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专稿
-
作者:吕景胜
-
来源:紫网在线(ziwangzaixian)
近日《中巴铁路开建内幕:西部危机?》一文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该文主要观点是:中国西部周边中亚,南亚,西亚等穆斯林国家形成铁路连通,处于中心位置的喀什,无疑是繁荣中心,开通客货运,地广人稀的中国新·疆成为周边国家穆斯林争相前来定居的地方,假结婚,非法居留,非法移民,逾期居留,将是无比头疼问题,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将受到威胁。
铁路的贯通,使得周边穆斯林大联合,印度毗邻巴基斯坦的有2亿穆斯林,巴基斯坦1.8亿,中国新·疆1400万,中亚五国6500万,阿富汗2800万,伊朗8000万,土耳其8000万,居然超过6亿。一旦开通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国新·疆可能失控,甚至波及西藏,青海,毕竟他们宗教感情超过社会情怀。有可能演变成中国跟周边6亿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线,危及中国同整个穆斯林世界关系。
中国是不可能阻挡如潮水般涌向西域的巴基斯坦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的穆斯林人口合起来不少于5亿!所以该文建议政府需要慎重考虑,不能被表面的经济利益蒙蔽,要考虑重大战略利益。
笔者认为该文的提醒虽有一定参考,但整体来说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且对中国建设中巴等铁路的国家战略没有到位的解读和阐释,需从以下方面评价、探讨该文观点,探讨防范中巴等铁路建成后新·疆反·恐、反·独对策。
一、何为“潮水般涌向西域的巴基斯坦穆斯林”?中巴等铁路建成后我国新·疆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穆斯林迁徙?
先来看看历史上大规模人口、族群、民族迁徙的原因和形式,归纳以下大致几类:
1、游牧民族迁入农耕民族的迁徙,如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的大规模迁徙。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
2、社会动乱、战乱引发的迁徙,中国历史上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 多万。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3、封建国家统治者主动发起的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4、因遭外部侵略的迁徙,欧洲民族大迁徙是因为在公元4世纪到公元7世纪有多个其他民族的不断入侵欧洲大陆,导致欧洲本土族群不得以向外迁徙。
5、反客为主,逼走主人的迁徙,最初古罗马和古希腊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对那些被他们打败的外族人有着严格的警惕和控制,不允许外族人(当时称为蛮族)越界。随着时间推移,古罗马逐渐对外族人放松警惕,慢慢开始吸收外族人引进城内干各种苦力活。后逐渐壮大的外族人帮助罗马对外作战,逐渐掌握了罗马军队的指挥权,便开始占领罗马领地,之后便成为了外族人的领地,古罗马人不得不进行迁徙。
6、族群受所在国压迫、剥削、迫害不堪忍受主动回归的迁徙,如1771年土尔扈特人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部发动起义,冲破沙俄截击返回祖国,史称“东征”。还有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印尼受迫害同胞大规模撤侨。
7、开发新大陆的迁徙,如欧洲移民对美洲、澳洲的开发,如我国的“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蹚古道是茶马古道,下南洋和赴金山都是去国外。
8、战争导致的难民迁徙,近年的美国中东战争所导致的欧洲难民潮。
总结上述,排除特例,大规模人口、族群迁徙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迁出国、地区落后贫穷、战争动乱、社会动荡;迁入国、地区相对稳定、地广人稀、资源丰厚、未开垦处女地。笔者认为中巴、中吉乌铁路等泛亚铁路建成后不会出现大规模穆斯林移民中国新·疆的后果,理由如下:
一是目前看不到引发中亚、南亚战争、社会动荡的原因和征兆,除非美国再在中亚、南亚发动若干有规模的战争,再制造铺天盖地的难民潮。
二是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时期的中亚、东亚诸国人民安居乐业,且有政府出境管制,不可能也没必要发生历史上那些大规模人口、族群迁徙。
三是当今中国是强大的主权国家,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更不是国门大开侵略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岁月。国家有严格的入境管制,对旅游、经商、长短期逗留、居留、限制居住等等有一整套管理措施,可以预防性预警控制人口、族群流动。我国对入境外国人的普通签证分为12个类别,实施严格入境管制。
四是泛亚铁路建成前中亚、东亚诸国早有公路联通,且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皆与我国陆路或山脉接壤,如具备发生大规模人员迁徙的重大动因、社会事件或危机灾难借助公路甚至没路大规模人员迁徙一样可以完成。
五是中亚、南亚国家发生诸如非洲国家那样的大规模血腥种族冲突、种族清洗所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的概率不高。
六是我国不会象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基于所谓“普世”政治正确,自不量力主动宣布接纳大规模难民。
二、中巴铁路建设是中国陆权对抗海权战略之纲,在一带一路整体战略中占有重要一席。中巴等铁路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商业利益和价值。
巴基斯坦面临诸如电力短缺,能源短缺,企业停产,资本外逃,失业率上升,出口增长受阻,安全形势差、政局持续不稳定、政治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巴基斯坦一家独有,印度、阿富汗、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其他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巴基斯坦-阿富汗交界的巴基斯坦联邦管理部落地区是来自周边各国各种宗教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组织的集聚地,恐·怖势力会顺着这些渠道向周边各国蔓延。其连锁反应必然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修建中巴等铁路的战略意义及价值在于:
1、我们自己消化产能过剩,拓展发展空间,寻求陆地出口,获得印度洋出海口投资、商贸、军事等战略利益,加强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2、中巴铁路连接出海口瓜达尔港,瓜达尔港有着极其特殊的军事价值。最近中国承建的瓜达尔港开航典礼刷爆了朋友圈,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也有人形容中国获得美苏没有抢到的地球支点。
中国一旦建设好了瓜达尔港这个深水良港,中国海军将控制中东石油运输的大动脉赫尔木兹海峡,这是印度的能源生命线,只要印度轻易妄动,中国和巴基斯坦随时可以切断印度的石油供应。再者,只要中国在瓜达尔港建类似于萨德那样的情报监测系统,那么整个中东和南亚都没有什么重要的目标能逃过中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