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金融圈(ID:
New_Finance)
对标星巴克的国产咖啡品牌瑞幸,在疯狂烧钱后迅速成长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大的咖啡零售品牌。不过,这种不计成本的“跑马圈地”,也在业内引起很多争议。瑞幸到底是成为拼多多,还是沦为OFO,仍然犹未可知。其实,瑞幸之所以敢于如此疯狂烧钱,离不开其背后最大的资金推手大钲资本。那么,这家名不见经常的投资机构,到底有啥背景呢?
美国时间4月22日,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书,意味着这家仅成立一年多的咖啡零售品牌,正式踏上了赴美上市之旅。目前,瑞幸咖啡尚未披露其融资规模和价格,而根据招股书中的数据测算,融资金额暂时定为1亿美元。
瑞幸咖啡以叫板星巴克为外界所关注,却因疯狂烧钱、连连亏损在业界饱受争议。实际上,瑞幸咖啡敢于承受巨额亏损,与背后资本的支持分不开。而大钲资本,正是瑞幸咖啡疯狂烧钱背后最大的资金推手。
2018年7月,大钲资本领投瑞幸咖啡A轮融资,该轮瑞幸咖啡共融了2亿美元。具体大钲资本投资金额并没有公开,按一共4名投资人计算,大钲资本投资金额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又发起了B轮融资,这一次,大钲资本再度领投,共出资8000万美元。
截至目前,大钲资本持有瑞幸咖啡11.9%的股权,为仅次于陆正耀、钱治亚的第三大股东。
据了解,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由原神州优车COO钱治亚成立于2017年10月。当月,该公司就在北京银河SOHO开业,2019年1月,瑞幸咖啡又陆续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营业。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已在全国拥有2370家门店,累计交易客户达1680万人。要知道,星巴克入华20年,截至2018年7月才在全国拥有3400家门店。由此可见,瑞幸咖啡扩张速度之迅猛。
不过,伴随着大肆扩张的,却是瑞幸咖啡疯狂的烧钱与亏损。2017年运营两个月,瑞幸咖啡就亏损了5637万元。随着业务的扩张,该公司的亏损幅度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18年瑞幸咖啡营收8.4亿元,亏损16.1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营收4.79亿元,亏损高达5.51亿元。
可以看出,瑞幸咖啡漂亮的门店和销量数据,完全是投资人的钱堆出来的。
而大钲资本之所以连续加码瑞幸咖啡,应与其创始人黎辉对钱治亚的信任有关。
早在钱治亚担任神州租车COO期间,就曾与黎辉有过一段交集。彼时,黎辉还是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而神州租车正是华平投资参投的企业。
黎辉系大钲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早期黎辉曾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2002年加入华平投资集团并于两年后担任华平亚太区总裁,一待就是14年。任职期间,黎辉曾投资神州租车。离开华平后的黎辉来到神州优车,2016年4月,出任副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本运作。后帮助神州优车完成融资后就辞去职务转任神州优车战略委员会主席。
2016年9月,黎辉在香港成立了Centurium Capital,2017年2月,在大陆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大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8年7月,大钲资本完成首支基金的第一轮募资,规模10亿美元。另外,大钲资本旗下还拥有两支人民币产业平台基金。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有趣的是,除了大钲资本外,瑞幸咖啡的天使轮、A轮和B轮投资者,很多都与神州租车关联紧密。
比如神州租车的天使轮投资者陆正耀,便是神州租车的创始人和大股东。而参与A轮、B轮的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就是当年主导君联资本投资神州租车的负责人。
可以说,瑞幸咖啡的创始人和投资人,都是当年运作神州租车的老熟人。
瑞幸咖啡的CEO钱亚治作为神州租车的创始成员之一曾长期追随陆正耀,之后担任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的COO。2017年,钱亚治离开离开神州系创办瑞幸咖啡,陆正耀不仅没有扼腕叹息并且非常支持钱亚治的想法。根据招股书显示,陆正耀持有瑞幸咖啡30.53%股份系第一大股东。
可以这样说,黎辉和钱亚治都是神州系关键人物,早期黎辉对神州系的投资让华平获利颇丰,随后加盟神州系掌管神州系的资本运作,而钱亚治负责神州系的运营,两者搭配“默契”成就了神州租车。
其实,当年的神州租车,也是被业界质疑为“烧钱机器”。或许,他们是想把神州租车成功的模式复制一遍,再度用资本砸出一样行业领头羊。
与瑞幸类似,神州租车的重资产扩张模式,在抢占市场初期亏损严重。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净亏损1.51亿元、1.32亿元和2.23亿元。然而,当时这种重资产扩张的模式并不被投资者认可,2012年神州租车赴美上市就铩羽而归。彼时,其2012年资产负债率高达95.81%。
此后,神州租车一度面临倒闭的风险。2012年7月,华平投资以2亿美元投资神州租车。最终,在资本的输血下,神州租车最终度过难关。无论是烧钱,还是重资产经营,瑞幸咖啡的扩张之路几乎与神州租车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