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星河的诺奖解读会
春节假期刚过,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将于2月10日开启虎年第一期 “地球系统科学论坛”,其主题之一为 “解读诺贝尔奖获奖者对气候变化科学的先驱性贡献”。
嗯?又是解读?这样的主题貌似出现过很多回了。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对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开创性贡献”,一半授予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阿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另一半授予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表彰他 “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之间的相互影响”。
自10月5日颁奖以来,无数的公众号、网站、杂志社有着大篇幅的报道和解读,当然了,也不乏一些蹭流量的。看得多了,总给小编一种错觉:是中国人得了诺贝尔奖吗?
据不完全统计,诺奖公布后的俩礼拜,已有五次关于诺奖解读的报告会。
2021年10月8日
2021年10月10日
2021年10月13日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第27次咖啡角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安排为诺贝尔物理奖工作解读,分别由袁乃明、李庆祥、宋朝阳(Hasselmann的再传弟子)老师分别介绍Hasselmann的随机气候理论、气候变化指纹识别、海洋动力学贡献:吕建华介绍Manabe和Wetherald(1967)的单柱气候模式以及Manabe在气候模式和模拟方面的若干重要工作。
2021年10月15日
2021年10月18日
以上报告可在「happy科研」公众号后台联系小编获取录屏。
国内气象界大佬对于此次老外获奖的热情可见一斑。
我多么希望,有任何一家国内的气象类高校和科研院所能邀请真锅君来做一场报告,哪怕是半小时的“云端相见”。
对了,推荐一下周天军老师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文章,题为《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从温室效应到地球系统科学》。
【论文信息】
周天军,张文霞,陈德亮,张学斌,李超,左萌,陈晓龙,2021: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从温室效应到地球系统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https://doi.org/10.1360/SSTe-2021-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