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邦
创业邦唯一官方微信,中国最权威的创业服务平台。旗下有创业邦杂志、创业邦网站、孵化器等服务。我们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产品展示活动 DEMO CHINA「创新中国」主办方。创业邦官网:www.cyzone.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市场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162项国 ... ·  1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小米SU7Ultra实车到店##小米SU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邦

学会这个方法,企业的用工成本可以降低40%

创业邦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30 18:43

正文

企业需要向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依法缴纳五险一金。以北京地区为例,这部分成本占员工税前工资的40%左右。为方便计算,我们以员工税前工资10000元为例,来看看企业需要支出的成本都去了哪里。


图1 - 员工税前工资去向


图2 - 单位成本去向


从上面2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若员工税前工资10000元,则单位需要付出14300元的成本,其中多出的4300元就是五险一金企业应缴部分,这部分成本已经占据了税前工资的40%左右,成为了企业较大的负担。


那么如何合理合法降低这部分成本呢?

劳动法规定 ,只有企业与员工建立了 劳动关系 ,才有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义务。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用工没有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五险一金的成本支出即可省去。那么劳动关系在法律上如何判断呢?


简言之,劳动关系的判定依据主要有3个:

  1. 劳动者主体问题(退休人员返聘不存在劳动关系)

  2. 是否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考虑一下,保险公司和保险员、打车软件和司机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答案是否定的)

  3. 劳动者的工作是否跟公司业务相关


通过以上对于劳动关系判定依据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用工形式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 教学实习、劳务派遣、服务外包、退休返聘 等等。通过这些用工形式就可以合理合法降低用工成本,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劳动法里面还有哪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 降成本避风险 呢?

曹磊律师带来案例丰富的劳动法系列课。

曹磊 ,北京海拓律师事务所律师,具备8年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工会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同时担任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会会员。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劳动关系及用工方式

1.法院劳动争议审判情况

2.什么是劳动关系

3.审判实践中如何判定劳动关系

4.几类特殊劳动关系及用工模式

第二讲 招聘入职环节法律风险防范

1.法律规范

2.法律风险防范

第三讲 企业裁员法律风险的预防与操作

1.劳动者存在过失情况下的单方解除

2.劳动者非过失情况下的单方解除

3.经济性裁员

第四讲 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