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校园
最热门的全球校园快报,最独特的职场经验分享,陪伴你从校园走向职场,从中国走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5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昨天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上岸笔记 | 恭喜 东北大学 J同学 ... ·  昨天  
INTERNATIONAL IDEAL 筑梦求职  ·  上岸笔记 | 恭喜 东北大学 J同学 ... ·  昨天  
51HR派  ·  初五财神来报到,大财小财都入包! ·  3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2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校园

希尔顿 | 想要放大船?先到水深的地方吧!

LinkedIn校园  · 公众号  · 求职  · 2016-10-25 18:08

正文


这是 LinkedIn校园 分享给你的第 7个企业故事





Travel is more than just A to B. 旅行不仅是A地到B地。


北京时间24日晚,据国外媒体报道,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旅游将以总计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黑石(24.79, 0.72, 2.99%)集团所持希尔顿酒店(22.94, 0.03, 0.13%)集团25%在外流通股份,并将获得希尔顿董事会两个席位。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希尔顿”如今几乎已经成为连锁酒店的代名词。今年4月,在《全球金融》杂志的读者评选活动中,希尔顿酒店被评为“全球最佳连锁酒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众多独立调查中,希尔顿都被看作是最好的酒店品牌之一。人们选择它的理由就是:安全、清洁和方便。




希尔顿酒店集团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于1919年一手建立起庞大的连锁酒店王国,事业版图涵盖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集团经营管理着美国、英国、中国等全球70多个国家数千家酒店。


1
当着小旅馆的老板,做着银行家的梦


在酒店最初,康德拉·希尔顿是靠经营租赁房间做小旅馆起家的。


 希尔顿的父亲格斯·希尔顿,10岁时随全家从挪威移民到美国的衣阿华州。他长大后,在道奇堡市当一名职员。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将目标指向了拥有无限机遇的西部地区。于是他凭着自身巨大的勇气、主动热情的态度和开创新事业的精神,仅靠一点积蓄在偏远的西部跑起了买卖。希尔顿的母亲玛丽·希尔顿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人,她说服了她那位出生于德国的富商父亲,在格斯闯荡西部3年后一离开了富裕的城市.跟随新婚的丈夫来到西部的边题小镇——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镇。



1887年圣诞节那一天,在这个荒凉小镇的一座堆满杂货的土坯房里,玛丽·希尔顿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康德拉·希尔顿。


但是圣诞老人似乎并没有给希尔顿和他的家庭带来特别的好运气。父亲起早贪黑,整天东奔西跑,为养家糊口、积攒家业而疯狂地工作着。母亲担当起繁重的家务,为把8个子女抚养成人,白发过早地爬上了她的额头。少年希尔顿与其他姊妹在学校放假期间帮家里站柜台,或推着货物沿街兜售。就这样,在全家人辛勤劳作下,商店的生意日益兴隆。父亲还购了一家小煤矿。1904年,年仅17岁的希尔顿在父母支持下,开始独立经商。家中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美国发生了经济恐慌,一夜之间,希尔顿一家陷入了困境,入不敷出,家中仅剩下一间堆满货物的五金商店。为了摆脱危机,他们把货物尽快处理掉,腾空房子开办了“家庭式旅馆”。父亲当总管,母亲做饭菜,而希尔顿和弟弟卡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揽客的任务。希尔顿这种经历为他日后经营旅馆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希尔顿一家惨淡经营的这家小旅馆总是摇摇欲坠,时时面临破产的威胁。对于年轻气盛的希尔顿来说,开旅馆并非他当时的理想。他的第一个伟大梦想是开一家银行,当一名风度翩翩的银行家,坐在银行大厦经理办公室的转椅上,处理着大笔大笔的金融业务。


他充满自信地告诉父母,他要做一名银行家,要在里奥格兰河流域建三四家银行。首先从故乡开始,第一家银行就命名为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银行。1913年9月,他把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东奔西跑,好不容易筹集到自组银行所需的3万美元资金。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一次股东会议上,希尔顿遭到排挤,一个敌视他的70多岁的老头子被推为董事长。在父亲的帮助下,希尔顿终于在一年后反败为胜,重选了一位董事长,希尔顿自己也当上了副董事长。这家圣·安东尼奥银行,在希尔顿的经营下,银行业务取得很大进展,2年后银行资金已达13.5万美元。


1917年,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尔顿应征入伍。这场战争中断了他做银行家的梦,改变了他的未来。1919年,父亲遇车祸身亡,希尔顿退伍回家。


希尔顿干起了父亲留下的小本买卖。当银行家的梦想重又在他心中泛起,但他已没有了银行,手头只剩下5000美元的积蓄,梦想怎么成真呢?


