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财经推出微信查行情 1秒查行情 查资金 诊股票】发送“股票或基金代码、简称或股票首字母”查询最新行情,发送“股票+资金流”查询资金流向,发送“000001好不好、怎么样、诊股“问诊股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2035版总规全获批,22个超大特大城市重排座次! ·  13 小时前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2 天前  
温度新闻  ·  突然集体爆发!飙涨! ·  2 天前  
陶博士2006  ·  250221 汰弱留强 ·  2 天前  
贵州法治报  ·  这笔钱别忘了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同花顺财经

“比牛市还牛” A股保险指数飙涨47%创10年新高

同花顺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3 19:10

正文

点击上方

同花顺财经

关注我们!


今年来,A股保险指数大涨47%,不仅超越2015年牛市的盛况,还站上十年来的最高点,以至于有业内人士发出“比牛市还牛”的惊呼。历史上,保险股走势一直是“慢慢涨,急急跌”,为何今年画风突转?本专题从保险业半年成绩单的视角,剖析A股上市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的表现。

截至昨日收盘,保险板块总市值2.3万亿元,保险板块市盈率22.7,市净率2.6,A股6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601318)成为首家总市值突破万亿的公司。保险指数本年涨幅达47.55%。

“过去8年,我一直在推荐保险股,但总被嘲笑跑输市场,今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今年保险是大金融逻辑最强的子板块。按跌入即买入操作没有任何毛病。”华泰金融沈娟团队表示。

早在今年初,国内券商分析师和海外知名投行就密集向机构投资者推荐保险股。保险股凌厉上攻,与机构投资者的热情参与分不开。近日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显示,二季度基金增持比例最大的行业为非银金融,其中加仓集中在保险领域。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尽管保险股已涨很多,但从长期投资的逻辑来看,估值仍不高。主流券商分析师对保险股仍给出持有或买入的建议。


五大逻辑支撑大涨


多位长期观察保险股走势的业内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上半年保险股上涨,主要由五大逻辑支撑:保险市场需求旺盛、保险公司内含价值增长快速、利润结构调整向好、准备金补提的不利影响见底,以及严监管环境下保险投资趋于稳健。

上半年,保险业保费同比增长15%,增速有所下滑,但上市公司的表现要远好于行业平均。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601628)的增速均超平均,同比分别增加32.91%、24.1%、18.3%,新华保险(601336)仍是唯一一家上半年原保费负增长的上市险企,同比下降13.8%。

新华保险的业绩同比下降,但股价却创新高,成为分析师口中弹性最佳、推荐最多的保险股。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认可新华保险的转型升级,转型后公司健康险占比达40%,为内含价值增长持续提供了基础。

“理财保单新业务价值率一般在20%~30%,而重疾险一般在80%以上。保险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增加业务价值,效果可见一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保障型产品大发展,带来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的提升。“预计今年保险板块新业务价值增速35%~45%。”华泰证券(601688)沈娟团队称。

产品结构优化对保险公司内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理财型险种的减少,让保险公司对利差的依赖缩小,转向费差和死差,将使三差的利润贡献更加均衡。

中信证券(600030)邵子钦团队表示,向保障转型,是提升内含价值可靠性和盈利确定性增长的基础。“因为当下能够找到最可持续的利润来源就是纯保障型保单下的死差。以平安为例,存量业务的利润结构中,长期保障型保单占比高达69%,折算成死差预计贡献在60%左右,是可以确定兑现的利润。”

多家券商认为,长端利率的准备金在移动平均线平滑中释放利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体现出来。

2016年,上市保险公司因为750日移动平均国债到期收益率的下行而大量补提准备金,消耗掉百亿利润。今年,随着长端利率的企稳回升,多家券商预计保险公司准备金补提的压力在2017年二三季度进入尾声,2018年可能释放准备金,将对同比利润产生正面的影响。

