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千年古刹常有,百年企业难寻!
这句话正不断被验证,终究,任何企业都难逃
从(起步→成长
→
成熟
→无限辉煌
→转型)的命运。
若转型成功了,或将迎来再度辉煌。若要是转型失败了,企业自此倒下也不是不可能。
01
近日,国内三大运营商先后公布了2019第一季度财报。
看了数据后,不少网友直呼,运营商的黄金时代是不是要画上句号了?
财报数据显示:
中国移动:第一季度经营收入为1850亿元,
同比下降0.3%。
中国电信:第一季度经营收入为961.35亿元,
同比下降0.5%。
中国联通:第一季度经营收入731.47亿元,
同比下降2.39%。
来源:C114通信网
在以前,虽说也出现过运营商营收下降的情况,但三家同时下滑,这是近几年从没有遇到过的。
在三家公司的财报中,三大运营商从不同角度
解释了自己业绩下滑的原因:
中国移动认为,之所以自己营收利润下滑,是因为通服收入下降得厉害。除此之外,赚得钱少了,但花出去得钱却越来越多,
这也间接影响到了通信服务这块得收入。报告中称,
中国移动所刚性支出的钱,主要用于了5G建设。
所谓的通服收入,故而言之,它是通讯服务的收入的简称,一种是移动业务,另一种就是固定业务。从移动的描述来看,可能现在用手机打电话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
中国电信则认为,此次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因为销售商品收入的下滑,也就是卖出去的产品越来越少了。另一个就是公司在营销和人力成本的支出越来越大,对净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
中国联通则表示,业绩下滑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去年的政策,在去年7月的时候,出台了取消流量漫游费、以及“提速降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对
中国联通的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家运营商阐述的角度不尽相同,我们把这几个理由综合起来看,
或许最接近事实真相!
可以肯定,相比之前辉煌时刻,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危机已经来临!
02
这个世界,从来没用永恒不变的盈利模式,因为人的需求总在变。
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电信运营行业仍属于“暴利”行业,以前是日赚4.09亿,现在是日赚3.7亿,只不过是每天少赚几千万而已。
但目前整个行业出现了业绩下滑的趋势,我认为,大概率会延续下去。
我们看下2018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就会发现,电信运营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运营商的固定通信业务收入还有了将近4个点的上升,而移动通信业务却不断下滑。
通信业务一般包括短信、通话、流量套餐及相关商业合作。查阅这几家公司前几年的财报后发现,过往的短信和通话基本占据了该项营收的大部分。
但在2012年后,该项收入就开始出现下滑了。巧的是,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业务,之后陆续推出了语音通话和视频功能,也就是说,
电信运营商的电话业务和短信业务,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被取代了。
所以中国移动在解释业绩下滑的时候,提到的通服收入下降厉害,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以前大家都离不开手机卡的时候,电信运营商可以依赖着渠道优势,赚取各种费用,但现在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少(通过电话联系并非沟通联络的唯一方式),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的话,运营商能赚钱的利润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当然,三大运营商也在做过许多转型的尝试,但效果并不大明显。
比如运营商跟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推出了腾讯大王卡、阿里小宝卡和百度圣卡,这些都是运营商跟互联网巨头强强联合的产物。
此举一经推出,确实吸引了不少用户参与,但运营商压根就不怎么赚得到钱。这个挺好理解,比如腾讯的大王卡,阿里的小宝卡,都是把用户吸引到了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增加的是用户对互联网公司的粘性,根本没运营商啥事。
可以预料,以后如果再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手机卡最大的作用,或许只能沦为一个“识别码”,比如手机就像“身份证”一样,他只是一个象征,因为有的网站账户注册,必须使用手机号,出去填资料的时候,必须填手机号,仅此而已。
但如果未来手机卡仅具备这么一个功能的话,电信运营商又该怎么赚钱?这是他们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03
以前用户高度依赖手机卡的时候,运营商日进斗金。
现在,随着用户对手机卡的需求越来越少,那么运营商赚到的钱也自然会越来越少,
运营商只能被迫去转型,要不能让让他们去走的路、只有永恒的衰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