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文章开始前,先跟大家说件事。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不点
『在看』
或者没有
『点赞』
,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错过“果业信息网”的精彩资讯,请记得点击上方
蓝字“果业信息网”
,然后再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果业信息网
、快手号:
中国果业
了解最新的水果产业最新信息资讯。
7月25日,宁夏地区一场因西瓜价格波动引发的纠纷在瓜农与客商之间爆发,演变成了动手打架的激烈冲突。原本客商按照约定去装货,却遭遇了瓜农的阻拦和坐地起价。这一事件不仅是对个人安全的威胁,更是对商业契约精神的挑战。
原本啊,瓜贩们和瓜农们早早就定好了“君子协定”,交了定金,说好西瓜四毛钱一斤,大家伙都满心欢喜地等着丰收的好日子。可到了该收瓜的时候,画风突变,瓜农们突然涨价了,而且一下子涨到了七八毛,这可不是小数目啊!瓜贩们急了,拿出合同来理论:“咱们可是有凭有据的,说好的价钱怎么能变呢?真不行,我们就法庭上见!”结果瓜农们态度强硬得很:“合同?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没七毛,你一个瓜都别想搬走。而且啊,你们不要的瓜,标签得给我撕干净,不然定金也别想拿走!”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它们如同天气一般,变化无常,难以预测。河南暴雨等因素导致宁夏西瓜价格的上涨,从三四毛钱涨到了8毛钱,瓜农自然不愿意以原价出售。面对价格波动,瓜农的焦虑和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契约精神。
类似的情况在苹果产业中也时有发生,因涨价或跌价问题导致的冲突不断。农业的脆弱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合同约定的意义在市场波动面前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动手打人解决问题肯定是不对的。对于商业行为,只能是客商、代办、瓜农坐下来协商价格,而不是通过暴力解决。
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乡镇司法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针对近日瓜农和商贩、商贩和商贩之间的合同纠纷进行了介入指导,保护硒砂瓜品牌名誉。这一行动不仅是对个体纠纷的调解,更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维护。
谁都不容易,这次事件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痛楚。官方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但这是否意味着各地果商会给宁夏瓜农一次机会。
这可就苦了那些宁夏瓜农了。本来想着涨价能多赚点,现在,瓜贩子们都走了,这瓜卖给谁?这不是明摆着要烂在地里吗?我听说啊,现在宁夏中卫的西瓜地里,到处都是滞销的西瓜,瓜农们看着都心疼啊。了解更多最新水果价格行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果业价格网
。
欢迎大家广泛转发到水果交流群与朋友圈,让更多果农朋友看见
,免费服务全国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