去年以来,保险投资成为监管从严的重要领域,监管要求保险资金回归本源,强化资产负债联动,令保险投资的风险偏好明显降低。一位保险资管人士坦言,今年业绩压力相比去年较好,主要是因为保险资金偏爱的白马股今年取得了不错的回报。


下半年干扰因素隐现


受监管政策影响,去年4月以后,万能险保费收入明显下降,寿险行业规模保费的增速下滑明显。

今年上半年,寿险业规模保费呈负增长,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保险市场业务高度集中在大公司,上市公司的保费表现尚可,但下半年即将出台的134号文,对销售端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今年10月1日,《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将正式实施,要求两全险和年金险5年内不得返还,且对每年返还的金额作了限制,还要求万能险不得以附加险方式存在,保险产品不得以理财名义销售。目前各大公司热销的快速返还型产品都需要根据新规自查和整改,10月1日后的新产品在销售端的接受度如何,都值得关注。

长江证券(000783)首席非银分析师周晶晶认为,下半年有公司新单保费增速可能出现负增长,这或将成为股价的干扰因素之一。但也要看到,牺牲规模换来的是业务价值的增长和利润的改善,因此短期干扰并不改变长期趋势。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未来750日移动平均国债到期收益率继续下行的概率不大,但是如果长端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可能令保险公司存量资产的损失吃掉新增利润,而到期资产再投资风险也会增加。


平安证券缴文超认为,保险利率快速上行或下降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债券投资信用风险、以及政策趋紧超预期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去产能助推价格反弹 钢铁行业上半年业绩亮眼


在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协同作用、共同发力,使钢铁行业顺利度过了产能过剩和业绩探底的艰难阶段,行业迎来逐步复苏态势。

从A股钢铁板块已发布中报预告的上市公司看,行业整体业绩亮眼。供给端的收缩与转型,行业复苏带来的需求扩张以及原材料价格走弱促使成本降低,均助力钢铁行业在新形势下呈现新面貌。

在业内人士看来,钢铁行业发展面临新动向与新挑战,基本面向好态势显现。并且,在不断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今天,行业细化领域的差异也由此展开,值得关注。

供需紧平衡下行业利润上升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A股钢铁板块已有2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22家预喜,占比88%,两家业绩预忧,1家业绩不确定。

其中,太钢不锈(000825)、首钢股份(000959)、鞍钢股份(000898)、三钢闽光(002110)、河钢股份(000709)等10家公司预计净利同比增长超100%,宝钢股份(600019)、沙钢股份(002075)、酒钢宏兴(600307)3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韶钢松山(000717)、凌钢股份(600231)、*ST华凌预计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业内人士认为,钢材价格回升是业绩持续向好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看,需求优于预期、供应不及预期则是钢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上半年,钢铁市场整体处于供给紧平衡状态,加之库存波动下降,两者共同助推钢价保持较高水平,进而带来了行业利润的持续走高。

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整体上均有较明显上涨,从而奠定了钢铁企业业绩持续向好的基础。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统计,截止到6月30日,Myspic综合价格指数133.52 点,同比增长49.64%,其中长材价格指数151.65点,同比增长57.36%;板材价格指数116.17点,同比增长40.98%。与年初相比,Myspic综合价格指数增长4.50%,长材价格指数增长12.72%,板材价格指数下降4.22%。

而钢价上涨背后是需求端与供给端共同作用的结果。申万宏源(000166)研究表示,从产能端看,钢铁行业上半年完成年度去产能目标84.8%,减少产能4239万吨。供给端方面,虽然合规产量大增,但地条钢产量退出更多,预计地条钢出清影响今年螺纹产量6500万吨,其中上半年超过3000万吨。

需求端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下游需求总体旺盛,板材去库存化加速。如地产表现超预期,1月至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8.8%,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9.5%。此外,基建稳增长,挖掘机爆发,汽车家电稳定,进一步带动需求扩张。

下半年板材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