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以“实体经济如何破局”为主题,对全国500家样本企业进行了调查。300多名企业家为未来能够冲出重围的企业做了“画像”,我们总结出这五类实业“新物种”。
/
文|《中国企业家》商学院 徐征香 编辑|黄秋丽
实业是价值的创造者,是财富的基石。作为商业史的记录者,《中国企业家》一直以来对实体经济寄予极大的关切。2017年,《中国企业家》以“实体经济如何破局”为主题进行了两会调查,这已经是连续第六年我们对企业家们进行深度调查。
在今年的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实业到底遇到哪些问题,未来有竞争力的实业公司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实体经济如何破局?
我们向全国各地的500家样本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采访,收集到326家企业的意见信息,其中也挑选了20家行业代表企业进行深度电话访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家们对实体经济的看法和建议。
从问卷结果来看,45.06%的企业认为将继续处于长周期的底部,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不容乐观。目前受访企业对未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看好程度仅为6.45(10分制),不甚乐观。对于“实业难”的问题,“高成本、重税负、创新弱”是企业家们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中国企业家》还对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进行了画像。结果显示,技术积累型公司、产品主义导向的公司、顺应消费升级潮流的公司、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融合中找到机会的公司和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公司才更有可能突出重围,成为实业“新物种”。
《实业“新物种”——2017百名企业家两会调查报告》的原文发表在2017年《中国企业家》05期杂志,以下为报告原文: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整个2016年,从民间到政府、从国内到国外,关于实体经济的争辩和讨论,从未停息。这个话题如此火爆,以至于它随时可以点燃人们的情绪,制造出巨大的舆论漩涡。
2016年初,一份《实体店阵亡名单》在网上流传,实体店关门、倒闭潮来袭。梅西百货、万达百货、香奈儿、沃尔玛、家乐福、7-ELEVEN、麦当劳、咖啡陪你、美特斯邦威、李宁等知名品牌,都在这份死亡名单上。很多人认为,压垮实体的“真凶”是电商。
2016年,万科、伊利、格力、南玻等一批老牌龙头上市公司遭到险资举牌,实业与资本的关系成为年度话题。险资举牌与飙升的房价一道,引发了对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关厂炒房”“卖房保壳”“脱实入虚”更是成为年度经济热词。
2016年底,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对中美税率的比较,引爆了“死亡税率”的话题,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引发全民讨论。
与此同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宣布了新的计划,大力推动制造业复兴,中国实体经济的外部竞争也在加剧。中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实体经济受到了空前关注;2017年初地方政府“两会”上,实体经济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
实体经济受到空前关注,既是因为“危”,更是因为“机”。
危险是显而易见的。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下降;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水平不足2015年的1/3,是有该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速。
机会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实体经济都在经历一场并不轻松的洗礼。自184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成为这100多年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时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高科技正在深刻地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在被扬弃。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制高点。
正如工业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科技时代、信息时代将会出现实业“新物种”,重构我们对传统实业的认知。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实体经济领域发生,创新和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成功的永远是少数——任何一场变革,都会造成少数成功者的脱颖而出,而大部分会失败,并成为变革的成本。这是当下“实业难”的大历史背景。
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所有的人有机会站在同一个起点上。成立100年、10年和1年的公司,也许面对着相同的机会。也许成立1年的新物种,会秒杀成立100年的老公司。
虽然当下实业萧瑟,中国却处于一个巨大的风口之上,那就是消费升级。按照国际惯例,人均收入突破6000美元意味着消费升级,2012年中国人均收入突破6000美元。广袤的市场、巨大的人口,这场消费升级运动将催生一批优秀的公司。
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怀疑未来。到底你是历史性地被淘汰,还是历史性地获得未来,主要看你能不能突破自己,成为适应新商业环境的新物种。
实业是价值的创造者,是财富的基石。作为商业史的记录者,《中国企业家》一直以来对实体经济寄予极大的关切。2006年以来,中国制造亟待转型已成共识,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中国企业家》杂志共推出十多篇封面及重磅文章,记录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2017年《中国企业家》以“实体经济如何破局”为主题进行了两会调查,实业到底遇到哪些问题,未来有竞争力的实业公司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实体经济如何破局?
