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药业前期披露的2017年三季报显示,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隆华泽”)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依旧停留在20%,对应持股数为2435.57万股。
这也意味着,汇隆华泽在今年一季度快速打出一连串“举牌组合拳”后,便再无实质性举动,其当初立下的“增持约定”并未兑现。
在今年2月7日至3月24日期间,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曲线控制的汇隆华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四度举牌天目药业。面对着举牌方的咄咄逼人,不知汇隆华泽“是敌是友”的天目药业随后紧急停牌筹划资本运作。
在监管部门的关注问询下,汇隆华泽3月末与天目药业控股股东长城集团展开了“隔空喊话”。长城集团当时明确表示,其对相关股东以谋求天目药业控股权为目的的举牌行为是不欢迎的。汇隆华泽也毫不示弱,其在3月末回复上交所问询时称,在持有天目药业20%股权的基础上,计划在此后六个月内继续增持2%至5%股权。
基于上述背景,结合三季报持股数据,投资者最关注的无疑是,当初信誓旦旦要继续增持的汇隆华泽,为何突然就“按兵不动”了?
对此,一位曾经举牌过上市公司的资本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对一些外来资本而言,其最初举牌上市公司的目的,往往是以股权为筹码,从而获得一个与上市公司沟通对话乃至合作的机会,汇隆华泽可能也属此类。“如果你一点股权没有,直接去和上市公司或大股东谈,人家可能不会理你或轻视你。”
的确,在四度举牌天目药业后,汇隆华泽今年3月末曾表示,作为天目药业第二大股东及地方国资的资本平台,希望与上市公司合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公司经营业绩。
而从后续动向来看,以持股作为“敲门砖”的汇隆华泽,在今年5月6日与长城集团及天目药业管理层进行了初次见面。根据当时的表述,“双方作了初步沟通,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和交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