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师爷
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旗下更多订阅号:今日芯闻、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气象北京  ·  气象科普研学寒假班招生啦!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气温低至-12℃!局地降雪+多区大风蓝色预警 ... ·  3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火车/高铁座位是如何分布的?含对应字母说明 ·  4 天前  
气象北京  ·  本周强冷空气进京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师爷

湖北,发力芯片产业成绩初显!

芯师爷  · 公众号  ·  · 2018-05-21 19:21

正文

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是国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备受关注的城市之一。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位于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烽火科技集团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体现了国家对湖北芯片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受关注程度越高,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5月19日,东湖高新区在上海举办“2018中国光谷集成电路投资合作交流会”,长江存储、芯原微电子、应用材料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参会,共同讨论“中国芯”的发展前景。


武汉,是国内较早发力芯片产业的城市。200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投资100亿元设立 “武汉新芯”, 撒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火种。2016年,清华紫光和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合作,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再次投入,自主研制三维内存。同年,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在光谷开建。今年4月,该基地首套芯片生产机台进场安装,年内将实现32层三维闪存芯片量产。



武汉新芯初次实现盈利


武汉新芯是央地政府发力芯片产业发展的代表企业,于2006年4月注册成立,由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投资,一期投资规模达107亿元,是这些年来中部地区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



从2006至今12年,央地政府持续大手笔投入武汉新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资金密集、周期长,武汉新芯在2017年前持续亏损,近日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武汉新芯董事高启全透露, 武汉新芯201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亏损很多年


武汉新芯一期湖北省、武汉市投资107亿元,占当年省内国有经济投资总额的近十分之一。2012年武汉新芯实现销售收入1.62亿美元,但仍旧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达到盈亏平衡点,需要进一步投入巨额资金扩大产能。


武汉新芯作为湖北、武汉两级政府耗资百亿但仍不见盈利的项目,曾经一度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入股,由于不甘心成为代工厂,入股计划未果。


政策支持带来转机


武汉新芯的转机,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5-2025)》,决定了首个主攻对象为存储芯片。


同年9月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主力生产企业的武汉新芯受到了政策的青睐和扶持。 当年,武汉新芯制造的闪存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0万片。


截至2017年年底,武汉新芯NOR Flash晶圆出货量已经超过75 万片,覆盖从消费类到工业级,乃至汽车规范的全部NOR Flash 市场。武汉新芯的一位高管曾透露,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基地,预计2018年量产,2020年实现月产能30万片。


终于实现盈利


近日“荆楚连线”公众号消息,在5月15日的一场创业论坛活动上,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武汉新芯董事高启全透露,武汉新芯201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参与新芯项目的专家表示,武汉新芯确实在2017年实现了扭亏,一方面是国际市场行情较好,过去20年全球半导体工厂关得多,另外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的发展,芯片需求大增,对于新芯来说是利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从财报来看,设备折旧结束。


财报上数据的扭亏,不意味着真正的曙光来临。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存储器市场高度垄断,市场和关键技术掌握在三星、东芝、海力士等几家寡头企业手上。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垄断了95%的DRAM存储器市场,三星、东芝、美光、海力士四家垄断了99%的NAND存储器市场,前6大厂家垄断了90%的NOR存储器市场。


武汉新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武汉在芯片产业还需要继续发力。除了存储领域,武汉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上都在发力。



集成电路产业链雏形形成


自2000年确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布局,目前湖北省已经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据湖北省经信委主任欧阳万坤此前介绍,截止2016年7月底,湖北省拥有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企业60余家,集成电路专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


在设计领域, 湖北培育了烽火科技微电子部、昊昱微电子、中船微电子、九同方微电子、芯动科技、长芯盛科技、高德红外、武汉梦芯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也吸引了新思科技、凹凸电子以及联发科等一批国际一流的IC设计企业加入。


在制造领域, 湖北拥有我国销量最大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台基股份,还有华中首条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武汉新芯(现为“长江存储”旗下全资子公司),这几年武汉新芯更是受到多方的高度重视。


存储器是应用最为普遍的集成电路芯片,在集成电路细分市场中规模最大。存储器芯片全球市场规模近800亿美元,在整个集成电路市场中占比为23%;国内存储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15亿美元,占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23.7%,其比重超过CPU、手机基带芯片等,其增长率也远远超过其它种类的集成电路。


而武汉新芯的母公司长江存储,是中国存储芯片产业三大企业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专注于移动存储芯片的合肥长鑫以及致力于普通存储芯片的晋华集成。)


长江存储是以紫光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国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作为发起人,以武汉新芯为基础注册组建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实施主体。


5月19日最新消息,长江存储购买自荷兰ASML的光刻机运抵武汉天河机场。 这是长江存储的首台光刻机,陆续还会有多台运抵。这台光刻机为ASML的193nm浸润式光刻机,售价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可用于14-20nm工艺。这也从侧面透露了长江存储3D NAND闪存芯片的工艺制程。


在封测领域, 目前湖北拥有方晶电子和芯茂半导体等多家封测企业。其中方晶电子已于2016年确定将分两期新建10条SOT-23微型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


在材料方面, 晶丰电子的封装胶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正在切入到代工厂的供应体系;同时,湖北兴福电子也开创了国产化电子级磷酸用在8英寸及以上集成电路的先河,并且与格罗方德、中芯国际等大厂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自2007年富士康落户以来,湖北还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巨头先后在汉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如IBM、华为、中兴、联想、小米等。极大地提升了湖北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的供给能力。


结束语


虽然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然而想要真正在打造“中国芯”的道路上,承担更多责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湖北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还是在武汉。在5月19日的“2018中国光谷集成电路投资合作交流会”上,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光谷将依托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打造占地1万亩的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参与世界竞争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并且将出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方位促进集成电路发展。


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除容纳长江存储一期、二期和三期建设项目外,还将建设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半导体设备基地、封装测试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湖北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武汉ICC中心、国际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应用产业化基地、存储芯片控制器及模组基地等一系列重磅配套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