我们向全国各地的500家样本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采访,收集到326家企业的意见信息,其中也挑选了20家行业代表企业进行深度电话访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家们对实体经济的看法和建议。
从参与调查的样本企业构成来看,民营企业占比达77.78%,此外还有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多元化股份等不同所有制企业。按营收规模划分,则以小微企业为主,年营收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为59.26%,超过一半,营收10亿~100亿和100亿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仅占10%左右(见图表1)。
从问卷结果来看,45.06%的企业认为将继续处于长周期的底部,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不容乐观(见图表2)。目前受访企业对未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看好程度仅为6.45(10分制),不甚乐观。
同时,30.86%的企业对2017年公司经营状况的预判为“与之前相比,公司增长将放缓或出现经营困难”(见图表3),而该问题在2015年两会调查结果中占比仅为11.27%。
年初,国家统计局就发布了2016年全国工业财务数据,规模以上工业无论在销售增速还是利润增速均有转好态势,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多数企业对国内经济以及企业经营状况信心不足。
一、外因:高成本、重税负
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超过半数的企业家归因于原材料、人力、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税负压力大、各种非税费用多。
另外,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本“脱实向虚”,来自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冲击等因素也相应地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见图表4)。
(1)最近三年原材料/人力成本大幅增加
问卷结果显示,只有33.95%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涨幅低于10%,16.67%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涨幅低于10%。也就是说,66%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涨幅高于10%,83%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涨幅高于10%(见图表5)。
最近三年企业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涨幅在10%~20%是一个比较可信的数据。
41.36%和46.30%的企业选择了这组数据,这说明最近三年企业成本上升的幅度很高。原材料成本上涨既有市场规律作用,也受到人民币汇率贬值,国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政策影响。与此同时,高房价推动房租上涨,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工资的上涨也是普遍趋势。
相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涨幅,人力成本上涨的幅度明显更大。
整体而言,原材料上涨稍显平稳,但波动较大,而人力成本持续上浮,部分时间还出现了用工难问题。“在研发人才这块,很多海外人才回流,提高了人才整体实力。但是基础工人欠缺。”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海在受访时指出。
低廉的人力成本是中国制造崛起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1日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宣告中国企业的人力成本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丧失。从2008年开始,东莞等地大量制造企业开始向人力成本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这种趋势至今没有停止。2008年3月《中国企业家》封面报道:《震荡》,记录了这一变化。
(2)企业税负压力未有根本改变
对当前国家实施的税收政策,有多达44.44%的企业表示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见图表6)。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企业中有超过80%认为税负过重或较重(见图表7),这与2012年《中国企业家》关于“呼吁大规模减税”中94.91%的调查数据相差不大。5年时间企业税负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从企业对税收政策不满意所反馈的原因来看,税负过重,税费种类过多排在了首位。有受访企业反映:“除了税收之外,各种费用负担也很重。而且税务部门寅吃卯粮,年底就让预交明年一月的税收。”
虽然“营改增”自去年5月1日全面推行以来,一定程度上给不少企业减轻了负担,但是仍有59.63%的企业认为“和之前相比,税负压力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有24.84%的企业认为反而“比之前加重了”(见图表8)。此外,税改政策执行不到位,改革力度不足,降税幅度不大,以及行业间税负分布不均衡等也造成了企业对当前税收政策的不满。
(3)房地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近两年来,中国实体经济在严重下滑,而房地产却像打了鸡血一样不降反涨。高地价、高房价以及由此催生的投机游戏,一直存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原本商品属性的房地产金融属性更加明显,通过借贷、加杠杆等手段,房地产摇身一变成为投资赚钱的工具。
房地产“脱实向虚”进而导致资本“脱实向虚”,流入到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本越来越少,实业融资也变得更加困难。问卷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受资本寒冬影响,企业融资困难”的企业达到40.12%(见图表9),不少受访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周期变长,影响生产。
谈及来自非实业的冲击和挑战,北京中讯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敬钧说道:“房地产、金融投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段里疯狂、快速赚钱给实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非实体企业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点缀,不应该抢了实体的风头,反客为主。”
此外,房地产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还表现在推涨土地及房租成本,倒逼企业从沿海迁到内地或海外;吸引家庭和实体企业的资金投入,严重影响实业生产和消费。
房地产投机对实业的侵蚀值得警惕。2013年9月《中国企业家》特稿《煎熬温州》,记录了温州房地产投机对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温州曾经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本城市,温州的小商品一度风靡全球。但是温州也是实业最早垮塌的城市。当深圳在搞产业升级、成为中国创新中心时,温州却全民炒房、放高利贷,不仅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也沦为房地产投机的重灾区,大量企业倒闭,有的行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这种残酷的淘汰游戏至今没有停止。“可能温州最后只有1/3的公司能活下来。”温州当地一位企业家说。
二、内因:创新力不足
从内部原因来看,企业“科研投入少,创新力不够”是造成当前实体经济受困的最主要原因(见图表10)。
在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实体企业会取得成功?
受访企业给出的答案中最多的就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重视技术和研发,打造自身优势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成功。但是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很有限,导致公司创新力不足。
50%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技术、人才的缺乏”、“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科研创新最大的挑战。“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承担的创新风险太大”以及“创新意识不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进步(见图表11)。
三、互联网是不是压垮实体经济的真凶?