 “我如何重整旗鼓?”希尔顿向母亲请教。


 这是一位坚强而有远见的母亲,她严肃而又坚定地对儿子说:“康尼!你必须找到你自己的世界。与你父亲一起创业的老友曾经说过:‘要放大船,必须先找到水深的地方。’”


2
银行家梦破,酒店构想初具雏形


于是,希尔顿带着他的梦想,只身闯进了因发现石油而兴盛的德克萨斯州,那里云集着大批来发石油财的冒险家们。





德州似乎遍地都是黄金。钻油的工人穿着皮靴,套着金光闪闪的裤子,好像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是百万富翁了。希尔顿迫不及待地连续跑了两个城镇,问了十几家银行,回答都是不卖。他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因此气馁。他又来到第三个城镇——锡斯科。


锡斯科这片热情的土地拥抱了希尔顿。他刚下火车,走进当地第一家银行,一问,就被告知它正待出售。卖主不住这儿,要价是7.5万美元。希尔顿一阵狂喜:价格公道!他立即给卖主发了份电报,愿按其要价买进这家银行。


然而,过不多久,卖主的回电却出尔反尔,将售价涨至8万美元,而且不讨价还价。希尔顿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决定彻底放弃当银行家的念头。他后来回忆道:“就这样,那封回电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在碰壁之后,希尔顿余怒未消地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名为“莫布利”的旅馆准备投宿。谁知旅馆门厅里的人群就像沙丁鱼似的争着往柜台挤,他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服务员却把登记簿“啪”地一合,高声喊道:“客满了!”


接着,一个板着脸的先生开始清理客厅,驱赶人群。

他毫不客气地对希尔顿说:“请离开客厅,8小时后再来碰运气,看有没有腾空的床位,因为我们这里每天24小时做三轮生意的。”

希尔顿憋了一肚子气,忽然灵机一动地问:“你是这家旅馆的主人吗?”

对方却诉起苦来:“是的。我就是陷在这里不能自拔了。我赚不到什么钱,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赚更多的钱。”

“你的意思是,”希尔顿压抑住自己的兴奋,故意慢条斯理地问,“这家旅馆准备出售?”

“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拥有这儿的一切,包括我的床。”旅店老板下定了卖店的决心。


3个小时后,希尔顿在仔细查阅了莫布利旅馆账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希尔顿立即四处筹借现金,终于在一星期期限截止前几分钟将钱全部送到。莫布利旅馆易了主,希尔顿干起了旅馆业。他随即给母亲打电报报喜:“新世界已经找到,锡斯科可谓水深港阔,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当天晚上,莫布利旅馆全部客满,连希尔顿的床也让给客人住下了。他只好睡在办公室里。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得克萨斯州镶嵌着一连串的希尔顿饭店。当然,要使美梦成真,还得一番努力。但这位未来的“旅馆大王”,毕竟已成功地写下了他的发迹史的第一页。
 希尔顿虽然曾在“家庭式旅馆”中做过招揽顾客的小职员,但真正悟出经营旅馆业务的一些原则,并逐步迷上这一行业,却是在他当上莫布利旅馆的老板之后。




3
旅馆大王:盖一座名为希尔顿的新旅馆


莫布利是个小旅馆,往往是客人过多而无法安排。希尔顿经过不断思考和摸索,对它进行了有效地改造:把餐厅隔成一个个小房间,增加了20多个床位;又把大厅的一角辟为一个小杂货铺。这种修改给旅馆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希尔顿由此悟出了经营旅馆业的第一个原则,即“装箱技巧”,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加以利用,使旅馆的土地面积和空间产生最大的效益。他后来又称之为“探索黄金”原则,意思是要使旅馆的每一尺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


接着,希尔顿又引进了军队中的团队精神,即荣誉感加上奖励,把旅馆的经营好坏和每一名员工联系起来,并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从而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团队精神成为希尔顿经营旅馆业的第二个准则


随着莫布利旅馆的经营成功,希尔顿又与人合伙买下了华斯堡的梅尔巴旅馆、达拉斯的华尔道夫旅馆。希尔顿的旅馆业开始蒸蒸日上。




在又购买了几家二手货的旅馆之后,希尔顿产生了厌倦感,他内心萌发出一个更伟大的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新旅馆。他对母亲说:“我要大刀阔斧地干一场。第一件事,我要集资100万美元,盖一座名为希尔顿的新旅馆。”


