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梦。
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
5月28日在深圳我们要举办一周 壹周·年的分享会。
本来是打算老老实实再写一篇宣传文案,下午坐在公司开始构思文章,忽然回想起四年医学僧生涯而最后却不从医...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刚入学时全院一起宣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医神阿波罗,阿克索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判断力所及,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接济之...
四年下来,待过临床大致明白了以下这些:
一、医学很大,同时也很小。医学实在是太复杂了,领域很多,而且想要精通至少也得博士级别。
二、医学从来不是纯粹的科学,医学从来就是:
To Cure, sometimes.
To alleviate, mor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
我曾经的一位病人,肢体活动障碍四十年,他的脸和嘴角始终歪斜,右手肌肉不时痉挛,姿态异常很难纠正。每次去帮他做康复时,他总是咧着嘴冲我无意识地笑。
但每次治疗结束我都会不断拷问自己:这样子的康复还有意义吗?
我没有答案。
但我仍然觉得我们仍要坚持寻找光明,就像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
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
中山医大概是医学生心目中的一座殿堂,这里有凌晨四点还在实验的学生;有彻夜通勤的自习室;有学术与临床两手抓的大教授...
但学习始终是枯燥且痛苦的,尤其医学。那些拗口难记的概念,背上数十遍好像也还是难以记住。在学校的时候总觉得医书太枯燥,不如王小波好看、不如劳伦斯好看、不如渡边东野村上好看...
脑子里也始终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后来就开始做起了PPT。
刚开始在网上慢慢学,一步一步摸索,研究操作,然后自己做模版/写教程。
快两年多下来竟然也积累了十万粉丝,知乎点赞快到20W了。
在临床实习的时候也因为PPT这个特殊技能,在医院讲过课,应该是医学实习生中为数不多能自负盈出的。
实习结束那天,做完最后一个病人,忽然觉得有些空,十个月就这么结束了,内心似乎没有一丝波澜...其实在医院也和其他地方一样,一样需要处理人际关系、一样需要知己本分,而且你还能看到各种人情冷暖。
我想经历过临床的医学生,一定都比以前成熟很多。
而且我们几个小伙伴运营一周进步也已经将近一年多,工作室也从线上迁到了线下。
之后会把精力更集中在打造【知识产品】上,也希望大家之后能继续关注一周的内容。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而在一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办了这场活动《壹周·年—青年,不迷茫》。如果你恰在鹏城(深圳)或其附近,不妨抽空出来参加下,
相信你一定能结识一群和你一样可爱的人。
阅读原文可查看具体活动详情,
长按扫描二维码直接报名。
#一周·年 特辑#
来认识下一周进步背后辛勤付出的小伙伴吧~
我们5月28日深圳见喔~!
毕
业季 | 如何做出99分的答辩PPT
(推荐)
职场不是欢乐颂,但她的身上都是我们的影子。
(推荐)
我们的生日 | 就算死,也要死在目标上
三个维度,告诉你面试官看重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