦想还是没有实现。


“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之后,这个问题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认为,一旦研究出了通用人工智能,就能拥有“会思考的机器”。而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迈过三道门槛。具体是哪三道门槛呢?一起来听听看吧。


推荐阅读

作者::[法]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译者:章熠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关于人类有意识的大脑,究竟是怎样工作的,那些细节情况我们目前了解的不算太多,但是关于意识与大脑的关系,大致的框架已经有了。那么现在,我们来问第三个问题,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制造出和人脑有着同样意识水平的电脑呢?


人类能制造出会思考的机器吗?


这个问题,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到来,特别是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柯洁这些顶尖的围棋高手之后,也成了一个非常火爆的大众话题。很多人还担心,人工智能一旦有了意识,控制人类、奴役人类、《天网》之类的科幻灾难片里的场景,搞不好就会真的发生。但是按照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看,这个说法即使算不上无稽之谈,也几乎是杞人忧天。而且还有个理由是,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动机是什么?


回到问题上来:从原则上说,以后脑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了,会不会出现一台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呢?这一点王球老师和《脑与意识》的作者迪昂的观点是一样的: 只要克服目前人工智能面临的三个瓶颈,当然可以!它们分别是:灵活交流、可塑性和自主性。


灵活交流, 就是说计算机不同的程序之间,信息可以自由沟通、灵活剪贴、有序运作。这也是全脑神经工作空间理论带来的重要启发。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第二个是 可塑性。 我们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根据所在的环境,看到自己自身构造的不足来调整自己。知道哪些输入的信息值得关注,知道如何整合这些信息,等等。虽然说起来,现在的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也有可塑性,可惜它们都是专家系统,只会做一件事,没有灵活性。


比如阿尔法狗,可以从无到有发展出超越人类的围棋技能,但是你让阿尔法下中国象棋就不行,它要从头开始学起。但是人类不一样,假如柯洁现在只会下围棋,你让他下象棋,他掌握了规则很快就会,而且一开始的水平就比普通人高。因为他的知识迁移水平很高,信息灵活性意味着智能的通用性。


最后一个要突破的瓶颈,就是 自主性。 现在的计算机要做什么,比如下围棋还是下象棋,都是人类给设定的任务。有意识的计算机,应该摆脱这些外来的目标设定,不需要使用者跟它交流,就可以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决定把哪些数据放到全局工作空间中进行有意识的检查。


我们的大脑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探索外部世界,实时把握自己的内部状态,这也是一台有意识的计算机应该自带的能力。


可能有些人会反驳说:“那像这样的一台计算机,即使突破了灵活性、可塑性、自主性的局限,它还是没有主观体验,也没有自由意志,所以还是达不到我们人类的意识水准啊。”在迪昂看来,这只是一部分人的一种执念,对“主观体验”和“自由意志”两个概念的把握出了错。


我们在第二讲就说过,因为所谓的意识的困难问题并不存在,主观体验根本不是个事情,只要有了意识通达,就有主观体验。那么关于自由意志,迪昂认为,假定一台计算机,都有了灵活性、可塑性和自主性了,哪怕它是一个受到因果法则和算法系统支配的系统,自由意志也不是个问题。



因为自由意志,就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有意识的选择,就是从当前的感觉和记忆中收集所需信息,然后进行汇总、评估,选出你想要的,并且使用内部反馈来最终引导行为。


所以总结起来说,一旦计算机有了完备的意识通达,它的意识水准就跟我们人类是差不多的。


王球老师认为,要制造出这样的计算机,需要一个蓝图、一个模本,最好的模本就是我们的大脑。但是受制于我们目前对大脑的把握程度,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比较遥远的。


另外,未来的智能形态,主要还是人机一体化,就像我们用义肢帮助我们行走,用人工耳蜗帮助我们恢复听力一样,以人脑为载体,以智能芯片为增强手段,通过往大脑里植入芯片,来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算数能力,这个事情反而是比较简单可行的。至于说这种做法,在伦理上、法律上会带来什么后果,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推荐阅读

作者::[法]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译者:章熠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  韩焱精选·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