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历史上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开疆拓土方面的伟大之处,以及他们不同的策略在股票交易中的类比。同时,作者也分析了当前股票市场的态势,包括主升和震荡两种情况的不同交易策略。最后,作者提出了对于明日主线题材的推演,强调了在股票交易中需要关注大势和新的逻辑节点。
交易者需要从他们的策略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论,根据市场态势灵活调整交易策略。
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之前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提问:
问,历史上在开疆拓土这方面,
汉武帝刘彻跟唐太宗李世民谁更伟大?
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一定前提条件,那么根本没有唯一的答案。
因为这两个人,代表两种不同的打法。
李世民的打法是,利用草原内部矛盾,通过扶持草原内部的亲己势力,拉一派打压另一派,达到治理目的。
刘彻的打法是,直接跟对方死磕硬干,直到把对方干服了为止。
不加前提条件去讨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将没有答案。
这就如同昨天那个讨论,前几天大跌,问润和软件结束没,银之杰结束没一样,没有答案,因为没有前提。
没有前提,没有锚定,就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我看来,两个人都非常厉害,因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了极致的最。
为何?
因为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一样。
大唐初期,李世民面临的问题是,国家刚从战争中走出来,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虽然大唐的总体量比草原逐个小实力要大,但并不足以同草原整体势力抗衡。
因此,此时适合李世民的最优解法是:
利用他们内部矛盾,
拉一派,打一派,
进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武帝时期,汉朝经过他爷和他爹的文景之治,已经攒足了丰厚的家底,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仓库里连陈米都放不下了,穿钱的绳子也都烂了。
武帝
是个
妥妥
富官三代,而且当时草原部落也都非常团结,利用草原内部矛盾分化他们的策略缺乏现实土壤。
因此,
此时
适合刘彻的最优解法是:
利用自身比对方总量势大的优势,直接和对方硬碰硬,我刘彻家底厚输的起,你伊稚斜输不起。
用在股票上:
刘彻手法,适合主升。
李世民打法,适合震荡。
回到现实。
就说大盘指数,节前和节后有什么本质区别?
简单讲,节前是单边主升,节后是弱势震荡,尤其最近这几个交易日更如此。
再回忆节前的题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基本上全是高举高打。
因为当时处于情绪主升阶段,势能很强,直接干就完了。
如下图右,是跨境支付的华峰超纤在节前节后那一段,天天连阳。
而最近三个交易日,跨境支付已经逐渐起变化了。
首先是上周四,高位股整体退潮。
其次是上周五,跨境支付主动修复,率先从低谷中走出来。
但再想想,节前节后的跨境跟上周四退潮后的跨境是有本质区别的。
节前突出一个,恒强,退潮后突出一个,分化。
前者是汉武帝打法,后者是李世民打法。
上周五是退潮后,
此时跨境修复,资金倾向于选择李世民打法,进而选择四方精创,如上图左。
昨天跨境高开低走震荡,今天跨境再度修复。
如果此时资金选择四方精创,那就属于高举高打,刘彻的打法。
适合吗?
貌似并不适合。
因为刘彻的打法需要家底厚,拼资产,适合主升。
(但作为正常推演来讲,其实只能预判到今天跨境可能会修复,而四方不会太差,但预判不到资金会拉华峰或小商品,有一说一,至少我事前想不到。)
于是,资金又重新选择华峰超纤,以及昨天高开低走的小商品城做反包。
这里面个股之间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
老龙头,新龙头,新龙头竞争者,等等。
华峰是老龙头,(局部)新龙头是四方,以及四方的竞争者小商品城,或者,另一个时间节点的华峰。
此时,你再把我昨天的文章看一遍,里面提到启动型的交易策略:
所以,对于最近三个交易日在跨境支付的交易策略:
大势上退潮后修复,适合李世民打法,上周五干四方精创,小商品城,中油资本等首板,这是对的。
昨天如果接力,适合做四方精创这种核心分歧低吸。
而今天修复再去博弈,不适合刘彻强推打法而适合李世民的策略,那就是:
做新的日内启动,如首板。
也就是,小商品城,或,华峰超纤。
虽然最终华峰和小商品都炸板了,但盘中的资金脉络,就是按照上面所提到的。
这也是李世民打法的后遗症。
因为他是通过你的背书,进而拉一派打压另一派,但此时被打压的那一排
未必真心服,只是当时他不如你强,所以被迫服从,而一旦你表现出虚弱,对方会立马反水。
因此,这种玩法只适合初期,你很强大,别人无法奈你何,这套打法怎么用怎么顺手。
而一旦后期,当你表现出虚弱时,你扶持的力量也无法压制另一派时,局面随时都会反水。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当你不敢让股价高举高打,而是另立山头时,说明已经虚了。
比如,前天拉四方成功,因为当时刚退潮大家反应不过来,而今天不拉四方,而是改拉小商品和华峰,另立山头,这就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