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这个时候提住房消费如何影响房地产趋势?
☞
文|马光远
在介绍五中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上,统计局局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记者关于全面促进消费的提问时,提到了
“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的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关注。
宁吉喆表示,
“十四五”期间,将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展服务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
在这次的五中全会上,“双循环”战略被正式确立为“十四五”的战略思想,而全面促进内需对于真正
实现
“畅通国内大循环”
至关
重要。
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
扩大内需
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站在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
畅通国内大循环
的角度,理解中央这个时候提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就比较容易。
首先,这个时候提住房消费绝非要放弃“房住不炒”这个基调,或者让房地产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
不管中国经济发生任何情况,
“房住不炒”的基调都不会变
。这涉及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的基本定位。十九大以来,高层不断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是房地产政策定位的颠覆性的纠偏,房地产政策从从过去的经济政策回归到民生和社会政策。抑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符合房地产民生政策的定位,这个定位,任何时候都不会变。
其次,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特别是,在“双循环”战略之下,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实现中国从农村国家到城市国家的真正嬗变,意味着房地产仍然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把高房价与房地产的发展混为一谈。
房价太高,房价上涨太快当然会引发很多问题,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未来的城镇化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让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改善,让市民住上更好的房子,这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这点不应该被反对,所以,促进住房消费的提法没有任何错,之所以引发误读,和过去每一次经济下行,都把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工具,从而导致房价大涨有关。
第三,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已经解决了老百姓的基本居住需求问题。
房子短缺的历史基本结束。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房子不够,房子短缺,进入到好房子不够,住房条件不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改善住房条件,如何完善基本配套,如何提升居住水平,会成为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
房子够了,但好房子少,优质城市的优质房产仍然稀缺,这将是长期的,特别是,随着人们对房子功能定位的不断提升和变化,人们对房子赋予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必将引发房地产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裂变。
第四,在过去20多年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房地产的“小周期”,每一次房价上涨,房地产政策的精准程度不够,在打击投资投机的同时,也打击了自主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每一次政策收紧,基本都会伤及真正的自主需求者。
特别是这一轮调控,一些城市对改善性需求的打击不亚于投资投机需求。
就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家庭结构而言,一个家庭拥有两套住房是常态,也是基本需求。为老人,为孩子上学。这样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同时,过去购买了第一套住房的,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善住房的需求迫切,但一些城市对于第二套住房的首付甚至达到了80%。根据我这么多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观察,基本居住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是不可能导致房价暴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