此时,希尔顿手头只有10万美元,单独盖一座投资100万美元的新旅馆谈何容易?!但他决心冒这个风险,其气魄不亚于绕好望角、上圣母峰。他看中了达拉斯市中心的一块地,经过谈判以每年租金3.1万美元、租期99年,租下这块地产;接着又以这块地产作抵押筹集贷款。多位好友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1925年8月4日,“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终于落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不久,希尔顿和玛莉在圣三一教堂,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4
当雄心遇上大萧条的困境


随着家庭生活的美满和事业的新进展,希尔顿又开始了新的冒险。1926年的一天,玛莉见他看报时在发愣,便问他怎么回事。希尔顿指着报纸上一大堆地名说:“我要在这些地方都建起旅馆,一年开一家。”果然,到了1928年圣诞节,即希尔顿41岁生日这一天,纸上的这些梦想都一一实现了,并且速度大大超过了一年一家旅馆的计划。除达拉斯外,在阿比林、韦科、马林、普莱恩维尤、圣安吉诺和拉伯克都相继建起了希尔顿饭店。


希尔顿的梦越做越大。他成立了希尔顿饭店公司,把所有的连锁店统一起来。他决心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扩展。作为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西部大城市埃尔帕索建造一座希尔顿大饭店。1929年秋天的一天,他宣布在该城中心“拓荒者广场”开始建造一家耗资175万美元的大饭店。


雄心勃勃的希尔顿怎么也没想到,他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19天后,纽约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全美国顿时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中。不景气很快使美国东部经济陷入瘫痪状态,逼得一些人纷纷跳楼自杀。经济大恐慌像瘟疫一般向南部袭来,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希尔顿感到自己正坠向深渊。




尽管如此,埃尔帕索的希尔顿大饭店还是在1930年11月5日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是多么艰难的事呀!大饭店揭幕那天,来自整个得州和新墨西哥州的观众比旅馆一年的宾客居住人数还多。当人们看到华丽的套房、直达云霄的19层大厦和300多间以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以及拓荒者的传统风格布置起来的房问时,无不惊讶,叹为观止。


然而盛大的开幕典礼一过,接踵而来的是无情的打击。萧条时期,人们极少出游,商店的货物也无人问津,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美国大部分旅馆都破产倒闭了。希尔顿尽管长袖善舞,使他的8家旅馆保全了5家,却也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他鼓励员工发扬集体合作精神,共渡难关。每一个人都在竭力节省每一项开支,如停止房间电话的使用,每台可省下15美分;关闭一些房间以免浪费电力和暖气。


尽管这样,收益仍在下降、而地租、贷款利息和各种捐税又样样不能少。在这艰难日子里,希尔顿常常用冷毛巾敷头,以减轻头疼的折磨。


一天下午,希尔顿正坐在达拉斯的办公室里发愁,忽然抬头看到母亲站在面前。他有点沮丧地对母亲说:“只怕我选错了职业,也许我去学造摇篮或棺材都比这个强!”母亲却以她的家庭所特有的气质——一种不屈不挠的拓荒精神,缓缓而坚定地说:“现在有人跳楼,有人沉沦下去,也有人向上帝祷告。康尼,你千万别泄气,一切都会过去的。”从此,信心和希望又充满了希尔顿的胸膛。当律师私下与他商量,要他宣告破产时,他坚决拒绝了。


他又开始四处奔波,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能借的钱都借了,运气仍然不佳。


5
也许高山摇摇欲坠,梦想从不放弃




1931年成为他一生中最悲惨的一个年份。后来他曾这样描述:“也许高山摇摇欲坠,但我依然满怀希望因为这是美国,我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希尔顿迫不得已,只得拿几家希尔顿饭店作为抵押,以充债款。至此,希尔顿几乎空无一物,家人和同僚们的安身之处也操在他人手中。



1932年底,美国的经济仍没有起色,希尔顿重新回到起点,一筹莫展。不过在他心中,又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他认为虽只是一线希望,却值得一试。他回到埃尔帕索的希尔顿大饭店,准备以此为新的起点。之后,几个月的生活就像一场梦魇。他跑遍得州,希望筹到30万美元以使家业起死回生。


就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刻,奇迹发生了。7位仍然对希尔顿充满信心的亲友各自掏出5000美元,其中6位是亲自把支票送来给他的。有一张支票上签的名字是“玛莉·希尔顿”,那是他的母亲!为了助儿子一臂之力,这位伟大的母亲倾其所有。要知道,在1933年的秋天的美国,5000美元绝不是一个小数字。这样在第二天,他把筹到的款送到债主的手里,一度落入他人名下的埃尔帕索希尔顿大饭店重又物归原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