70.99%的受访企业认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逐步融合,利弊共存,相互推动”(见图表12)。
40.12%的企业表示“开始关注互联网思维,会依据情况再做进一步打算”,38.89%的受访企业“已将互联网思维运用或渗透到实际操作中,且初见成效”(见图表13)。
可见,对于实业和互联网的关系,人们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从最初的恐惧、对立,到主动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也对当前的实体经济提出了挑战,不仅需要硬件创新升级,传统企业还需要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平台进行按需生产,这也是传统粗放型生产企业逐步往智能制造转变的必经之路。
四、供给侧改革艰难推进,产能过剩依旧严重
2016年,《中国企业家》发起了“企业家看供给侧改革”的两会调查活动,58.1%的企业对供给侧改革给予厚望,认为供给侧改革会产生较大的有利影响。
在本次调研采访中,关于如何看待供给侧改革的问题,超过一半企业给予肯定,并认为这一政策是必要和正确的,但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影响”并未达到企业家们的预想。
从问卷结果来看,仅有16.67%的企业认为供给侧改革对企业影响很大,接近78.40%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小或暂时未受到影响(见图表14)。供给侧改革影响较小,产能过剩依旧存在,受访企业认为,同质化低价恶性竞争依然激烈。
2016年实体经济的问题显得异常尖锐,但很多问题已经存在多年。
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的呼声始自2006年,本刊记者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调查制造业企业生存现状,2007年1月封面报道:《中国制造:斗胆多卖了三五块》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蜕变、死亡、迁徙的故事。
2008年是个分水岭式的年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发达国家需求萎缩,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也受到重创,一大批中小公司纷纷倒闭。2008年9月封面报道《消失的浙商》记录了这场风暴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被淘汰公司的故事。
但转型至今没有完成。从2008年以来,因为需求萎缩、成本上升、消费升级等原因,实体经济进入了一场淘汰风暴,至今没有停息。但也有不少公司却逆势而起,成为现象级的公司。
2016年底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那些不行的实体经济缺少开拓精神,未来30年竞争会更激烈,但也会看到很多新的实体经济出来。”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什么样的企业将冲出重围?本次调研中,我们对未来企业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调研,并且对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进行了画像。
一、技术积累型公司
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重视技术的公司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华为和格力具有代表性。虽然实体经济哀鸿遍野,但华为却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类公司。有人形容家电行业利润率“薄得像纸片”,但2012年至今格力的利润却从6%上升到13%。此外,格力空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55%,全球市场份额22%。
这两家公司的突出表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研发的大力投入,在原创技术上它们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多年以来,华为研发投入占营业额10%,华为2016年规模大约5000亿元,也就是说它的研发投入高达500亿元!这是很多公司无法企及的数字。格力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5%,虽然不及华为,但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投入了。多年积累,让这两家公司具备了与国际一流公司竞争的能力。
“坚持做技术的这几年过得都不错,都有很好的机会。现在中国公司的技术实力不同以往,已经可以到国际上比一比了。”前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说,他从事的是精细化工行业,他创办的另外一家公司也在准备上市。
在我们的调研中,大部分公司的研发投入低于公司营业额的1%,说明对研发和技术尚不够重视。
“做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赚钱没有那么快,要持续投入,耐得住寂寞。”王跃林说,企业家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1998年,任正非的一篇内部发言(后被整理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时成为名篇,有关华为核心价值观的七条“军规”诞生。彼时,中国从“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同时还有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很多企业倍感煎熬。成立10周年、产值不到百亿的华为也一样感到迷茫。当大多数企业还在“追求最大利润率”的时候,任正非说,华为不需要利润最大化,而是要做“世界级领先企业”。正是有“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雄心,让华为立足长远竞争力,在科研、创新能力上慷慨投入,“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才成就了华为的今天。
二、产品主义导向的公司
