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3)
“书是你的命,书是你的娘老子,你怎么跟它那么亲密?连饭也不想吃了!”由于痴迷书本,凌达珺常常被父母训斥。然而,他却嘿嘿一笑,依然故我地埋头于知识的海洋之中。
读古书,他敬仰书中的豪杰义士,尤其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浩气长存的文天祥......读新书,他对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崇拜之余,孕育了他一颗纯净而善良的心灵。他的心智被先贤的理论启迪,他的情结被英雄的故事打动,他的品行被高尚的人格感染。故而,他常常暗自思量:“吾辈今生当如斯,矢志不移。”那些彰显时代灵魂的光辉名字: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向秀丽、雷锋、王杰、焦裕禄......就像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深深地镌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陶冶着他的心智,鞭策着他的成长。然而,书籍给他光明的同时,却使他看不见生活的阴影;书籍塑造他坚正操守的同时,却留下了易污的天真;书籍让他懂得了珍惜,却销蚀了他辨识黑白的能力;书籍怂恿他拥抱玫瑰,却使他屡遭芒刺的侵害......他为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是:“生可平庸,死必高贵”。以至于,情不自禁时,便用铅笔或钢笔把书中所喜欢的人物恭恭敬敬地临摹下来,装订成册。虽说没有名师指点,却一笔一画都渗透着他发自内心的赤诚。故而,不仅被同学们争相传阅,也常被老师借去鉴赏。在少年凌达珺的心中,似乎生活就得与梦想相随:“我为梦想生,我为梦想活,无梦想的生活,毋宁死。”故而,他在鹏游蝶梦的幻觉中便成了友人眼里的“书呆子”。
除了读书习画,凌达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情趣和炽热的期待。对于武场、艺海......虽说也无限地神往,可是,由于顾忌父母的负担,他便选择一些不需要金钱支撑的项目,譬如:游泳、跑步、徒手体操等。
只要有可能,他便与同学们以“抬石头”的方式凑钱买器械……穷孩子避实就虚的生活,炼就了凌达珺非同凡响的自持能力,也令他的精神内涵独树一帜,就像同窗好友常在自己的作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达珺同学是一位暖水瓶似的人物——外冷内热。看似难以接近,却待人满腔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