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于2024年5月成功上线,它将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能够切实解决检察一线办案实际需求。”省检察院数字检察办公室检察干警白琦瑞一边操作平台一边向记者介绍,知识服务类案系统是集检察专业知识全面检索和类案服务智能推送于一体的数智应用平台,可以有效帮助检察官认定案件事实、查询适用法条、制作检索报告,是检察官办案的“好帮手”。
一键推送“五星级案例”,类案分析高效精准。
前不久,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张红亮审查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
鉴于办理此类新型犯罪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量刑建议各地参差不齐等情况,张红亮决定找知识服务类案系统来帮忙。
办理中,当他把相关案件信息上传到知识服务类案系统后,直接点击“类案推送”,立即得到全国范围内好几个相似案例。
这些案例,都有与其办理的案件匹配度的星级标示。对于匹配度较高的“五星级案例”,张红亮认真查阅学习。
知识服务类案系统推送在办案件与被比对案例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直观展示法院观点,方便检察官全面了解每个类案的主要特征及裁判倾向,快速筛选所需类案。“参考案例库,让我对该案准确定性更有把握。”张红亮说道。
“我们此前在办案中发现,案例检索推送的案例量多,且角度多维,以往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可能就忽视了。”张红亮说,知识服务类案系统为一线办案人员提供明确指引,有利于统一办案标准,确保类案公正办理。
办案要规范,更要高效。记者注意到,从案件定性、事实认定、争议焦点、适用法律等环节,几次点击确认,类案处理意见和法律文书便完成了自动生成,全过程可实现“0输入”,极大缩短了筛选信息、获取知识的时间。
智能检索权威法律知识,一站式在线学习。
“可以从知识服务类案系统获取大量的知识服务,是检察人员的‘百科全书’。”涞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孙莎坦言,作为办案人员,他们希望获取知识的渠道越集中越好,知识服务类案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据介绍,知识服务类案系统依托中国知网资源优势,其内置的“法条知识图谱”功能,为检察官提供了立体化的法律学习平台。
该系统能够聚合检索业务所需的法律法规、论文、案例等各类知识要素,既能便捷查询日常所需,又能提供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孙莎举例,针对“代购境外药品”等新型行为定性问题,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构成该罪名的前提,除了刑法规定,检察官还需要查清药品经营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又是怎么规定的。该系统的法条检索功能即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法条,帮助检察官快速掌握“违反国家规定”核心要件情节认定。
“这种‘办案+学习’的模式,启发式学习各类法律依据、案例解析、业务解读等内容,并对知识要素与案例要素进行叠加处理,帮助检察官以学促工、工学相长。”孙莎评价道。
此外,知识服务类案系统全面深度嵌入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可适用于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民事支持起诉等多个办案场景,实现全办案流程知识服务;与河北省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对接,推动跨平台数据共享、技术共享,全方位赋能河北智慧检院建设。
近年来,省检察院紧紧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要求,积极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据介绍,自2024年5月,知识服务类案系统上线以来,总访问量达58.5万人次、日均访问量千余次、检索各类检察业务知识24万余次,下载文件6.3万余篇,推送类案信息2.7万余次,生成类案检索报告7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