我们常见的一个现象是,一家餐厅排着长队,旁边的餐厅却无人问津。能烧出一桌好菜,就是竞争力。2008年以来,大量死亡的制造业公司就如同无人问津的餐馆,产品同质化、缺乏竞争力。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实业要有工匠精神。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产品的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专注于做好产品的公司有前途。“过去我们强调企业规模,‘大而不倒’,现在应该更注重企业内在效率,‘小而精’也可以很好。拼谁的胆子大,野蛮生长的时代永远过去了,现在拼的就是效率和质量。”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经过这一场洗礼,商业正在回归其本质,价值决定价格及市场竞争力。
三、顺应消费升级潮流的公司
实体经济俨然一片红海,但很多市场其实是空白,找到空白就找到了蓝海。
2016年以来,中国游客到日本买马桶盖、电饭锅的新闻引发广泛讨论。周其仁教授认为,这种现象里面恰恰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机会:“我们的产品数量没问题,价格竞争力没问题。过去20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品质较好,但内销产品的品质跟不上内需的要求。为什么现在这多人舍近求远去买日本、德国的产品?因为国产的品质太差。另外,收入提升就是人们的时间成本上升,带来对服务便利性的新要求。”
“我们现在不投那种帮人省钱的公司,投的都是让人们生活更有品质感、更有幸福感的公司。”执一资本合伙人李牧晴说,这几年人们对品质的需求已经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验证。他最近投的一个项目叫闪送,是一种同城更快、收费也更高的快递,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平均2个小时能送到。很多年轻人喜欢用闪送,家住望京的李小姐每周都会用闪送从南三环海鲜市场取买来的海鲜,虽然取一趟要花50块钱,这让她感觉很方便。
中国寿险业一张保单的平均保费不到5000元,2012年泰康人寿推出了一款昂贵的年金产品——“幸福有约”的养老计划。购买者可以一次性付清200万总保费,也可以分10年期缴、每年交20万及以上保费。虽然昂贵,这款年金产品却是保险行业的爆款,在高净值人群中倍受追捧,为泰康带来了几百亿的保费收入。
“幸福有约”最大的特色,是它背后有国际水准的养老社区及养老服务体系。客户年轻时可享受保险理财服务,年老时既可选择入住泰康之家养老,也可选择使用保险金自由安排养老生活。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但是高端养老产品因为投入大、回报慢,几乎没有供给。
早在2007年,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在关注养老产业。这位有深厚经济学素养的企业家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人群的壮大,娱乐、教育、医疗、养老已经成为刚需,而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严重落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寿保险业聚集了巨大的资金,能不能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设施投资者和建设者”。虽然养老产业风险很大,但这是一片没有人涉足的蓝海。
如今,泰康已经成为养老产业的龙头公司,吸引了最有消费能力、最讲生活品质的老人。此外,泰康还有医院、墓地等全链条的养老服务,泰康已经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保险公司的认识。
四、从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融合中找到机会的公司
互联网对传统实业的颠覆曾让实业界充满危机感。小米手机、乐视电视的出现,瞬间秒杀老牌制造业公司。王健林和马云、雷军和董明珠都有著名的赌注。
但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未来没有纯粹线上的公司,也没有纯粹线下的公司。线上线下互相促进,是商业的主流。
成立于2009年的品牌“全棉时代”,已经成为城市中产最受欢迎的家居品牌。创始人李建全介绍,全棉时代采用的棉花,纤维长度达到4.8公分,比一般的棉花纤维要长50%以上,“棉花纤维越长,柔韧性越好,产品也越舒服。”
全棉时代的产品样式比较普通,乍一看并不起眼,但因为质量好,逐渐受到一二线城市白领人群的追捧。就李建全的经验来看,导向消费升级市场的路径不是定价,而是质量。但在一个过度丰富的大众消费市场中,即便质量好,短短几年形成一个品牌也是很难的。
李建全最初的选择是开门店,2010年就在深圳开了二十来家,但门店辐射人群有限,租金成本很高。2012年,全棉时代的天猫店的开业,让全棉时代迅速在消费者中形成了影响。目前全棉时代的线上、线下销售规模大概六四开。李建全认为这是比较合适的比例。
互联网、大数据会直接改变未来商业的形态。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讲规模化、标准化,未来的制造业是智慧制造、个性定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一款专卖小黑裙的APP在城市白领中颇为流行,它针对特定人群销售某种类型的衣服。据记者了解,很多服装企业都在学习小黑裙模式,打造自己的粉丝社群,为他们提供某种类型的服装。
五、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公司
中国企业国际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跨国并购越来越常见,而且成功率明显上升。
周其仁教授说:“在新的全球格局中,中国可开拓新市场的潜力很大。世界很大,很多市场没有好好去开拓,我们这20年就是制造能力很强,商业能力不强。”在不同的文化、语言、法律、人际关系里头从事商业活动,是很大的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华为是海外战略最成功的公司。1998年,国家放开了民营企业的外贸限制权,华为就开始了国际市场的开拓。最早奔赴莫斯科开拓市场的一位华为员工说,“1998年我们一无所获。1999年还是一无所获。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并告诉大家,华为还在。”华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2015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超过3950亿元,海外市场营收占比58%,且所有出口产品均为自主品牌的高科技产品。
王跃林的很多朋友都是科技公司创始人,对海外市场都跃跃欲试,除了销售自己的产品,也想买一些先进的技术。“光靠自己做技术也是不行的,海外有很多好机会,不应该错过。”王跃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